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華夏大洲太學,時間:辰時。

這裡是一座上下兩層樓閣組合的形體建築,樓兩邊子母闕各一。中部的建築為廡殿頂,正脊平直,立柱粗碩,上施一斗三升拱,簷下似乎還有一條斗拱帶。樓的兩層都設有臥欞欄杆,在主建築兩旁的闕上也有層層的斗拱,闕身上還雕刻著動物的圖案。樓閣正中方的上面立了一個寫著“太學”的木質牌匾。

此時,學堂內,一位風度翩翩的中年男子衣著得體地立於學堂之上,學堂之下幾十位學者正在聚精會神地聽其教誨。

只聞這學堂之上男子一邊踱著步子一邊說道,縱覽古今,華夏大洲出現過無數文者,光史冊在列的文者流派便有189家,其思想於國家治國安邦的貢獻而言,可以說是舉足輕重!”

說到這,這位男子停了下來,目光掃視臺下學者而後接著道,

“諸位公子,若讓你選擇一位文者輔佐你治理天下,你將如何做出你心目中的割捨?”

只見臺下一公子從座位側身出位,而後向前一步,拱手行禮道,“老師,晚輩劉從寒,如若我選,我定然選那奠定華夏治國理政思想的孔夫子,孔先師主張的思想有:

1.禮:孔子的思想之一,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政治倫理觀念。

2.德:孔子非常重視德,尤其是道德。他認為,統治者只有實行德治,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才能統治天下。

3.仁: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即要有愛心,要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愛護他人。

4.中庸:孔子認為,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要做到適度,既不過分,又無不及,保持平衡。

5.知命:孔子認為,人的命運是由天決定的,人應該順應天命,認命而不爭,安分守已。

此五種思想主張,正是如今天下需要的浩然正氣,有此正氣存在,天下便不愁安定繁華!

臺下諸多公子在聽完劉從寒的敘述後,皆是連連點頭稱是。

劉從寒言畢,拱手行禮回到自已的座位。

此時,臺下又一位公子從座位側身出位,而後向前一步,拱手行禮道,“晚輩趙徽,若是我選,當是選那提出華夏治國理政思想體系的孟子亞聖;

理由有三,

1、孟子繼承了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孔子有“殺身成仁”之教,孟子亦以魚與熊掌之生動譬喻說明“捨生取義”的道理。

2、孟子發展了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創立了“性善”論,提出了“仁義禮智”四端之心,確立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大根大本。孔子圓融混沌之仁,由此十字開啟,孟子“居仁由義”之教,功莫大焉。

3、心性之學的完善:孟子由孔子仁的本體指點人類心靈深處的“良知良能,確立了良心說。此即後世陸王心學之思想淵源。

孟子在對民與國總結辯證後,提出了他的思想補充,可謂對問題的處理,更加細緻,如同行文造句一般,知其內而意其形,方能將這個文字寫的更加行雲流水,字字傳神!國之體,亦是如此!

如此聖者,當稱我華夏之“先師”!

在趙徽陳述後,臺下諸多公子亦是紛紛點頭,舉手稱妙!

趙徽說完,亦是退回自已的座位。

這時,一體弱多病的公子輕咳了兩聲,從座位側身走了出來,只見其拱手行禮,語速不快不慢道,“先生,晚輩秦扶政,選荀子。

治國安邦,應當如荀子思想倡導的亦松亦緊,亦沉亦浮,亦正亦惡,正如他所提出的思想,

1、天道自然的思想;2、“天行有常”的思想;3、“天人相分”的思想;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5、“化性起偽”的性惡論。

荀子的思想如醫者治病,切中人性的要害,簡單而直接地解決當下面臨的國政問題。

泱泱大國的治理,就如若那一口泉水中浮現渾濁,應當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如此,方能讓這個國家防患於未然!”

秦扶政說完,臺下諸多公子議論紛紛,有人說這荀子是誰?亦有人懷疑這種觀點有些三教九流之嫌!還有人稱這種觀點怎麼能和孔孟之道相提並論,另有人則在短暫地交流後,表示不敢苟同!

見狀,秦扶政並沒有喪氣,而是平靜如水般退回至自已的座位。

……

……

在三位學者闡述之後,學堂內諸多公子看法不一,有的支援劉從寒,有的力挺趙徽,還有的則表示秦扶政的觀點新穎!

“好,好,好!”在聽完此三位公子的闡述後,這臺上的男子拍手叫好,思索了片刻,再度望向臺下的諸位公子,道,“還有人有不同看法嗎?”

只見臺下諸多公子之間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許刻後,見再無人出列發表闡述,臺上的男子略微失望地打了個哈切,無奈搖搖頭道,“這基數可是有189家思想流派,而你們幾十位公子從中只挑出了3位?”

這臺上的男子說到這,表情豐富地挑了挑眉,咧了咧嘴,接著困惑地質問了一句,“是本夫子才疏學淺,教不出來學問,還是汝等公子平時不學無術?”

雖然此時臺上的男子並沒有表現出多少不滿,可這委婉地批評已然如一把戒尺,懲戒了臺下諸多公子高貴的心靈,頓時臺下所有公子一片沉默。

所謂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對不起沉默中的娃!

想到這,臺上男子拂袖長嘆了一聲“唉!為師真乃難,難,難啊!”

此時窗外的白雲逐漸散開,一縷強烈的陽光照射進來,使得這片場地頓時明朗了不少,壓抑的氛圍也被驅散開來,或許,亦促使這臺上的男子茅塞頓開。

“既然如此,劉從寒,趙徽,秦扶政,你們三人上來!”臺上男子不緊不慢道。

待臺下此三人聞言行至臺上,那位男子用手將三人之間的距離扯開了一些,而後低聲問曰“三人行,必有什麼來著?”

那三位公子異口同聲道,“必有我師焉!”

“答對了!”臺上那位男子滿意地打了一個響指,接著向臺下宣告道,

“今天,以此三人的觀點為代表,其他諸位公子可在此三者選出你們心目中最佳的治國思想!”

聞言,臺下諸多公子再度議論起來,隨後,三人各自的支持者紛紛上臺站立在自已所認可的思想那邊。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洪荒:代管截教,同門全成聖了!

焚天

末世:開局炮灰,我拯救世界

沂安之間

最佳女婿林凡楊雪

林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