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放的路上,大家都沒啥好說的,每天走五十里,就讓流放的人生不如死,平時在府裡,遠點距離都還是小轎子抬著,很多女人的鞋子是軟底的,長時間走路,還吃不飽,累的一到休息時也沒了往日的金貴,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十五歲以上的男孩戴枷鎖,男人們帶著幾十斤的腳鐐木枷。

沐沐在流放中,走在婆家的後面,挨著孃家人,揹著孃親安排人送的包袱,回想著前幾天待嫁在閨房中,剝著煮熟的雞蛋,放在鹽水中泡,想象著在流放的路上吃,沒啥味道,頂餓。沐沐想著如何面對便宜丈夫?前世的事還沒發生,今生要如何在西北度過今後的日子?

大家族宗主宗婦,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想著如何活的好些,如何讓更多的子孫活下來,走到流放之地!路途中,首先犧牲的女人,女人中首選的是妾室庶女。

沐沐在成親的第一天就抄家流放了,對於婆家人不熟悉,即使有紙片世界的一些記憶,炮灰路人甲也僅僅是幾筆帶過。便宜丈夫到書結束也沒有再娶,是對妻子的愧疚?還是無法原諒母親對妻子的做法?不再娶,書結束都是自已一個人。沐沐沒有對爹孃說書的時間,沒說沐沐被送衙役,很快結束了生命。沐沐在穿上囚服的時候,就扮醜了自已,低頭走路,不言不語,有人問話,反應慢,遲遲不作答,膽小怯懦表現得淋漓盡致!新婚刺激後的反應。

沐沐提前對家人的告知,錢,物資,人的安排都是有的,別人不知道誰的包袱有啥,便於拿些食物,補充食物的不足,吃不飽的肚子,幾天的時間就不挑剔了。孃親打著掩護,儘量讓家人吃飽,儘量添置衣物,避免受涼。開始腳脖子用布纏繞,儘量減少鐐銬對肌膚的摩擦。夜晚偷偷擦藥,偷偷吃饅頭雞蛋。

遠離了京城,遠離了事非政治中心,衙役們也在收了銀子,取下枷鎖,在進府衙時在戴上,集市也允許人們添些物資,購置衣服糧食鐵鍋等,彌補衙役發的食物不足,路邊林地挖些野菜,集市鄉村購買雞蛋,雞。

隨著時間,流放之路也走的也適應了些,腳底的鞋,有條件的換成了千層底,天涼了,也在集鎮購置了棉衣。

到了流放之地,大家族一路坎坷,人心也遠近分離,身體弱的,也就留在了流放之路。分家成了小團隊最為和諧的!大家族還是大家,平時過日子就小家,也省的沒錢,事多,偷懶,怨聲載道。

沐沐想了一路,也沒想脫俗,換一個會如何?在流放之地,又能如何?就先這樣過吧!書中的世界,也沒和他過過!曾經的,不曾發生,就給沐沐與便宜丈夫一個機會,一個給彼此相敬如賓的日子。

沐沐曾憧憬著愛情,想著美好的未來,別說古代書中的世界,就是現代,最易變的就是愛情!不易變得是責任。

沐沐有商有量的說著房子的牆要厚一些 ,院子的圍牆要高些,屋裡要有地窖,院子裡要有水井,積水窖,要挖菜窖。沐沐和丈夫一起下地,打柴,挖野菜,都沒有幹過農活,一點一點學起,一點一點培養著感情。三個月后土坯房蓋好,沐沐和丈夫圓房,三個月後,沐沐有了身孕,沐沐話不多,生活有商有量,丈夫也話不多,彼此商量溝通沒有問題,再這樣和諧的日子中盼來了長子。

三年過去了,已經有倆兒子了,地裡的活基本上是丈夫的,偶爾忙的時候,家族說的上來的彼此幫忙。沐沐撐起家的事物,這也不輕省!孩子小,需要照顧,洗衣做飯不耽誤。五年過去了,小兒子也會爬了。沐沐空間有銀子有物資,可沒有拿出,偶爾吃點好的,不顯山不露水,這是沐沐的依靠,誰知道以後還有啥樣的變化?誰知道有銀子之後丈夫會不會納妾?沐沐的錢,那是沐沐與孩子的保障。

沐沐大兒子三歲時,丈夫給啟蒙,五歲時,沐沐拿出些銀子,給兒子去讀私塾。十年了,家裡的土地漸漸添置五十畝,買了三房僕人,農忙都去地裡,一家人負責養雞,一家負責養豬。十年間種地的糧食,除了賦稅,沒有賣,啥時候吃飽肚子是大事。

在集鎮,開了一家雜貨鋪,布匹,油布,蓑衣,瓜子花生糖果。年豬肥了,宰了就臘肉臘腸,滷肉,趁著冬日殺年豬的時候,就多做,慢慢在雜貨鋪賣。

三個兒子也不一直讀書,下地幹活也是必須的,雜貨鋪的生意也讓兒子們去實踐,生活,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在小時候,多體驗生活的煙火氣,多思索生活中幹活的體驗,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只有在實踐中體驗生活的樂趣。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碎海

MJ江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