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南話裡面,類“滿”用來表示家族中最小的成員,如最小的叔叔稱為“滿滿”,最小的舅舅叫“滿舅”,類似於老么。

“他的滿滿怎麼厲害?我還不曉得呢。”

一旁的張陽雖然長期駐村,顯然對此也是毫不知情,有些沉不住氣,不由得插話問道。

對於張陽而言,駐村一年多了,但凡村裡的大事小情應該會比較瞭解。

“他滿滿也就是鄭謹平,那可不得了。現在是隔壁省江北大學的大教授,好像還是搞什麼機械的。平時事情很忙,父母早已經去世,所以一般不怎麼回來。”鄭支書說道。

可以說黃嶺村走出去的這個鄭教授是他們最大的驕傲,一旁的彭明俊也聽得真真切切,心中暗道小地方也會出人物的。

“怪不得我在村裡沒有聽說過,好像好久沒回來過吧。”

張陽聽完有些驚訝,他沒想到小小的黃嶺村居然出了這麼個大人物。

這樣的驚訝也不無道理,一個小小村落能夠培養出一位名牌大學的教授,自然也是相當的不容易。

“他一般是清明節回來給祖父母和父母掃墓,去年沒有回來,今年清明節也快到了,應該會回來。”

鄭支書有些神秘的說著,讓彭明俊和張陽似乎都有些期待。

“等這個鄭教授回來,老支書可要安排我們見見,想聽聽他對於農村發展的建議啊。”彭明俊有感而發的說道。

現在擺在彭明俊面前的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決獼猴桃種植的補償問題,然後再是怎麼幫助村民致富的問題。

但這兩個問題看似有些割裂,但其實就是一個問題。

因此對於他來說,怎麼利用好村裡的各方資源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鄭守仁的幾個兄弟是資源,他的小叔叔同樣也是資源,或許村裡還有諸多類似這樣的資源還沒有被挖掘出來。

所以多走訪和交流,才能更多的挖掘這型別的資源出來,才能更多的為黃嶺村致富助力。

“這個不好說,謹平這人有點怪,平日裡和我們都挺好,可是就是不願意攀附,以往楚鎮長請他去鎮裡交流座談都不去。”鄭支書有些不好意思的回應道。

“到時候再說吧,為了村裡的發展我相信鄭教授不會坐視不理的。”

彭明俊心中知道,但凡這類的大教授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知識分子的清高,沉浸在自已的學術世界之中。

“好,反正清明節也快到了,到時候喊他到家裡吃飯,彭鎮長一起作陪應該是可以的。”

鄭支書一聽也就明白了彭明俊的意思,這個年輕的副鎮長顯然只是為了村裡的發展而謀劃,並沒有打算去刻意結交什麼大教授的想法。

“老頭子,喊彭鎮長和小張吃飯呢。”

幾個人正聊著天的時候,鄭支書的老婆子在屋門口大聲喊道。

眾人走進屋內,飯桌上早已擺上了滿滿一桌子的菜。

大多都是農家自養自產的,既有黃嶺特色的風乾雞和臘魚臘肉,也有野蔥炒蛋這樣的時令菜,更有張陽口中標誌性的保留菜-皮粉。

彭明俊看到飯桌上的菜如此豐盛,心中不由得一陣不悅。

這個事情往小裡說是違反規定在農戶家吃吃喝喝,往大里說則是上級領導駐村搞特殊化,傳出去影響會非常的不好。

但這又是鄭支書對於自已這個初來乍到副鎮長的一片盛情,又不好意思不承這份情。

“老支書,嬸子,你看我這頭一天來,把菜搞得那麼豐盛,搞得我不好意思。”

彭明俊只能含蓄的點一點,話說到一半便讓對方去悟。

把話說透了,會讓鄭支書和老婆子沒面子,這個尺度他自然要拿捏好。

“彭鎮長你頭一天來村裡,沒什麼好招待的,自然要客氣一點。這風乾雞和臘魚臘肉是自家養的炕的,皮粉也是自已做的,也不算違反原則,後面我們就是小菜便飯。”

鄭支書自然是心知肚明,短短的接觸他也大概清楚彭明俊的風格,同樣也只是隨口帶過。

“小菜便飯好啊,我們駐村幹部不是來吃好飯好菜的,而是要讓你們大家都能吃上好飯好菜。”

彭明俊有些動情的說道,自已的這番話並非是出於客套,而是真心實意的發自肺腑。

更為重要的原因,自已是個剛提拔的公選幹部,一定要以身作則才是。

“彭鎮長,雖然我是個農民,但也懂得看人,你一看就是個幹實事的人,我老鄭不會看走眼的。來,嚐嚐老婆子做的皮粉,我幫你舀一碗。”

鄭支書同樣意味深長的回應道,同時還不忘招呼彭明俊吃菜。

“哎呀,這個皮粉做的好,不但皮粉這個食材真道,做菜的手藝那也是相當好,說實話好久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皮粉了。”

彭明俊吃著碗中的皮粉,不由得讚不絕口。

眾人口中所說的皮粉,其實是巴南方言之中對於紅薯粉皮的稱呼。

不同於紅薯粉絲,巴南的傳統做法喜歡將紅薯粉做成一張小圓餅的形狀,因為很像一張圓皮,故而形象的稱之為皮粉。

只是在做菜的時候,將一張圓皮粉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從而方便烹製。

雖然他在巴南也吃過無數次的皮粉,但像今天這麼好吃的還是頭一次,吃上一口確實回味無窮。

“彭鎮長,你是不曉得,我們黃嶺這裡的土質很適合種紅薯,種出來的紅薯非常的好,家家戶戶的堂客們都會做皮粉,比城裡店子買的那些皮粉好多了。”

鄭支書的言語之中依舊難以掩飾自豪感,雖然皮粉這個東西並不值錢,但可以說這是黃嶺村能夠拿得出手的好貨。

“我看這裡的皮粉沒那麼透明,比較暗色一點。”

彭明俊望著碗中的皮粉和自已平時吃的稍微有些不太一樣,不禁有些疑惑的問道。

“有些透明的那是摻了假的,沒那麼真,真正的好皮粉就是我們這樣的,吃起來味道真的不一樣。放點肉沫或者排骨,又或者是臘豬腳,高壓鍋壓一壓,加上胡椒粉和蔥花,那味道絕對好。”

鄭支書的老婆子在一旁也按捺不住,對著彭明俊比劃解釋著。

“那麼這紅薯產量高不高?家家戶戶都種嗎?”

聽著對方這一番話,彭明俊腦海裡迅速閃過一個念頭,不由得問了起來。

“我們這裡土山多,見縫插針就可以種,家家戶戶都在土山上種,產量也還有蠻高呢,一般不單吃,就喜歡做點皮粉。”

鄭支書一邊給彭明俊夾菜,一邊回答道。

因為紅薯的儲存期相對糧食而言較短,因此將紅薯製成皮粉便能更久的儲存。

“一下子收那麼多怎麼儲存啊,也不能馬上就全部做成皮粉啊?”

彭明俊有些不解的問道,此時他才感受到自已對於農村的瞭解太少。

一句拜群眾為師,可不是那麼簡單和容易得,真的是要沉下心去虛心請教。

“這個好辦呢,你看我屋後面的土山,在山腳下挖了五個大洞,放在裡面半年都不會壞。然後可以慢慢做成皮粉。”鄭支書把手中筷子指向屋後說道。

原來當地儲存紅薯最好的辦法便是在土山腳下挖洞來儲存,土洞內一年四季都會保持大概得溫度,並且溼度也能恰到好處的得到自然控制。

“你是說就這一片土山一次收穫能裝滿五個大洞?產量有那麼高?”彭明俊略帶著興奮的問道。

在他的印象當中,紅薯產量相對較高,但也沒有鄭支書說的那麼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童睡前小故事原創

北省的元陽丹

80年代,我帶著姐姐當富婆

七點沖喜

美人老矣:樂千秋身份變成了毒醫

沐青雅

小師叔她又犯病啦?

桃小悸

雙星輝映:穿越重生的無限舞臺

文韻織夢者

漫步諸天的社恐

楓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