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紅樓夢》寫了很多老師的形象,其中,在48回\"濫情人情誤思遊藝,慕雅女雅集苦吟詩\",用了很大的篇幅詳寫了林黛玉用心教香菱(也就是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寫詩,在49回又緊接章回內容,述及香菱精血凝思之下夢得第三首上佳習作,得到一致點贊好評。

這就是《紅樓夢》中有名的經典情節\"香菱學詩\"。可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大家閨秀林黛玉稱得上最懂教學的好老師,堪為優秀教師的楷模。

正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在第36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不妨一道賞析賞析林黛玉這位最懂教學的好老師是如何教香菱學詩且教出成效的?藉此致以崇高的敬禮:全天下所有\"誨人不倦\"的好老師,您們辛苦了!節日快樂。

一、香菱拜師

因薛蟠外出遊歷,香菱得以跟隨小姑子薛寶釵入住大觀園蘅蕪苑,便有了大把空閒時間。

此時的香菱雖說是薛蟠的妾,但青春年少,正值花季年齡。她原本是士紳甄士隱的寶貝女兒,無奈遇拐,後被薛蟠搶得歸入薛家生活。但她單純天真浪漫的秉性依然熾熱,就想著趁難得的閒暇時光學詩,提升自已閨閣女子的才氣。

只是,小姑子薛寶釵拒絕了香菱的請求,在薛寶釵看來,婦道人家應守閨閣之禮,以針織女紅為主,學什麼詩?\"女人無才便是德\"嘛。

不甘心的香菱就在一日晚飯後,徒步到瀟湘館打算請林黛玉教她寫詩。

各位看官都知道,林黛玉的父親曾高中全國的探花,乃飽學之士,學問肯定沒得說;兼之林黛玉又得到極有才學的賈雨村當家庭教師輔導,自然學富五車,及笄之年便成長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絕世才女。

更為難得的是,林黛玉不似寶釵那樣囿於陳規推託,她不守舊且有追求自由的新思想,不認為女子學詩有什麼不妥,見香菱真心拜她為師認真學習寫詩,詩歌又是她的專長,當即爽快答應,收下香菱這個學生。

書中如此寫\"香菱拜師\"情節的:

香菱道:\"我一進來,也得了空兒,好歹教給我作詩,就是我的造化了。\"林黛玉道:\"既要作詩,你就拜我為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這樣,我就拜你為師,你可不許膩煩的。\"

由此可見,林黛玉瞭解了香菱雖然基礎很差但有強烈的學詩心願後,沒有冷落與打擊,也沒有恃才自傲不肯傾囊相授,反倒是落落大方地接納,繼而熱情又不失自信地教\"香菱寫詩\"。

顯然,林黛玉具備了好老師可貴的第一品質:確有真才實學,且不驕不躁,樂於教書育人。

二、傳道

還難得的是,林黛玉收下香菱這個學生後,善於根據學生的情況,明白曉暢地引導香菱如何\"寫詩\"。原文如此說:

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虛`的,實的對`實`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你看,林黛玉對\"香菱寫詩\"的入門引導,何等的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她知道香菱底子薄,又是初學者,若將寫詩弄得雲裡霧裡,亦或深不見底,便會讓香菱畏難之下失去寫詩的信心。

可見,作為一個好老師,要將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激發出來,肯定得及時抓住學生的愛好興趣。只要學生有了精準的切入點,搞好學習就有了堅持不懈的源動力。

這就是教書育人最重要的基礎環節,謂之\"傳道\"。深諳此道的林黛玉便是如此,先簡明扼要地講解作詩的基本要領,使得香菱頓時\"豁然開朗\":

\"怪道我常弄一本舊詩偷空兒看一兩首,又有對的極工的,又有不對的;又聽見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詩上,亦有順的,亦有二四六上錯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聽你一說,原來這些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

你看,學生香菱悟性也高,一下便領會了作詩的門道,由此提升了濃厚的興趣,對作詩就不感到玄妙深奧了。

三、授業

\"香菱寫詩\"也就入了門。

不過,這只是第一步。\"雖說師傅引進門,修行看個人。\"但很注重因材施教的林黛玉接下來對\"香菱寫詩\"的循循善誘,更體現了她這位好老師極懂得跟進教學方法。

這就是為師者至關重要的第二步\"授業\"。

書中如此寫及林黛玉對香菱領悟寫詩門道後的一番\"授業\"告誡的:

黛玉道:\"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黛玉這般話,實乃作詩的核心要領。於今天的詩歌創作者而言,亦是大有裨益的。

當香菱說出她讀詩感受\"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僅停留在較窄的領域後,林黛玉馬上給出明確的建議,使\"香菱學詩\"少走了彎路:

\"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裡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這就是好老師林黛玉關於學詩的基礎技巧講解,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他一席專業的\"當頭棒喝\",既嚴肅指出了香菱在寫詩方面的誤區,又不時失機對她進行了熱情洋溢的鼓勵。

言下之意,寫詩也不是輕而易舉的,\"欲速則不達\",若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一旦陷入急於求成的困境,就作不出好詩了;不過,寫詩也不是\"難於上青天\",若有了基礎,掌握了技巧,再用心用情努力地構思,也一定\"苦盡甘來\",取得成效的。

可見,林黛玉的確是優秀的好老師。她很有見地的\"授業\",一針見血,沒有空洞的說教,全是實實在在的\"乾貨\"。難怪學生香菱很精準地悟得寫詩真諦後,便可以高歌猛進,稱之為\"詩魔\"了。

由此而言,學生優秀,遇上的老師高水平,自然是相得益彰,既是彼此的榮幸,教與學的成效更會凸現,相互成就!

四、解惑

尤難得的是,好老師林黛玉在\"解惑\"上更是一把好手,招招都是極大的幫助與提點,使香菱在寫詩過程中沒有因起初的詩作不好便灰心喪氣不思進取,而是不懈努力迎難而上,從而夢得絕佳好詩,受到稱讚好評。

香菱原本是秀外慧中聰明靈巧的好學生,一聽見老師林黛玉有\"王摩詰全集\"後,趕忙討過來拜讀:\"既這樣,好姑娘,你就把這書給我拿出來,我帶回去,夜裡念幾首也是好的。\"

林黛玉見香菱如此勤勉,更為欣賞,便安排紫鵑拿來王維的詩集給她後,又指點道:\"你只看有紅圈的,都是我選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問你姑娘,或者遇見我,我講與你就是了。\"

香菱由此得到老師指點迷津,回到蘅蕪苑後,更是原原本本地刻苦用心念完王摩詰全集後,趕忙又到老師林黛玉處換讀杜律。

於是有了林黛玉給學生\"解惑\"的第二招:與之互動探討,切實解決所發現的問題。書中亦是透過師生二人一大段對白匯出的:

黛玉:\"共記多少首?\"香菱:\"凡紅圈選的,我盡讀了。\"黛玉:\"可領略了些滋味沒有?\"香菱:\"領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說與你聽聽。\"黛玉:\"正要講究討論,方能長進。你且說來我聽。\"香菱:\"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這話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從何處見得?\"香菱:\"我看見他`塞上`一首那一聯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

你看,她們師生之間關於讀詩的互動研討,多麼有趣!學生香菱在鞏固古詩知識點的同時,老師林黛玉也對\"香菱寫詩\"的潛質有了更好的把握。

最後,就是老師\"解惑\"傳統而又關鍵的一招:佈置家庭作業,透過不厭其煩的批改,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從而因勢利導,不斷調整自已的教學節奏,鼓勵學生向更好看齊,最終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故探討結束後,黛玉馬上給了香菱杜律,便安排家庭作業,要求及時完成報批:\"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謅一首,竟未謅成。你就作一首來。`十四寒`的韻,由你愛用那幾個字去。\"

香菱一回去,即在苦思冥想中習得處女作後跑來請老師林黛玉\"批改\"。林黛玉不滿意其\"措詞不雅\",要求她再作一首:\"只管放開膽子去作。\"

香菱沒有氣餒,又寫下第二首詩,林黛玉作了肯定\"自然是難為他了\",對其進步作了表揚。但還是認為需開啟思維,跳出固有的窠臼,不能有穿鑿附會之感,要有自已的風格。

正是在林黛玉\"誨人不倦\"的打磨下,香菱受住了薛寶釵的差評,得以凝思聚力,最終入夢習得絕好詩作: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綜上所述,可見:林黛玉的確將\"傳道授業解惑\"做到了精緻極致,稱她為最合格的好老師,當之無愧。

亦願\"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所有的老師在\"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最神聖的稱謂中不負此譽,砥礪前行,再創輝煌,\"桃李滿天下\"之際,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棟樑之才。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童睡前小故事原創

北省的元陽丹

80年代,我帶著姐姐當富婆

七點沖喜

美人老矣:樂千秋身份變成了毒醫

沐青雅

小師叔她又犯病啦?

桃小悸

雙星輝映:穿越重生的無限舞臺

文韻織夢者

漫步諸天的社恐

楓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