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勝追擊的西岐軍隊滿懷期待地向前挺進,並沒有如預期那般大獲全勝、凱旋而歸。當他們追到西岐山腳下時,卻驚訝地發現張桂芳早已率領其部下嚴陣以待。然而,南宮适等人並未將這群殘兵敗將放在眼裡。畢竟,剛才這些敵人還狼狽逃竄,丟盔卸甲。即使此刻勉強集結成軍,想必也已軍心大亂,根本無法與剛剛取得勝利、士氣高昂的已方相提並論。

然而,幾番激戰過後,南宮适才意識到,敵軍遠比他想象得要頑強許多。儘管經歷過挫敗,但他們的防線堅如磐石,數次衝鋒均被成功抵禦,雙方傷亡不相上下。這讓南宮适不禁心生疑惑: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商軍在遭受夜襲後仍能如此有恃無恐?

正當兩軍陷入膠著狀態之際,西岐軍隊的側翼突然傳來一陣騷亂。原來,商朝的援兵趕到戰場!這支生力軍的加入瞬間改變了戰局,原本佔據優勢的西岐軍隊頓時陷入被動局面。

呂公望心急如焚,急忙驅馬向前察看情況。實際上,無需親自查探,那一聲聲震耳欲聾的虎嘯、狼嚎和熊吼早已讓西岐一方的軍隊心驚膽戰,亂作一團。特別是那些戰馬,受到驚嚇後變得異常驚恐,完全失去了控制。有些馬匹甚至直接跪倒在地,瑟瑟發抖;還有些瘋狂地掙脫韁繩,把背上的英勇將士狠狠地摔落在地。就連匆匆趕來一探究竟的呂公望本人,此刻也不得不緊緊拉住韁繩,費盡全力才得以穩住胯下受驚的戰馬,避免其向後退卻。

正在這個關鍵時刻,眼看著敵軍陷入混亂的張桂芳立刻洞察到戰機已至,毫不猶豫地發動了第一波反攻。與此同時,那三隻兇猛無比的巨獸也一同向西岐軍隊的側翼發起了猛烈攻勢。面對如此龐然大物,西岐計程車兵們早已嚇得魂飛魄散,毫無還手之力。在這些猛獸面前,他們彷彿成了待宰的羔羊一般,只能任其肆虐。

呂公望手握長槍,眼神堅定地盯著前方不遠處的熊羆,他催動著身下的戰馬,準備一舉將這個兇猛的野獸擊斃。然而,當他們距離熊羆越來越近時,原本氣勢洶洶的戰馬突然變得畏縮不前,彷彿感受到了來自熊羆的巨大威脅。

正當呂公望試圖安撫戰馬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尖銳刺耳的鷹啼聲。緊接著,一隻巨大無比的靈鷲如閃電般從天而降,徑直朝著呂公望猛撲過來。這隻靈鷲身軀龐大,足有一個成年人那麼高,它的翅膀展開足有一丈多長,兩隻鋒利的爪子閃爍著寒光。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呂公望迅速做出反應,他舉起手中的長槍,奮力抵擋靈鷲的攻擊。儘管如此,他還是無法完全抵擋住靈鷲的強大力量,被硬生生地從馬背上橫著推飛了出去。呂公望就像一顆斷線的風箏一樣,飛速墜入人群之中。

與此同時,他手中緊握的長槍也在激烈的碰撞中斷成兩截,其中一截隨著靈鷲的飛起而被帶離現場。呂公望重重地摔落在地上,周圍的人們紛紛驚撥出聲。他艱難地爬起身來,目光緊盯著遠處的靈鷲和熊羆,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

而正面戰場之上的南宮适此刻同樣身陷險境!原本戰局焦灼、勝負難分之際,側翼竟突然遭受襲擊!這一變故猶如當頭棒喝般打得眾人措手不及——戰局瞬間發生戲劇性逆轉!眼見已方士氣已跌落谷底,面對如狼似虎的商軍攻勢根本無力抵擋。南宮适深知大勢已去,但又不忍麾下將士白白送死,萬般無奈之下只得下達撤退命令。

至此形勢徹底倒轉,張桂芳搖身一變成了乘勝追擊之人。他毫不留情地下令全力追殺敵軍,力求擴大戰果。這一波窮追猛打給本就狼狽逃竄的西岐軍隊帶來沉重打擊,傷亡頗為慘重。

隨著這場驚心動魄的夜戰落下帷幕,張桂芳開始著手收拾殘局。他派遣士兵清理戰場,忙碌至旭日東昇方才停歇。經此一戰,已方損失著實不小,尤其讓人痛心疾首的是軍中糧草幾乎盡數被毀,這對後續行軍作戰無疑構成巨大困擾。

稍作休整後,張桂芳馬不停蹄地趕往岐山,探望昨夜並肩作戰的王魔等四位兄弟及其座下猛獸猛禽。所幸這些猛獸歷經徹夜鏖戰依舊精神抖擻、威風凜凜,雖身上略有幾道皮外傷,卻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宛如平日狩獵時被樹枝擦傷一般無關緊要。

張桂芳心急如焚地趕回大營,一屁股坐在營帳中的帥案前,顧不上休息便立刻揮筆疾書,準備起草一份發往朝歌的緊急戰報。這份戰報主要包含兩個重要內容:其一,詳細報告西岐在西岐山側大興土木的工程進展;其二,則要如實稟報自已軍隊糧草遭劫燒燬的慘狀。

憑藉多年的征戰經驗,張桂芳深知朝歌方面收到戰報後,必然會迅速下令周邊關隘調撥糧草前來增援。與此同時,一旁的副官也呈上了最新的戰損通報。經過仔細盤點,目前軍中所剩糧食僅夠維持三日左右,但更糟糕的是,那些原本用作戰馬草料的乾草幾乎全部付之一炬,如今可謂一粒不剩。

面對如此困境,張桂芳感到焦頭爛額、束手無策。無奈之下,他只得先傳喚信使入帳,嚴令其務必以最快速度將這份生死攸關的戰報送抵朝歌。緊接著,又召見風林將軍,並委以重任,命他親自率領一支精銳小隊趕赴汜水關求援。

汜水關距離此地最近,且守將韓榮曾與張桂芳有過一面之交。在此絕境之中,張桂芳別無選擇,唯有修書一封寄給韓總兵,言辭懇切地請求對方伸出援手,借出部分糧草以解當前的燃眉之急。

率先歸來之人正是負責刺探軍情的先行官風林。由於汜水關距離此地不過咫尺之遙,再加上風林一路疾馳而行,所以即使途中因押送糧草而耽誤了些許時間,但他依然能趕在次日傍晚時分抵達大營。

汜水關的守將韓榮倒也是個通情達理之人。然而,糧草問題事關重大,韓榮實在不敢輕易許諾過多,於是便表示只能先讓風林帶回十五日軍需糧草回營應急,等大王的命令下達之後,再派遣運糧官將其餘的糧草送達即可。

未曾料到,後來返回的信使卻帶來了大王的詔令,要求張桂芳即刻撤兵回朝歌城休整待命。如果軍隊糧草供應緊張,可以前往汜水關找韓榮想辦法解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張桂芳也無可奈何,只好下令撤軍並朝著汜水關進發。

大軍入關後,張桂芳與韓榮會面,轉達了大王的旨意,並對韓榮表達了謝意。韓榮則回應道:“既然大王已經下旨,提供糧草支援自然是我份內之事。況且張總兵此次需要率軍返回朝歌,若是糧草方面仍有不足之處,儘管提出來便是。”

張桂芳暗自盤算了一下,按照現在的速度前行,不出半個月就能抵達朝歌城。他心想途中如果遇到什麼意外情況,需要補充糧草物資時,再就近求援便是,於是決定不再向韓榮索取糧草供應,並向其辭別後繼續向東行進。

而此時此刻的朝歌城中,早已收到前方傳來的關於張桂芳戰況的戰報。紂王得知訊息後,毫不猶豫地立即傳召聞太師前往摘星樓覲見。與此同時,蘇婉也身在摘星樓之上等待著。

當聞太師抵達之後,紂王揮手示意周圍的侍從們全部退下,只留下他們三人在此密議要事。為了確保機密不被外洩,蘇婉特意安排手下之人在摘星樓頂層的閣樓四處門口放置了銅鏡。儘管當時的銅鏡技術還無法像現代的玻璃那樣完美地反射光線,但要想看清楚門外是否有人影晃動還是綽綽有餘的。如此一來,他們選擇在這摘星樓頂層商議軍國大事,可以說是萬無一失、極為安全可靠。

然而,即便是這樣看似天衣無縫的安排,這三位身處高位者依然表現得小心翼翼、謹慎至極,絲毫沒有那種作為天下之主和一朝太師應有的威嚴氣勢。

“他們在這個地方挖個大坑做什麼?”紂王皺著眉頭,滿臉疑惑地問道。一旁的聞太師正陷入沉思之中,而蘇婉則好奇地開口詢問:“這個地方究竟是何處呢?”

這時,紂王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已這位機智過人、能掐會算的愛妃實際上並不懂得如何解讀地圖。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歸咎於蘇婉,畢竟這個時代的地圖繪製得過於簡略粗糙,學習起來難度頗高。

紂王伸手指向地圖上那彎彎曲曲的線條,解釋道:“此處乃岐山。”蘇婉凝視著地圖,思考片刻後說道:“倘若此地確係岐山,那麼在此處將要興建的應當便是封神臺。”

“封神臺?”紂王與聞仲對視一眼,皆流露出困惑之色,對於封神臺一無所知。蘇婉接著說:“所謂封神臺,顧名思義,即為冊封神明所用之高臺。然而,那姜子牙不過是個偽裝成道士的騙子,徒有虛名而已,根本沒有真正封神的本事。因此,他不但欺騙了大王您,就連那姬發小兒也被他矇在鼓裡,上了他的當。”

“但封神臺應該是一座高臺,為什麼要挖這麼大的坑呢?”蘇婉接著自言自語到:“他又不能真的封神,難道只是為了演一場戲洗腦西岐將士,讓他們奮戰?還是說他另有陰謀?”

紂王和聞太師面面相覷,顯然對眼前之事感到困惑不解,而蘇婉則手持那張粗糙簡略的地圖,反覆端詳琢磨。突然間,她的目光停留在地圖上岐山邊緣的一道線條上,並好奇地指向它問道:\"這條線究竟代表著什麼呢?\"

紂王聽聞此言,趕忙走上前去檢視,然後回答道:\"此乃黃河之水啊!\"蘇婉凝視著黃河,似乎腦海中正努力拼湊起某些線索,但卻始終無法將它們連貫起來。焦慮不安的她只能在大殿內不停地走來走去。

紂王見狀,心生憐愛之情,遂邁步向前輕輕摟住蘇婉安慰道:\"罷了,愛妃莫急,此事無需急於一時。您可靜心思考,若仍無頭緒,大不了我們再派遣人手前往一戰,探個究竟便是。\"

紂王的舉動也徹底衝散了蘇婉的思路,蘇婉嗔怒的捶了他一下,也是無奈,只好任他攬著,聞仲見狀很有眼力見的起身告退。

只是蘇婉心中掛念那封神臺的玄機,自是沒甚興趣,一連多日都是眉頭緊鎖。紂王見了也是心疼,遂傳令如今春令生髮,實為踏青好時節,特命朝中大臣攜帶女眷,到朝歌城郊外踏青散心,君臣同樂。

紂王做這些也無非是想讓蘇婉換換心情,不想她鑽進牛角尖,被西岐的事困住,這才組織了這次活動。雖然國家四面都在打仗,但是對於紂王來說都構不成威脅,目前讓紂王擔心的是那個預言。因此紂王不能貿然將兵力全部調離朝歌,而三面諸侯均已反叛,這才使局面僵持下來。

不過好在先前幫北伯崇侯虎打退了西岐的兵馬,還揪出了內鬼崇黑虎,不久前紂王也是收到崇侯虎的來信,說崇城已經休整完畢,兵強馬壯,請命出兵討伐東魯的姜文煥。

紂王對這個迷弟也是倍感欣慰,當即頒佈詔書,准許北伯崇侯虎討伐東魯,因此遊魂關的壓力也是驟然緩解。不過南部的三山關一直處於守勢,雖然不至於被攻破,但也是不勝其煩。

國政之事牽一髮而動全身,並不像一些民眾想的那麼簡單,只要發兵攻打就行了。攻和守在這個時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情況,想聞太師大軍討伐小小的北海一族,尚且十年功成,那東魯南楚西岐的高牆堅城,豈是說破能破的。在這個純依靠冷兵器的時代,想要攻下城池,至少需要十倍於敵人的兵力才敢說穩操勝券。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欲芳華

文倫

真小人在恐怖遊戲求生

偏坐金鞍調白羽

清月近人

十月林

初級心動

羽吟y

小人物的二戰

成都小人物

悲慘男孩

超級牛逼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