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九。

這一日,城中的百姓突然見到了官差。

起初,百姓們以為官差是來找麻煩的,可當他們聽到訊息後瞬間紛紛跪了一地磕頭感謝,嘴裡不斷念叨著:“謝謝老爺,謝謝老爺,這下咱們全家都有救了!謝謝老爺!”

這個冬天,縣城真的開啟了賑災,帶著官差交給他們的木籤子,便可去換救濟糧,籤子每三日一換,每天不僅有粥吃,有肉湯喝,還能自己幹活賺銅板,這個冬天,能熬過去了!

再也不用擔心奸商漲價,他們買不起糧食了!

縣城東區的一家大戶人家內,幾個大商的家主聚在了一起,商量著這幾日的變動。

“這楊一舟到底在搞什麼?前些日子招工也就算了,好歹花的不是咱們的銀子,可這突然的賑災是想幹什麼?他哪來的糧食?”

若是百姓們都有吃的東西了,他們的物價還怎麼漲?

“就是。就連招工做什麼咱們都不知道,神神秘秘的。派人去打聽才知道是做籤子用的。可這籤子跟賑災有什麼關係?”

至於被招去的二十多個廚子是幹什麼的,這個他們還真沒打聽到。那些廚子們都被楊一舟悉心照看了起來,根本就不給他們任何洩露的機會。所以,今日突然傳出的賑災訊息從二十日開始著實是將這一群人給炸懵了。

本以為以楊一舟的手段和手裡的錢財,最多也就只能招招工去幹活,怎麼也影響不到他們,卻沒想到今年,楊一舟還真的將賑災這事給支稜起來了。還是偷偷摸摸進行的那種,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還是那句話,他哪來的糧食和錢?

“馮爺,你要不……給支個招?”

為首的馮爺名叫馮鶴,不過四五十歲,只是那雙混濁而又充滿算計的眼睛著實不讓人討喜。他穿著一套盡顯奢華的衣著,黑色絲綢袍裳上繡著的金絲散發誘人的光澤。此時此刻,馮爺喝著茶,聽著手底下的人鬧騰。

他心裡琢磨了一番,也是沒想到楊一舟到底哪來的糧食和錢。

東城區的糧商,基本上都是精明人,不會輕易給糧出去,南城區的糧食是百姓的命根子,有糧食是寧願藏著也不會給楊一舟,北城區的糧商表面上是商戶掌控,可實際上卻歸屬於九流之地,西城區的那一塊,他也聽說了,被一個叫張華的人給截了下來。四大糧商都不可能給楊一舟放大量糧,這賑災少說兩個月,他是怎麼敢這麼安排的?

想了想,馮爺開了口:“不慌。咱們靜觀其變。”

“爺,那這價什麼時候能漲?”

“是啊,爺。這限商令一個多月前就下發了,被楊一舟壓著漲不了價也就算了,到了現在還不能漲。這賑災時節就是最好時機,要是錯過了這兩個月,等來年開春,若是老天爺賞臉,只怕這物價就再也漲不起來了!”

上有限商令壓著,下不能漲價,他們還怎麼撈銀子?他們這些商戶,跟前一個月的收益比起來,那是大幅縮水!

馮鶴:“康掌櫃的。”

康掌櫃:“在。”

“你去打聽打聽,最近一段時間東城糧商有沒有放大量糧的。只要是千石以上的都算。若是有,問清楚是誰買的。”

“是。”

馮鶴心裡有了決斷。

如果糧食是楊一舟買的,他就處理那個賣糧的人,如果糧食是其他人買的,他就處理買糧的人,總歸,無論是哪一方,總要有一個人出來背鍋。

“馮爺,就只問這件事?”

“嗯。除此之外,按兵不動。明日縣城放糧時,去打聽一下是什麼。”

“明白!”

——七里鄉鄉祠。

今日一晨,鄉里的四姓人家齊聚在祠堂前門口。站在最前面的是三老,嗇夫以及四家裡正,緊接著便是蘇榮一大家子人。

昨日歸鄉,孫六奇給的七百兩銀票被蘇榮交到了雲松儒手裡。雲松儒看著蘇榮手中的銀票,沉默了半晌,最終要給蘇榮跪下去,嚇得蘇榮連忙扶住:“三老,使不得!”

讓一個長輩給他一個小輩下跪,他何德何能?!

雲松儒擺了擺手:“跪不得,也得讓泉寶受老夫這一拜。”

雲松儒說什麼也得拜一拜泉寶,這讓蘇榮心驚膽戰。便是十九這一日,鄉里再度開了祠堂,要祭拜先祖,將這一好訊息告知先輩們。

三老上完香,三跪拜的聲音響起,七里鄉的四姓人齊齊叩首以示尊敬。

儀式結束後,三老召集大家商談著讀書一事。

雲松儒:“鄉親們,這多的話我也就不說了。這是蘇榮與泉寶為大家爭取的名額。鄉里九十九戶,每人分得七兩銀子,蘇榮家十四兩。家中有適齡的,若想將孩子送出大山去往縣城讀書的,費用便從這銀兩中扣取,將來無論讀書的結果如何,都不能忘了這最初的本錢。若是不想供孩子讀書或者年歲未到的,這七兩銀子便是大家最後的本。在此期間,除了讀書之外,任何人不到落魄之際,不得動用這些銀子。否則,仗三十並逐出七里鄉,還望鄉親們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雲爺爺,真的可以讀書了嗎?”

人群中,有大一點的孩子眼裡滿是渴望。更有甚者,眼裡閃出了淚。

雲松儒慈祥地笑著點了點頭,瞬間,眾人喜極而泣。

太好了!他們可以讀書了!

三老也是知道鄉里的顧慮。若是要供一個孩子讀書,不僅僅是學費的五兩銀子,更多的是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可以說,一戶人家每年若是拿不出十兩的本金來,讀書根本就無望,而這,還不算上每日的吃與住。

可他們都是鄉里人,連吃食都是緊著吃,怎麼可能會有多餘的閒錢?現如今,他們有了本錢,每年都能送幾個孩子們去讀書。

鄉里人多,總會有一些孩子是有出息的。只要考上了秀才,便能免去一部分田稅,便會有接著往下讀的動力。

蘇賀老了,但他依舊活到老,學到老,對書念念不忘。

蘇賀:“三老,建間學堂吧。也讓老夫我教孩子們識些大字。”

對於七里鄉的孩子們來說,最好的入學年齡是十歲。蘇賀知道,什麼樣的孩子聰慧,適合進書院。

雲松儒點了點頭:“老夫也有此意向。這七百兩銀子的一部分便是鄉里眾人為學堂所建。今年咱們動個工,建一個簡單的學堂,從明年開始,八歲以上的孩子每日均可抽半天時間出來聽賀老先生講課。大家用兩年時間打個底,若是適合讀書的,咱們鄉里就供出去!”

“供出去!供出去!供出去!……”

瞬間,鄉民們熱情高漲。老一輩的人抹了把臉上的淚,想起了當年蘇賀讀書之際,是舉全村之力供了六年。六年苦盡甘來,現如今,他們鄉里有了先生,有了孩子,有了本錢,過年後便會有學堂,是真的可以讀書了!

蘇泉兒被大家的激情聲音吵的睡不著。睡不著怎麼辦,自然是揮舞著小拳頭一起加油打氣了。

讀書讀書讀書!

蘇榮抱著泉寶,被一群孩子們圍著,他知道,這群孩子們是想感謝泉寶,他蹲了下來,讓泉寶站在了地上,自己則用手半托住她。

“泉寶泉寶!你就是我們的神!”

“泉寶泉寶!這是哥哥的糖,給泉寶吃!”

“還有我的!還有我的!”

小孩子一骨碌塞了一大堆吃的。蘇泉兒毫不客氣一手抓一把,等抓不下了,直接塞在老爹手裡:“吃!”

老爹,幫我拿著,我帶回家吃!

蘇榮哭笑不得,颳了刮泉寶的鼻子:“你哪能吃糖,最後這些糖,不還得落到你幾個哥哥姐姐的肚子裡。”

泉寶只有十個月大,吃什麼都得仔細看著。

蘇泉兒才不管這些呢,沒有人可以抵擋食物的誘惑,尤其是吃貨。

鄉里的眾人商量好了,從明日開始就要在空地處建一座學堂,家家戶戶都得出一個勞動力,這件事兒要儘快辦好,這樣就不會耽誤大家過年的時間了。

等建好了學堂,還有幾天時間,再是從七里鄉里選幾個適齡的聰慧的孩子送到縣城去上學。

眾人對讀書有了盼頭,手頭上還有了銀子,今年更是幹勁十足。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滷蛋,麻溜的滾吧

蝸牛小姐姐

我靠腦補撩影帝

六七七七七

侯府寵婢日常

冰狸子

綜影視之配角也要he

逸牙

穿書後,她把白月光男配寵上天

迢迢春水

美人天生壞種,眾神病態邀寵

九方千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