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朱良均又花了一百萬兩白銀從系統裡召喚出來了兩名專門負責培養官員的教師。

二人現在在禮部負責修書。

這一次,朱良均決定藉著王慶祥案的餘波直接對六部權力進行拆分,裁撤不必要的部門。

經過十天的思考和制定,在朝會上朱良均宣佈了自已的政治改革。

“朕決定,廢除六部,原戶部改設為財政部、農業部、民政部。

兵部改設為國防部、步軍部、海軍部。

吏部改設為國教部、組織部、監委部。

禮部改設為外交部、教育部、國賓部、新聞部。

工部改設為建設部、水利部、資訊部、林業部、交通部。

刑部改設為司法部、大理寺、民安部、都察院。

另外廢除尚書、侍郎等官職名稱,保留內閣制度。”

朱良均目光犀利的看著臺下的大臣們,想從這些人的表情裡看出他們心中所想。

經過王慶祥一案的官員們顯然已經深知老朱家的傳統美德了。

他們也明白想在大明朝為官那就要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給大明朝好好的效力,不然隨時給你來一套九族消消樂。

“陛下英明神武,臣等皆無異議。”官員們急忙拱手稱讚朱良均的制度改革。

朱良均見無人反對便對這些改革開始了詳細講述。

“財政部負責統計全國的稅收、國庫等事宜。

民政部負責統計審查全國人口總數,負責全國民生事項。

農業部負責統計全國土地數量,耕地、糧食產量、國家糧倉等等……………”

朱良均把各部門的主要的負責事項說完之後便開始了任免。

“原戶部尚書李中良擔任財政部部長並且兼任民政部部長。

戶部右侍郎王凱擔任農業部部長。

崔夫擔任國防部部長,兵部右侍郎孫耀擔任步軍部部長,肖光擔任海軍部部長。

吏部尚書孫忠才擔任組織部部長兼任監委部部長。

原禮部修書院的曹斌擔任國教部部長(系統召喚的培養官員的人才。)

原禮部尚書李威擔任外交部部長兼任國賓部部長。

陳望擔任教育部部長(系統召喚的培養官員的人才。)

蔡天明擔任新聞部部長。

原刑部左侍郎劉光天擔任司法部部長兼任大理寺卿。

原刑部侍郎曲江擔任民安部部長。

原工部侍郎詹青雲擔任建設部與交通部部長,鄧良平擔任資訊部與水利部部長。

原工部侍郎趙慶擔任林業部部長。

張劇依然擔任內閣首輔,李中良、劉光天、崔夫、孫忠才、陳望、詹青雲、曹斌、陳望、肖光為內閣大臣。”

官員的任免名單唸完之後,朱良均緩緩起身揹著手對著眾人充滿了期望。

“諸位,還希望以後我們君臣一心共同為大明的繁榮與昌盛做出政績,也給我們的後世子孫留下福庇。”

“臣等誓死效忠大明,誓死效忠陛下。”大堂上五十八名官員齊刷刷跪地向朱良均宣誓表忠心。

在朝會結束後,新聞部部長蔡天明在朱良均的授意下立刻在大明日報登報大明的制度改革。

隨著大明日報在大明境內發售,大明的百姓們看著報紙上的頭條新聞後多了很多茶餘飯後的談資。

一個個大老爺們酒過三巡後就開始了他們的位卑未敢忘憂國………

同一時刻,外交部以及國防部聯合召開了記者釋出會。

新任的發言人陳浩走上了發言臺前眼神中充滿了對大明的自信,一副唯我大明獨尊的氣場讓一眾洋人記者暗暗稱奇。

“今日,我謹代表國防部以及外交部發言。

目前大明已經和朝鮮王國達成了友好共識,兩國以後將會達成親密無間的合作。

建設部將會前往朝鮮王國幫助朝鮮建設國家基礎設施,讓朝鮮國的百姓過上繁榮的生活。”

這時一名法國記者舉起了他的手,陳浩揮手示意提問。

“你好,陳先生,我是法新社的記者,我叫埃爾。

我想問一下,外面傳聞大明和朝鮮簽訂了藩屬國條約,讓朝鮮成為了大明的附屬國,這是真的嗎?

另外大明是不是想把朝鮮吞併成自已的領土,殘害朝鮮百姓呢?”

陳浩推了一下眼鏡,冷笑著回答道:“這位記者的提問很有趣,首先我要告知各位,朝鮮國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明的附屬國,李氏朝鮮也一直視我大明皇帝為君為父。

大明對於朝鮮的幫助就像父親幫助自已的兒子一樣。

中華有句老話叫虎毒尚不食子,我大明豈能殘害自已的兒子呢,下一個。”

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國記者起身提問道:“我想請問一下,貴國對於緬甸的問題是否有介入?彭家先已經統一了緬甸結束了英國在緬甸的統治,這件事是否是大明在暗中操作?”

陳浩聽了之後一腦門子的黑線,心裡納悶的嘀咕。

這群洋鬼子發了什麼神經,怎麼問的問題一個比一個犀利………

“首先,我在這裡向諸位宣告,緬甸在大明朝的時候就是大明最重要的藩屬國,緬甸人民向來視大明天子為父。

對於緬甸的入侵與反抗侵略的戰爭,我大明天子深表遺憾,出於人道主義以及先前的舊情上,我大明對緬甸一直實施的是人道主義救援,並沒有進行武裝干涉或者暗中支援。”

“請問陳先生,對於明英戰爭的事情,大明天子是如何看待的?”

“陛下對英國的入侵深感憤怒,但是陛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皇帝,他還是很希望同英國達成和平談判,同樣和俄國達成和平談判,我們希望世界各國能夠合作共贏,共同開發管理世界,為世界帶來和諧穩定。”

“好!說的太好了!”一名普魯士記者海詩曼拍手連連叫好。

他作為普魯士的狂熱愛國分子,深知普魯士的困境,現在的德意志地區十分分散,沒有形成統一。

而普魯士一定會德意志地區形成一個強大的帝國,而世仇法國一定也不會放手任由普魯士變強變大的。

眼下陳浩的這一番發言彷彿給了海詩曼希望,一個看見德意志統一的希望。

大明喜歡和平合作共贏,而普魯士又急需和他國合作達成共識,那麼大明就是最好的一個國家。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