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漢宣帝:我抓住了未來

周元不知道,自己的黑歷史影片,即將在古代帶起一股新的舞蹈潮流。

周元說完後看沒人回覆,猶豫一下,還是沒有開彈幕。

他怕開了以後看到一群已經轉發。

那就太打擊人了。

現在,他還可以自欺欺人。

深呼吸一口氣後周元再次進行深呼吸,把煩躁的心情壓下去後,周元對著鏡頭儘量扯出一個溫和的笑容,謙遜的道:“各位,我們繼續聊聊末代皇帝吧。”

天幕下,歷朝歷代的大佬和百姓也都收起玩笑心,認真聽起來,希望能獲得更多的資訊。

畢竟,周元是一個講著講著容易跑題的人,而跑出的題,有時候是蘊含很多好用資訊的。

“其實很多末代皇帝是純倒黴。”

“就像崇禎,大明的難題不是一天兩天出來的,是一百多年下來造成的。”

這些制度最初是好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們必然會走向淘汰的路線。

至於天幕說的對不對?

抱歉,我們並不太在意,我們只在乎它能不能對我們提供幫助。

在以往的朝代中,都是由後代皇帝來主動進行改革的。

【大明積重難返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像我之前看到過一個有趣回答,大家可以看一下哈。”

周元關閉掉某呼,繼續道:“所以從明朝這個來說,末代皇帝,多少都是背鍋。”

為何大明很少看到呢?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朱棣登基的正統性。

所以,大明積重難返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祖宗之法,太難改了。】

朱元璋可能是出身太低,成就太大的問題,以至於他整個人在晚年都是驕狂的,給大明訂下了各種規範性質的制度。

朱棣都沒動,你算老幾啊。

一些不好改變的東西,都可以藉著這個理由改變。

但是明朝有一個關鍵的點在於朱棣的靖難之役。

這樣一來,後世人再動朱元璋的制度,就有了給別人攻擊的理由。

天幕下的人們瘋狂記錄下這條。

而其他時代的大佬們也在記錄。

說著,周元登入某呼,找到一個收藏。

朱棣後來為了自己的正統性,加強了朱元璋的身份地位,強化了他的制度。

這樣一來,朱元璋時期遺留下來的很多玩意,比如勳貴們,朱家的王爺們,都成了大明的累贅,國家的蛀蟲。

天幕的這段話,可以成為他們變法的一個理由。

尤其是明朝的皇帝們。

【歷朝歷代幾乎都可以看到後人更改制度。

“再舉例就是溥儀,他三歲登基,沒多久就被關進紫禁城,成為被束之高閣的皇帝。”

“他成為末代皇帝,就是純粹的歷史使然,需要一個末代皇帝來給封建王朝畫上一個句號。”

“所以說,末代皇帝們,是真的慘。”

“他們要是想逆天,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強如漢朝,在西漢滅亡後,東漢也不是由末代皇帝建立,而是由劉秀再一次打下整個中原建立的。”

周元說完後端起水杯,他需要潤潤嗓子。

而天幕下那些末代皇帝們則露出絕望神色。

直接否定啊。

他們的逆天機會沒有了啊。

同時,這個結局也讓一些人開始做出改變。

以李柷為首的一些人則想著幹一件大事,和自己有仇的人來一個極限一換一,反正是不能幹坐著等死。

劉協為首,被折騰夠嗆,已經徹底沒有心氣的皇帝則覺得安靜待著挺好。

這時候大家每個人都心情複雜,沒有想法在聊天頻道聊天,以至於系統覺得自己這個新增加的功能有點多餘。

百姓到是想發,但是發不上去。

系統為了不讓聊天螢幕崩潰,果斷把普通人刪除發言人序列。

周元繼續道:“聊完末代皇帝,我們順帶聊聊歷史上那些有趣的制度吧。”

周元此話一出,各個時空的人都眼冒精光,抄作業的時間來了。

“還是以大明舉例。”

“其實我個人覺得,大明的內閣制度是真的強。”

“尤其是遇見牛逼的閣老們時。”

“甚至於,我一度懷疑,大明之所以能活那麼久,完全是因為朱棣弄出的內閣。”

“否則的話,就大明那群搞副業的皇帝,誰能認真治理國家?”

“而且,沒有內閣的話,皇帝得被沒完沒了的奏摺堆積而死。”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叫朱元璋,能精力充沛的每天都處理奏摺。”

明朝的皇帝們表示自己非常認可最後一句話。

沒錯,不是每個人都叫朱元璋,能堅持不懈的處理各種奏摺。

不過,清朝的雍正則皺起眉頭。

他是非常認可朱元璋的行為的。

天下大事,唯有親自過目才能精準的瞭解一切。

說著說著,周元意識到自己說跑偏了,但他又不想講嚴肅的歷史。

所以……

周元果斷上度娘,把明朝內閣的資料貼出去,然後繼續道:“網上的內閣資料大家就自己看吧,我繼續說我對內閣的認知。”

“我覺得內閣最初很可能是朱棣弄出來減輕工作負擔的。”

“但是隨著皇帝年齡變小,內閣接過了輔政大臣的權利,同時也開始逐步行駛皇帝的權利。”

“我個人覺得,內閣在朱祁鎮前半生階段,權利已經膨脹到超越曾經的丞相。”

“甚至於,朱祁鎮前期,我覺得都可以算是一部分虛君時代。”

“但不得不說,那個時候的內閣靠著借用張太皇太后的權利,以及自身的權利,確實把大明搞的不錯。”

“但可惜的是,後來的明朝皇帝都比較有兩把刷子,開始和內閣爭權奪利起來。”

“同時,內閣內部也開始政鬥,大明那以地區為主的黨派之爭也崛起,內閣的水平開始直線下降。”

周元停頓一下,猶豫一下後,繼續道:“我個人認為啊,明朝的內閣,如果一直保持是能人在上面,是有可能進化為君主立憲制,完成虛君,達成國家領袖不停替換,保證在位者足夠英明這一現實的。”

“但可惜的是,我們中原大地的皇帝太強,更喜歡獨權,以至於雙方不停爭鬥,讓大明陷入無邊政鬥之中。”

周元覺得自己說的挺亂的,所以對著鏡頭笑道:“我也不是專業研究歷史的,大家聽聽就得了,不用往心裡去。”

西漢,宣帝時期。

正在發愁如何發展內閣,以制度輔助自己兒子的宣帝笑著道:“我聽懂你的意思了。”

“在你看來,國家之所以會衰落,是因為國家領袖的水平在不停的降低,他們不能很好的治理國家。”

“而內閣首輔輪換,保證了領袖的水平。”

“如果沒有皇帝搗亂,首輔輪換,大家競爭上崗,保證了國家領袖的能力。”

同時漢宣帝還想到了一件事,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輕聲道:“君主立憲,虛君政策。”

“這個也很有趣嗎?”

他覺得自己可以讓自己兒子當虛君,然後用內閣首輔這個國家領袖來當靶子,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從而讓大家放棄對皇帝的追責。

同時,漢宣帝也開始思考,如果皇帝變成“虛君”,那還會有人在意皇位嗎?

這是不是變相的延長了國家壽命。

他們大漢,是不是能活的更長。

漢宣帝越想越停不下來。

他覺得自己抓住了未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月流煙渚

by不語

萬人迷美神總是修羅場中心

拖稿一萬年

開局成海軍,我墨鏡一戴誰也不愛

阿熙吃胖了

送你一束白山茶

溫昀晗

全球靈異:十人求生小隊

聞情泣血

異氣世界

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