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道醫,那我們就要講一講中醫的起源,在上古時期並沒有醫這個說法,上古之人認為生病為不祥,是上天降下來的懲罰,然後由大祭司對天溝通,用舞蹈歌唱的形式向天藉助能量然後給人驅邪治病,所以現在的舞蹈的舞字也是由以前的巫轉變而來的。然後再由神農向天地溝通,然後認識百草嚐盡百草。從而發現了很多中草藥可以治病,然後藉助除了中藥以外的天地之勢,治病救人,那時候我們也叫祝由術,稱之為道醫。

而中醫就是由道醫精簡簡化而來。可能這麼說很多學中醫的可能會不服氣,覺得道醫是偽科學,是封建迷信。其實道醫才是最講究科學的。

樹木草藥,可以不吃不喝,透過光合作用從而提取能量,在古人認為這是吸收天地之精氣,所以植物沒有人為干預,可以活的非常長久,除了某些天罰,類似於雷擊,森林大火,旱災,澇災等。。。

所以打坐也是效仿植物吸收與天地之精氣,道教講究辟穀。辟穀就是不食五穀,不吃,只用喝水就可以解決所需的能量。所以植物可以吸收天地之氣,然後牛羊吃草,然後人吃牛羊,所以煉丹的人認為,吃牛羊是最低階的提取能量的方式,所以很多修士從而開始選擇吃些植物,從植物中提取所需的天地之氣。

當然也有些說法是為了不殺生,我覺得這個理由不夠成立。道教講究揹負,其實有很多動物的一生也就是為了行善積德為了下輩子可以投胎成人,所以本身被吃也是一種行善積德的方式。當然我所講述的這些也都是我的說法,修道之人呢也該自已去悟自已的道,也並不是我說的全都是對的。

祝由術的起源,也是因為人類發現可以溝通天地之力,且可以借用天地之勢,去驅邪治病。包括現在的符籙也都是由祝由術轉變而來,借用天地之勢去完成自已的某些想要的事情。

我也曾經見過老頭用祝由術去治病,那個人就站在他的面前,原先那個人非常的不相信,認為不需要吃藥,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可以治好自已的疾病。然後老頭就抓著他的手,順著他的氣就看見了,他的腎部有個鴿子蛋一般大小的結石。只聽喝的一聲,然後就對那個人說,你的結石已經被我祛掉了。那個人還是不相信,過了沒幾日去醫院複查,就來觀裡感謝我師傅,說醫生也覺得不可思議,

這叫內觀。打坐就是在形成自已的神識,養成自已的小世界。其實打坐呢,不需要什麼功法,只要你人坐在那裡,心靜下來。氣自動就會沉進丹田,靜的越久,打坐的時間越長,然後漸漸的,就可以看見自已人體筋絡的樣子。經絡圖就是這麼畫出來的。

先是看到經絡,再是穴位,後是丹田,最後就可以看見自已的金丹,然後就可以構成自已丹田內的小世界。內觀別人,也就是用自已的神識進入到別人的身體裡面,然後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當然這一點,我還是做不到。我的心靜不下來,打坐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我就感覺好像是過了好幾天,所以我算是沒有天賦的人。

老頭從來也不會因為我靜不下來而惱怒,他說你現在經歷的事情還不夠多,還不懂的什麼叫靜,什麼叫動。只有那些從來沒有被世俗汙染的人最容易入定,或者是那些看破紅塵之人也是最容易入定。

何為道?一者,一陰一陽也;二者,規律也;三者,平衡、和諧也。道醫就是運用陰陽學說和氣化理論指導臨床實踐和科學養生的一門學科。道醫源自古代,流傳於民間,由於缺乏理論研究和詳細的文字闡述,人們對其治病機制難以說清,對其神奇的療效,更是難以理解。因此,有人甚至認為道醫是“巫術”或“迷信”。筆者透過父子兩代蒙師傳授道醫之技,親身體驗並透過臨床實踐得以證實,因而心悅誠服。雖然有很多地方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自我認為它絕非“巫術、迷信”。有人曾說:“暫時不可解釋的東西,並非不正確、不科學。”因此,作為一名道醫繼承者,我覺得有必要用事實加以說明,以文字加以闡釋,糾正一些不當看法,儘管還不能弄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想試揭謎團,究其淵源,拋磚引玉,以饗讀者。望通敏者自闡之,有志者自發之。

中醫學是世界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華醫學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了不可估量和不可磨滅的貢獻。上古時期,伏羲得河圖,畫八卦以釋天下;黃帝得洛書,作百科以制天下;神農嘗百草,作本經以安天下。不懂臟腑經絡,出口動手便錯;不明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中醫博大精深,無所不包,其中,道醫對人類的貢獻不菲。古代名醫孫思邈、張介賓等都認為:不知易不可言知醫,而“易”則是道的一個蛻演。

道醫之道,其義有三:一者,修身也;二者,修心也;三者,修行也。此三者,足以救羸劣以獲安,拯黎元於仁壽;此三者,多有回春之妙,速愈之效。因此,我們要大力發掘,加以提高,才是對中華醫學的傳承和發揚;若是刻舟求劍、固步自封,必將導致落後。我們務必要在批判中繼承,在借鑑中創新,貫徹“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學術精神,學有所長、學有所進、學有所成。

任何科學和文化都有其歷史發展過程,學醫離不開文化,離不開歷史。英國著名教育家培根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可見,歷史是文化的根脈。參天大樹平地起,千里長河源水生。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豈能長久?只有明其根源,才能知源達本。探求根源,做到心中有數,這是做學問的關鍵。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位種植蓮藕的能手,當你問他一個蓮蓬有多少個孔,他竟然不知道;一位瞎子回家,卻絕不會走錯路。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一位是學術不專,一位是心中有數。

道醫學是在古代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衍生出來的,其鼻祖是伏羲氏。伏羲氏在繼承了燧人氏的發明創造(以“氣”為觀測角度的宇宙生態模式),結合自已超人的智慧,創造了易法和道原,由此進入了“道”治時期。巫文化是道文化的根源,道醫學是“巫醫學”的發展。縱觀“毉”之字形,意思是醫治病人要有幾套方法,既要懂得醫術,又要懂得巫術,達到神藥兩醫。醫,即是救死扶傷,醫治病人的方法;幾,人也;又,多種方法也;巫,精神療法也。也就是說,醫學本身是來源於巫術的,它也是建立在陰陽學說基礎上的。也許有些人會說,中醫的陰陽學說本身就不科學,那麼請問西醫有沒有陰陽學說?答案是:有!西醫也有陰性反應、陽性反應的概念。誠如趙輝賢教授所說:“為什麼把陰電陽電、陰離子陽離子、陰性反應陽性反應視為科學,而陽陰虛陽虛、陰盛陽衰、陽盛陰衰就是不科學呢?”還有一點就是:用科學解釋不通的不一定就不科學。----內容出自於《道醫》作者胡逸玄,我覺得這一本就闡述了到底什麼是道醫,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Q的工作日記

彌九

袁枚探案記

可可痘

救活不良帥,不良帥居然想殺我?

塗擺爛

天降竹馬:後桌竟然是學霸

池南雪

愛上了青澀的他

疏雨煙

小揭的重生之旅

賀夢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