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兩人走到地裡,只見地上放了幾籮筐玉米卻沒有看見扳玉米的大人,蕭念念便喊了聲“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裡呢?”

“是念念來了嗎,來這麼早,怎麼不多睡一會兒?蓁蓁好些了嗎?”姜素雲揹著一揹簍玉米往外面走著,看著眼前兩個懂事的女兒有些心疼。

特別是大女兒前兩天熱的中了暑,差點要了她的命,還好菩薩保佑,讓女兒熬了過來。

生在農村不是她們的錯,是做父母的沒有能力給她們更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隻有讓她們多讀書考上大學走出去,才不用受他們這輩人受的苦和罪。

“媽媽,我已經好多了,在家休息了兩天,身體也沒有不舒服的地方了,不過爸爸媽媽和爺爺都掰這麼多玉米了,你們辛苦了。”

說完話的蕭蓁蓁就放下揹簍,把堆在地上的玉米一根根的撿到揹簍裡,旁邊的蕭念念看著姐姐撿玉米,也有模有樣的跟著姐姐一起撿。等到兩姐妹撿滿了自已的揹簍,旁邊的姜素雲又掰好了一揹簍玉米。

眼看蕭蓁蓁的揹簍被裝的滿滿當當,姜素雲便放下自已的揹簍,從蕭蓁蓁揹簍裡面撿了些玉米出來,“蓁蓁你身體還沒完全好,不要背這麼多,等會兒爸爸媽媽多背幾次就行了,念念也撿些出來,多了沉。”

“好了媽媽,不要往外面撿了,我知道你心疼我們,可是我們也同樣心疼你們,我們也想幫你們減輕負擔。”蕭蓁蓁伸手攔住了姜素雲,看了看只剩下十來個玉米的揹簍,蕭蓁蓁又從地上撿了些玉米進去,直到快滿了才停下手。

“我背得動的,媽媽,別擔心我。”

姜素雲只好無奈的幫蕭蓁蓁把揹簍提到背上,突如其來的重量讓背上一沉,踉蹌了兩步的蕭蓁蓁快步的揹著玉米向前走去。

姜素雲同樣也給蕭念念把半揹簍玉米提到背上,姜素雲實在擔心兩個女兒,怕她們半道上摔跤,也背了滿滿一揹簍玉米,跟在兩姐妹身後。功夫不負有心人,不過片刻,三人就到了家裡,蕭蓁蓁緩緩的蹲下,把揹簍當到地上,往後一仰,玉米便被倒了出來,蕭蓁蓁也趁機放下了揹簍,站了起來。

“蓁蓁,累嗎?等會兒和妹妹就不要去了,媽媽實在擔心你們兩個,這個玉米棒先放這壩子裡曬曬太陽,去去水分,等中午吃好飯,我們再一起剝玉米粒你們兩個現在就在家裡寫作業,看書吧。”

天知道背了一揹簍玉米到家的蕭蓁蓁有多麼崩潰,從來沒有幹過體力活的她,硬是咬牙堅持的把玉米背到家,加上中暑才沒好幾天,身體是虛的,到家了癱成了一灘泥,旁邊的蕭念念也沒有好到哪裡去。雖然兩人經常幫著幹農活,但這種體力活,兩姐妹還是乾的少的?

鄉下的孩子早當家,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家裡的孩子都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沒有哪家的小孩子能像後世的小孩可以在家看著電視玩著遊戲的,不要說幹活,就是出門玩都生怕磕著碰著。

“好的,媽媽,你們也要早點回來啊,我去給你們燒些水涼著,等會兒太陽出來了口渴就可以喝了,念念先去寫作業吧,有不懂的等會兒來問我哦。”說完蕭蓁蓁就去了廚房燒起水來。

見兩個女兒都去找自已的事做了,姜素雲便趕緊上山幹活了,早點幹完,早點回家。

已經來了兩天了,憑著原主的記憶和對身邊的環境,蕭蓁蓁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她現在所處的環境大約就是某個世紀的80年代左右,距離她所生活的時代相差了約摸有200年。

為啥蕭蓁蓁知道這麼清楚呢?因為她們的歷史老師上課時老愛用這一時期的歷史和現在的生活做對比。說他們生活在現代是多麼幸福,出門就坐車,吃飯點外賣,還擁有先進的科技,醫療。而以前的人,飯都吃不飽,衣服都是布丁的,生病了也沒有條件去大醫院,只能找個赤腳醫生抓點藥,能不能看好,全靠命硬不硬。

當年的她聽到這些只會嗤之以鼻,現在的她為時晚矣。早知道當年就應該多瞭解瞭解歷史,也不至於來到這裡抓瞎。

晚上要剝玉米粒,蕭蓁蓁透過原主的記憶力,知道了是怎麼剝的,整個人都麻了。

80年代的農村沒有脫玉米粒的機器的,剝玉米粒都是用手,或者是把解放膠底鞋綁在板凳腿上,用平口螺絲刀戳兩行玉米下來,有了缺口的玉米就可以摁著鞋底上,像搓衣板上搓衣服一樣就把玉米粒搓下來了比手剝快,也沒那麼費手。

大家都是這樣剝玉米粒的,但是一家人基本上都有種了兩三畝地的玉米,要剝起來自然是特別不容易的。白天趁著天好就要把玉米收回家,成熟的玉米在地裡不快快收回家,一旦遇到連續下雨天,就會在地裡長芽,發黴,賣不了錢,一季的忙活都白乾了。

白天在地裡勞作,晚上回家還要把玉米粒剝出來,第二天弄到壩子裡晾曬乾,才能收回家儲存。

所有的勞作環節都是靠人力,可想而知,現在的人有多麼辛苦。

還是多看書多學習吧,在這個時代,好好讀書,是最好的出路。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舔了三年後,系統說我攻略錯人了

枝遼遼遼

如雲至

雙向解螺旋分子

狐小小狸

豬豬寶貝貓貓

孽徒你要當爹了

騎著蝸牛登珠峰

桃源聖手小神醫

淘氣的二寶

未晚z

南塘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