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了制度、經費、考核等一些問題後,教育問題則直接體現在了師資力量的不平衡和課程設定的合理性等幾個方面。

師資方面,這其實是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理解的問題,老師也是人,誰都希望生活在居住、生活、醫療、教育、娛樂等條件都十分優質和便捷的城市裡,誰也不願意長期生活在各種條件都十分艱苦的貧困地區。

這也造成了城鄉、地域,甚至是同一個城市之間,師資方面都有極大的差異,特別是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教師資源的配置差距更是懸殊,很多大城市即使是著名師範學府的學生畢業之後,都不一定能有做教師的資格,最不缺的也是名師名校。

很多條件艱苦的貧困地區,卻往往是一個教師能從一年級教到六年級,同時身兼語文、數學、歷史、體育等多個科目,幾十年如一日,而且還不一定有國家教師的正式編制,更不要說教學裝置、學校數量、承載生源能力等其他方面了。

為平衡這種教育資源的極大差異,一方面,國家連續出臺了系列政策,大力提高貧困地區教師在住房、工資、補助、職稱評比等方面的待遇,鼓勵和刺激年輕教師以及有理想有抱負的教師前往這些地區支教;並逐漸加大對這些貧困地區學校在教學裝置、教室環境等各方面的投入和支援,大力提高這些學校硬、軟體水平,還結合即將開展的產業調整、城鄉一體化建設中逐步將一些偏遠的自然村遷往人口較密集的地區等專案,開始取消或整合一些較為分散、條件艱苦的學校,合理集約這些人力、物力至條件較好,人口較密集的城鎮,打造各類設施和條件更為優秀的學校。

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煉心訣”的普及,中小學生在身體素質等各方面都有大幅度地提高,路程、環境等對學生的制約變得越來越小,也為這些地區集中教育提供了條件。

同時,還採用地區對地區,校園對校園“一對一”結對子的方式,每年進行互助交流,以促進提高一些貧困地區師生的水平。

此外,還透過新聞媒體等進行大力宣傳和報道,號召一些社會組織、團體、基金會甚至是個人的參與,為這些條件教艱苦的學校師生提供援助。

另一方面,隨著華夏新的通訊技術的應用,特別是百兆無線網路到戶的全覆蓋,只需在一邊教室的後面設定一塊高畫質的液晶顯示大屏和高畫質攝像頭,另一邊教室的前面配置一塊高畫質的液晶顯示大屏和高畫質攝像頭,便很容易地將兩個教室輕鬆地連結和統一起來,老師在這邊教室裡上課,同樣可以透過教室後面的高畫質大屏瞭解另一邊教室學生的一舉一動,宛如在一個大教室,給同一批學生上課,沒有任何差別。

而另一邊的學生也可透過教室前面的高畫質大屏,清晰地看清楚和聽明白對面老師的一言一行,並可以實現輕鬆互動,若擔心學生紀律,只需在配上一個老師室監督便可,同時也能讓兩個老師相互借鑑和學習。

而這種高畫質技術、訊號傳輸技術,對當前的華夏來說,不要說星空科技公司、星空實驗室了,便是很多普通的通訊或製造企業,都能輕鬆實現,而且造價也很低,可以說,基本從根本上極大地解決了師資的問題。

同時,國家教育部、星空教育基金等多個部門和組織,在國家統一的科學規劃下,將在全國重點打造數百所精品大學,數千所中小學,並爭取在不同地區打造出各具特色和特長的學校,如在贛省,結合星空農業的存在和超級農作物的大面積種植,將重點從農業技術、農作物基因工程等方面打造,並從根本上杜絕不合格學校的出現,以此來逐漸縮小城鄉、地域之間教育水平的差異,也逐漸避免出現都往同一所學校蜂擁的現象,總之,國家將採取各種措施,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相對公平和良好的教育。

……

課程設定方面,首先是直接取消了基本貫穿華夏學生整個學生生涯,又對大部分人來說毫無用處的“英語”課程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外語課程,直接將其設定為一種課外的興趣課程和大學的選修課程,有需要用到,有特別興趣或極佳語言天賦的學生自然會根據需要去選修和學習。

“英語”可以說是華夏許多學生的噩夢,經常有一些本來很優秀的學生,卻在高考中將一生最重要的一次選擇毀在了“英語”上,也使很多學生把大分部的精力都消耗在了“英語”上,特別是一些鄉村的學生,由於教學水平不高,底子差,花費的精力更多,先不說成績提高是否明顯,關鍵是太多的人畢業以後,走上工作崗位卻發現“英語”的用處雖不能說完全等於零,卻也基本等於零。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星空翻譯軟體”這個逆天軟體的出現,此次改革中直接讓“英語”課程以及一些外語課程在華夏成為了歷史。

也讓很多依存這些外語教育、培訓的機構紛紛倒閉或者轉行,從事外語翻譯的個人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還有一門同樣貫穿華夏學生整個學生生涯的課程“政治”也進行了新的改革,雖沒有取消,但也不再列為高考考試的必考科目。

在華夏,從小培養孩子國家民族的榮譽感、認同感和對國家、民族、人民的熱愛,並不是必須要那些呆板,甚至算得上洗腦的“政治”教育,這些反而有時會起到一些“逆反”的效果。

可以說,在我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中,億萬優秀人民的智慧創造中,甚至包括近代無數華夏人民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崛起的不朽戰鬥中,甚至不需要絲毫的誇張,只需完全去還原歷史,就有太多的太多,會令每一個華夏人民自豪和驕傲,從心底裡去忠心的熱愛和守衛這個國家、民族和人民。

因此,此次課程的改革,中小學不在有傳統的“政治”課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以華夏曆史(包括近代史)、科技、人物傳記等為背景的,極為生動的科普教育和一些傳統的國學教育,而那些純粹的政治課程,則被列為大學教育中哲學類課程的一部分。

當然,其中仍有一部分在大學中被列為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必修課程,畢竟當今華夏比如基本國情,國家的重點路線、方針,社會矛盾,政治制度,分配製度、經濟制度等等,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還是有必要進行一定的瞭解和認知,只是課程的強度和難度被大幅度減小,很容易學生理解和記憶。

同時,還增加了一些國外社會、政治制度的介紹和對比,公開透明的相互對比,分析優劣性和先進性,不但讓學生真正瞭解明白了各有優劣,有了自已的認識,不再人云亦云,毫無所知的受人蠱惑,同時也彰顯了華夏對道路、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前所未有的堅定和自信。

此外,在幼兒園的啟蒙教育中,不再只注重“a、o、e”或“1+1”的教育,更強化了孩子安全、自立等方面,對自然、生命的觀察和興趣方面,以及華夏傳統“忠孝仁義”等方面的教育。

如在幼兒園階段,每一個孩子都要了解和學會110、119等特殊電話的作用和撥打,都要學習如何處理和麵對陌生人和一些突發事件,都要參加一些採摘草莓、蘋果、葡萄等實踐活動等等,而《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聲律啟蒙》、唐詩宋詞等也都成為了孩子的啟蒙教材。

在小學課程中,語文的比重被加大,更增加了“毛筆書法”、“圍棋”、“水墨繪畫”、“聲律詩詞”等一些傳統的課程教育,身為華夏人連“橫平豎直”都寫不好,卻都熱衷去學習什麼“英語、日語”,簡直就是諷刺。

當然,隨之增加的還有“煉心訣”的修煉課程,這是一門包含華夏傳統文化更為龐大和複雜的課程,是真正將要伴隨華夏人一生的課程。

此外,每週還必須有一節家政課、實踐課、手工課、音樂課、美術課等等,這幾種課程絕對不再允許有任何家長代做的現象出現,家長可以給以一些參考意見,但必須由孩子親手獨立完成,哪怕是“疏通廁所”這樣的課程。

總體而言,小學的課程負擔不是很重,更多的是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培養學生“忠孝仁義”的品質,還有最重要的就是修煉“煉心訣”,打下基礎。

但是初中的課程,卻開始加重,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這些傳統的科目均被保留,但是難度和教學方式卻有所降低和變化。

比如,歷史課,不再僅僅是單純地去背誦和記憶“某年某月某日發生了什麼,這個事件具有什麼樣的歷史意義”等,而是去引導學生分析,如果在某年某月某日這件事情沒有發生,將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或影響,如果事情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等等。

同時“毛筆書法”、“圍棋”、“水墨繪畫”、“聲律詩詞”、“煉心訣修煉”等一些國學或傳統教育仍然並存,甚至比例還有所曾增加,可以說中學教育,更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在意志、精神、思想等方面的鍛鍊,特別是“煉心訣”的修煉更是進入重要時期。

大學的課程就不要說了,雖然“毛筆書法”、“圍棋”、“水墨繪畫”、“聲律詩詞”、“音樂”等課程成為了選修課程,但仍然要求每個學生至少選修兩門。

同時,隨著大學考核制度的嚴格,真正地實現“寬進嚴出”,各項課業的負擔也極具加重,還要兼顧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煉心訣”的修煉更進入了關鍵時期,因此,這六年裡,整天無所事事,蹲在宿舍和泡在網咖“擼啊擼”的現象基本沒有了。

自古,在華夏,讀書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傷仲永”似的天才事件也並不少見,因此,“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苦作舟”、“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也逐漸成為了華夏所有大學學生及其以後一生的座右銘。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之我的移動城堡

請叫我財神大人

我同境無敵,你叫我莽夫?

張北館

下雨天再見你

洋與子子

夢裡有副本的伊格尼斯

熊尼尼

他與他的同桌

越過晝夜摘星辰

重生你是我唯一的摯愛

會說話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