君子為人不偏不倚,行正道,所以李白會取中而行。反得奇遇好機緣。不但巧得【巴貝母】,還得到白蛇白素貞之助,順利出了【青城洞天】。

馮大寶雖身為佛門弟子,卻貪慾斂財,心性邪惡。邪人喜傍門,所以他會選左道前行。

馮大寶可就沒有李白那麼幸運了,馮大寶從左道而進,洞天裡又是另一番景象。

馮大寶踏入左道,四周景象迅速變得幽暗詭譎,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不祥的氣息。這條路上,石壁上刻著猙獰的惡鬼雕像,眼珠彷彿隨著他的移動而轉動,讓人心生寒意。他心中雖有懼意,但貪念驅使著他繼續前行,希望能找到什麼奇珍異寶。

突然,一陣低沉的嘶吼打破了沉寂,只見前方陰影中緩緩走出一隻巨大的黑影,一雙血紅的眼睛在黑暗中閃爍,那是洞天深處的守護獸——黑風狻猊。此獸皮糙肉厚,力大無窮,專守那些被貪慾所驅動,誤入歧途之人。

“孽畜,速速讓道,否則貧僧手下無情!”馮大寶虛張聲勢,試圖震懾這頭猛獸,但聲音中的顫抖出賣了他的恐懼。

黑風狻猊低吼一聲,彷彿嘲笑他的威脅,猛然間加速撲來。馮大寶倉皇之下,只得揮動手中禪杖抵擋,但每一次撞擊都讓他手臂發麻,幾乎握不住武器。一場惡戰後,馮大寶滿身是傷,終於在一次踉蹌中跌倒在地,眼看著狻猊就要將他一口吞下。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團黑霧從遠處飄來,伴隨著梵音陣陣,將黑風狻猊暫時逼退。黑霧中隱隱約約似有一尊佛祖如來寶像。

馮大寶見是佛祖顯聖,慌忙跪下拜謝。

來人嚴厲地訓斥馮大寶:“佛門弟子,應以清心寡慾為本,你貪念過重,才招此禍端。

馮大寶匍匐於地,口中不斷道:是是是,弟子知錯了,若能出去,以後必痛改前非。

“你且近前來,我這有一神獸贈你”黑霧中佛祖像傳來話音。

馮大寶抬頭再細看佛祖像,卻總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似乎話語並不是來自佛祖像口中。可是卻說不出哪裡不對。

但馮大寶此時也不敢多想,依言起身近前。才看清佛祖座下還有一物,是一隻金黃色的巨蟹。

這隻金黃色的巨蟹周身散發著溫和的金色光芒,每一隻蟹爪都如同精工鍛造的黃金兵器,顯得既威嚴又神秘。它的眼睛彷彿蘊含著智慧之光,靜靜地注視著馮大寶,似乎在考量他的誠意。

“此乃‘佛光金蟹’,能洞察人心,辨識善惡。它願意成為你的護法,也是看你尚有悔改之心。”黑霧中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一次馮大寶一時不禁狐疑,感覺這聲音似乎來自於金蟹本身。但是又不能確定。

馮大寶心中既是驚訝又是感激,他明白這是自已重獲新生的機會,連忙向那金蟹深深鞠躬:“感謝上蒼垂憐,弟子定不負此機緣,從此洗心革面,以佛法為重,貪嗔痴為戒。”

“你且摘去金蟹頭上封印,金蟹便自會帶你離開此地”那不知來自何處的聲音命令道。

馮大寶著急離開這險惡之地,哪裡能作他想,依言揭去金蟹頭上封印符。

“哈哈哈哈哈……”就在封印一去的瞬間,整個洞內便突然迴盪起不斷的邪惡狂笑。

馮大寶驚疑更甚,就在這時,那金蟹突然揚起一對雙鉗就刺進馮大寶左右太陽穴中。馮大寶根本來不及一絲反應便一命嗚呼。

只見那黃金巨蟹化作一道黃光,便從泥丸宮進入了馮大寶體內。

不一會死去的馮大寶便又活了過來。裝模作樣口宣一聲佛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施主雖死猶生,貧僧法海就代你為人,也是你的造化”原來此黃金巨蟹前世是一個修行的僧人名號法海,因為他潛心修煉一心向道,因此感動了玉帝賜給了他一枚仙丹,只要吃下便可得道成仙。而同在青城洞天修煉的白蛇白素貞在法海外出時偷吃了法海的仙丹,法海這世修仙未成。第二世卻投身變成了螃蟹。他這次以蟹身修煉卻因經常吃人,作惡多端被青城洞天的仙人寧封子封印於此。

不想恰逢司馬承貞再開洞天,馮大寶剛好來此,便以原神奪了馮大寶的身體。而巧的是馮大寶佛家名號也正是叫【法海】。

金蟹奪舍,現在的馮大寶自然也不再是原來的馮大寶了,只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號叫做【法海禪師】。

金蟹法海以原神意念搜尋了許多馮大寶的記憶後,便徑直離開青城洞天而去。輸且不表。

卻說張小玄選擇右路前進,又經歷了不同於李白與馮大寶二人的境遇。

張小玄自幼隨師學藝,心性純良,對武學之道有著超乎常人的執著與悟性。面對岔路口,他選擇了右道,相信不同的路自有不同的風景與考驗。右道之上,相較於李白的平和與馮大寶的兇險,張小玄所遇到的,是一片奇異的花海與迷霧。

踏入右道,四周漸漸被五彩斑斕的花朵包圍,這些花朵不僅顏色豔麗,而且散發出令人心曠神怡的香氣,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張小玄發現這花香之中似乎隱藏著某種魔力,讓人意識逐漸模糊,腳步也變得虛浮起來。

正當他意識到不妙,想要強行振作時,眼前景象突變,一片濃霧憑空升起,將他團團圍住。霧中傳來低語,既有誘惑,也有警告,考驗著張小玄的心志與定力。張小玄深呼吸,閉目凝神,張小玄深知只要堅守本心,不為外物所動。幻象自可消散。

“心若不動,萬法皆空。”張小玄心中默唸,以深厚的道力抵禦著外界的干擾。隨著心性的堅定,霧氣漸漸散去,他發現自已來到了一片開闊之地,中央有一株千年古樹,樹下竟盤坐一仙人像,仙風道骨,頭戴蓋天冠,身著朱紫袍,腰佩三庭印。人像面前還有一煉器爐灶。

張小玄雖然沒有李白書讀的多,但是對於道家本家之人事還是沒有不知道的。一見此形象,便想到了此仙人像必是曾在青城丈人峰飛昇的仙人【寧封子】。

寧封子又稱龍蹺真人,在地球界為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仙人。據《列仙傳》載,他原為黃帝陶正。專門為黃帝燒鑄陶器。神人過其處,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連掌其法。後授黃帝以《龍蹺經》被封為五嶽真人。

畢竟是仙道前輩,張小玄也近前恭敬拜謁。不想待他起身時,那寧封子仙人像竟憑空虛化而去。其座下唯餘一本古書。

張小玄拾起書籍一看,上書【龍蹺真經】三個金字。心中湧現出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原來張小玄在自家藏經閣也見到過這本書的複製版。乃是道家修行飛昇之秘典之一。正是寧封子所著獨家秘訣。

沒想到在這裡得到了真本。張小玄大喜過望,又望空再次拜謝了寧封子前輩。

此時,古樹上突然飛下一隻靈鶴,往前方而飛。張小玄立時明白,這仙鶴必是為自已引路而來。

果然張小玄跟著仙鶴走走停停,沒有多久便出了青城洞天。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這輩子就靠你了未來的魔尊大大

起個名字耗費腦細胞

校草大人我錯了!

涵晴O

末日逃到對家大本營

澈澹

榆笙!

白棲折月

一號奇蹟

喵麗娜

有時需盡歡

巫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