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除用陰陽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的對立統一以外,還引用了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的聯絡。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這五者的關係,主要有兩個方面,即“相生”與“相剋”。

相生,就是相互資生和助長的關係。五行中的相生關係是這樣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從五行相生的關係中,可以看出,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兩個方面,如以木為例,生我者為水,我生者為火,故借母子關係來說,水為木之母,火為木之子。其它四行以此類推。

相剋,就是相互約制和克服的關係。五行中的相剋關係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在這五行相剋的關係中,也可看出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兩個方面,再以木為例,克我者為金,我克者為土,也就是金為木所“不勝”者,土為木所“勝”者。

上述五行相生和相剋兩個方面,它們之間的關係,不是並行不悖,而是相互為用的,也就是生克之間有密切的聯絡,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這種相互為用的關係,稱做“制化”關係,如: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制化關係,是維持平衡的必要條件,否則有生無克,必使盛者更盛,;有克無生,必使弱者更弱。

在生克中還有一種反常現象,即我克者有時反來克我,克我者也有時反為我克。比如:水本克火,在某種情況下,火亦能反過來克水,這就稱做“相侮”。

凡是相生、相剋、相侮均有一個條件,就是本身之氣充實則相生,否則不能生;本身之氣有餘則能克所勝和侮所不勝,不及則不但不能克所勝而反為所不勝乘侮,故《內經》上說:“氣有餘則制已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已所不勝侮而乘之,已所勝輕而侮之。”

五行在中醫學上的運用,主要是按五行的屬性,將自然界和人體組織在一定的情況下歸納起來,同時以生克的關係說明臟腑之間的相互關係。就自然界來說,如方位的東、南、中、西、北,季節的春、夏、長夏、秋、冬,氣候的風、暑、溼、燥、寒,生化過程的生、長、化、收、藏,以及五色的青、赤、黃、白、黑,五味的酸、苦、甘、辛、鹹,均可依木、火、土、金、水的次序來從屬。在人體方面,以肝、心、脾、肺、腎為中心,聯絡到目、舌、口、鼻、耳的七竅,筋、脈、肉、皮毛,骨的五體和怒、喜、思、憂、恐的五志等等。髒為裡,腑為表。明白了這一歸類方法後,當接觸到屬於某一行性質的事物時,便可從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把它們結合起來加以分析,以便理解這一事物的性質。解釋如下:

五行屬木,陰木為肝,陽木為膽,膽為表,肝為裡,開竅與目,方位為東,季節為春,氣候為風,味覺為酸,顏色為青,形體為筋,情志為怒,病所為頸項。

我用形象的表達來說,有個老頭,怒目圓睜,虎背熊腰,佝僂著背部,脖子往前傾,眼睛赤紅色。

那麼這個老頭的肝一定不好,愛發脾氣。怒大傷肝,而肝有問題,那麼就容易愛生氣。脾氣易暴易怒,當然也會抑鬱。肝有問題就會形成反覆,因為容易生氣,一生氣就傷到肝,肝一傷到就愛生氣,所以人一定要少生氣。肝為女人的先天之本,大部分的女性疾病都是由於肝臟受傷導致的子宮肌瘤,乳腺癌等。。。

所以女性一定要少生氣,保護好自已的肝。

五行屬火,陰火為心臟,陽火為小腸,小腸為表,心為裡,開竅與舌,方位在南,季節為夏,氣候為熱,味覺為苦,顏色為赤,形體為脈,情志為喜,病所在胸肋。

形象的表達,就是那些氣血旺盛之人,面色都是非常赤紅之色,也當然並非赤紅色就代表身體很好,要的是白裡透紅,紅潤之相。那麼喜大就會傷心,所以人在笑的時候最好也在十幾秒內笑完,笑的越久越容易傷到心臟。

心臟和小腸互為表裡,對於中醫來說小腸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主養火,墓穴在關元穴。現在有兩種說法,說修煉之人的丹田都在關元,也有的人說在氣海,我個人認為是在關元。

關元之火就類似於人體煉丹爐,修煉之人講究氣沉丹田,就是因為把氣引進丹田可以加劇關元之火的燃燒,使關元之火快速煉化。就好比現在很多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總是半夜起夜尿,一天尿個二十多次,人體小便的正常次數一天八次大概。

就是因為關元的火,小腸的火不夠旺,不能使的進入小腸的水氣化,就只能排出去。所以護好小腸的火是非常重要的,建議不管是年輕人,老年人,晨起都可以扎個馬步。

而心臟屬熱,熱會加劇心臟的跳動,那些有心臟病的人,我反而比較建議保冷。就好比冬天的時候,不適合穿的太厚,反而一點點微冷,才會讓心臟病少發。

五行屬土,陰土為脾,陽土為胃,表為胃,裡為脾,開竅與口,方位在中央,季節屬長夏(長夏在第七章節五行裡有描述,這邊就不過多介紹),氣候為溼,味道為甘,色澤為黃,形體為肉,五志為思,病所在脊。

我再用形象的表達,有個小孩,面黃肌瘦,食慾不振,駝背,思想活躍跳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那麼這個小孩的脾臟一定不好,脾主思,廢寢忘食,指的就是思考的一件事情或者忙的都忘記了吃飯,所以思一定會導致脾虛。或者是說,脾虛的人總是想太多,過多的精神內耗,敏感。所以脾臟我們也叫做情緒器官,你的情緒感知也會影響到它。

脾是身體健運器官,可以調節陰陽,運化溼氣。就好比氣溫的冷熱變化,就是靠脾臟來調節人體陰陽。如果換季,天氣時冷時熱導致容易感冒,那就一定是脾臟不好才會導致這樣的問題。

我是最看重脾臟的,我發現不管什麼疾病,很大一部分人都有著脾虛,我不管治療什麼疾病,我都需要先去考慮脾臟是否健康。五味歸脾臟,再由脾臟運化到各個臟器。就好比苦味進入脾臟,再由識別味道,然後再歸入心臟。酸味加入脾臟,再識別味道,再加入肝臟。所以脾虛的人,吸收藥性也會比常人差很多。

所以很多中藥都會運用到炮製或者是煉製的手法,加入五味,酸苦甘辛鹹,就是為了五味更好的進入五臟,就比如醋柴胡,鹹枸杞,苦黃連等等。。。所以其實很多中藥方都有各自的味道,也並不是所有藥方都是苦的。

五行屬金,陰金為肺,陽金為大腸,表為大腸,裡為肺,開竅與鼻,方位在西,季節屬秋,氣候為燥,味道為辛,色澤為白,形體為皮毛,五志為鬱,病所在肩背。

再去簡單理解,古人描寫那些郡主,大小姐,總是說著體弱多病,肺癆,肺結核,等。。。面色發白,總是咳嗽,看起來非常的憂鬱。

不管是肺病或者是大腸病,總是會非常抑鬱,我就有很多這樣的患者,這本不是他們心中所想。就在去年有個大腸癌患者,就是因為抑鬱導致病情加重撒手人寰,留下無盡的遺憾。抑鬱會導致病情加重,病情加重又導致不得不抑鬱,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其實絕大數女人肺癌並不是因為油煙或者是二手菸導致的,有一部分女人就是因為心情抑鬱導致的肺癌,也有一部分女人是因為停經後,奶水上逆。

其實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中醫呢認為月經和奶水是同一種概念。女人懷孕後而停經,人體認為停經就是懷孕,熱後就要趕緊分泌奶水。奶水剛剛開始是乳黃色來自於脾臟,人體吃了食物之後,然後再由土生金後,心臟火加熱金溶解後,轉變為乳白色。

而人到了更年期,開始閉經,人體就還會以為你懷孕了,抓緊分泌奶水,而這時候其實並沒有懷孕,然後奶水就會回逆到肺部,導致肺癌,所以肺癌的發病率大機率都是女人更年期之後,其實女性會比男性很容易患上肺癌。所以男人一定要多關心自已的太太,更年期奶水上逆,奶水其實就是肺水所化,心情抑鬱易怒都是正常表現,千萬別覺得無理取鬧。

五行屬水,陰水為腎,陽水為膀胱,膀胱為表,腎為裡,開竅與耳,方位為北,季節為冬,氣候為寒,味覺為鹹,顏色為黑,形體為骨,情志為恐,病所為腰部。

我再再再形象的表達,一個老頭,七老八十,耳背。

馬什麼梅?

馬冬梅

馬冬什麼?

馬冬梅

什麼冬梅啊?

沒事了大爺!

骨質疏鬆,走不動道了,骨頭很脆弱,頭髮發白。這都是由於腎氣褪去,漸漸的沒了腎氣導致的。

開個玩笑話,曾經有個小男患者,大概十七八歲的樣子,現在在我上課的時候還會被拿來當反面教材。

一天晚上大半夜給我抖音發私信說,道長道長,我被鬼壓床了怎麼辦,被連續壓了好幾天了,每個月都要被壓幾回。那時候正好沒睡,就挺感興趣,讓他發了個面相給我看。

過了大概幾分鐘,就自拍了一張過來,我一看印堂發黑,我就說了一句,少打!

他就很疑惑的和我說了一句,道長你怎麼知道?!

腎屬精氣,為先天之本,你活多長都靠腎臟,先天之氣足,自然邪魅不敢侵害。你一天天的都打出去了,一點先天之氣都沒了,不玩你玩誰啊。

腎又主恐,腎不好的人大多數膽子都小,很容易因為某件事情受到驚嚇,這位小同志肯定就是這樣的情況。

在我現在認為腎氣都是非常關鍵的,腎氣乃先天之本,你無論靠後天怎麼吃藥,怎麼補,能補回來的機率都非常的低,至少我這麼多腎虧患者,真正治好的寥寥無幾,都只能天天喝著中藥續命。

本道長只有一個意見,不管男女,年輕的時候少打,切莫讓色慾衝昏了頭腦,等到年紀大了,想補,先天之氣,補不回來得!!!

中醫的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同樣是指導中醫臨床工作的。舉例來說,如木性條暢,肝氣也應舒暢,鬱則為病,治以舒肝理氣;木能克土,肝病可以犯脾,未犯前,就應當預先防止,已發現脾病時,則宜疏肝健脾;水能生木,所以肝虛的病症,可用滋腎的方法來柔肝;金能克木,則肝旺的症候,可用佐金平肝法。其它髒病,如肺勞用培土生金法,脾瀉用益火培土法,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處理的。從這些治法的運用上,也可說明一個問題,即中醫非但不把內臟孤立起來,而且極其重視內臟之間的密切聯絡,常常在甲髒有病時,從乙髒或丙髒來進行治療,因而有“隔一”、“隔二”和“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了”等方法。

再從五行與人體臟腑、體表器官的聯絡來說,如目屬於肝,因內熱而引發的目赤羞明,多用清肝法;肌肉屬於脾,形體消瘦贏弱,多用補脾法。又如肝主風,凡有頭暈目眩等肝風上旋的症狀,多用柔肝熄風法;牌主溼,凡有胸腹脹滿、小溲短少等阻滯症狀,多用健脾理溼法。這些都是用五行來分析歸納的。當然,不是說所有治法不能離開五行,而且也不容許任何病症都機械地搬用五行,而是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靈活應用。

中醫的五行學說雖以五種物質作基礎,配合內臟加以演繹的,但並非表示該臟器就由那種原素所構成,只是用來說明其性質。前人指出五行的性質是:木氣正直,其性柔和,其用曲直,其化生榮;火氣升發,其性急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土氣平厚,其性和順,其用高下,其化豐滿;金氣瑩明,其性剛勁,其用散落,其化堅斂;水氣內明,其性流下,其用流溢,其化堅凝。這裡所說的氣意思就是本能,性是性情,用是作用,化是變化,每一行的性情、作用和變化都是根據本能來的。例如木的本能是正直的,所以它的性情也柔和順物,它的作用在曲中求直,它的變化為生氣榮茂。因而結合到五臟,在病變方面就主張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洩之、水鬱折之。無非根據五種不同性質,使其暢達、發揚、疏利、肅降和疏通,以恢復它的本能。

陰陽要平衡,五行也必須求其平衡。所以《內經》又指出了五行的平氣和太過、不及現象,如說:“平氣如何?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太過,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這些名詞,都是用來形容五行的正常和不正常的現象。比如木得其平,便敷布和氣,故曰敷和;木氣不及則陽和委屈,稱為委和;如果有餘,則生髮無制,故稱發生。在研究五行的時候,對這方面能夠細細體會,便易掌握其運用規律。

其實也有一些有意思的現象,五行不只是表面上那麼簡單,就好比一個人肝火過旺,家裡老婆管著,上班領導管著,過著非常的憋屈。木生火,就會轉變成心火。因為肝火憋著沒地方吵架,無處宣洩,就轉變成了心火。所以其實夫妻吵架,在我認為並非全是壞處。

也有大部分肺病都是由於金氣太強,很多不管是風熱還是風寒等引起的發熱,其實都是不太建議多吃東西的,如果實在餓可以吃點蔬菜米粥,不太建議多吃肉食。土生金,有些人退燒了,就是因為貪吃,吃的太多,導致發燒反覆。其實人發燒,餓兩頓沒有什麼大事。

心火過重的人反而喜歡食肉食,食肉食反而也會導致心火過重。

火克金,肺又主皮毛,大多數人的面板問題,青春痘,雞皮疙瘩等。。。大多數是由心火過旺導致的。其實沒事可以用黃連泡水喝,多喝粥,多食五穀。就可以讓自已的面板更加的好。

大道至簡,中醫講究的無非也就是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中醫講究的是整體性,只要你身體哪裡出問題,那麼就會有著相關聯絡的毛病,就好比大部分眼疾很多都是肝臟毛病引發。

本章參考自秦伯未所著---《中醫入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念關山:拯救關山主角團

檸檬吃橙子

神級新生:我無敵了!

長天淵

玄幻穿越者

帝尊神

登上,王者之巔

道大道的利昂

穿越,系統賦我天通境

七月abc

塵終歸於泥

是壹加壹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