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隨軍典吏官尚遲像往常一樣來到少年主帥的身邊。

他假設自已像隱形人一樣,像往常一樣站在主帥的身後,記錄著主帥的日常。

因為,朝中的那些大臣們,民間的平民百姓們,對一國之帝王的日常起居以及行軍打仗都充滿著極大的好奇。

可以說,少年亦可在遠征途中所經歷的事情,透過典史官手中的毛筆來記錄。

他會將原本發生的事情潤色之後再傳回周剎國,極大的滿足了這些人的求知慾。

不僅是滿足了大家的求知慾,更是對王權統治的鞏固。

作為新帝的周剎亦可並不排斥典史官的做法,甚至說以資鼓勵。

但少年亦可也並沒有為了典史官手中出現更好的自已,而去特意的與他搞好關係。

正因如此,遠征軍中出現了典史官的身影,他們行動自由,在軍營裡基本不受約束,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在這樣一段緊張又充滿危險和刺激的遠征之戰中,日子久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非常微妙,相互之間顯得親近許多。

就像是周剎國,此時的議事大殿裡,超神們眉眼含笑,看起來心情相當不錯。

當典史官的書信傳回了朝中,在經過典部各位官員,將遠征軍中所發生的事情精簡整理之後,傳給各官員閱讀。

往往此時的早朝,大家都極為安靜的閱讀著手中的文書。

那些戰爭中驚險的環節,士兵們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蹟,再由朝中各種渠道傳送給民間。

每一次時事訊息的更新,都能夠在周剎國民間引起極大的轟動。

畢竟每一個平民百姓都希望生活在和平的國度,而保持和平對他們來說,只能寄希望於他們的皇帝。

擁護與支援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大,周剎國中了形成了史無前例的團結。

就算是有些人不能夠完全融進這種團結的氛圍當中,但是在大形勢下,他也不敢發出不同的聲音。

對那些不贊同者,少年皇帝遠征的這件事,不僅勞民傷財,更讓他們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他們一如既往的認為,少年亦可就是一個破壞和平和充滿嗜血氣息、極為好戰的人。

在他們傳給周剎國二皇子周剎嘉人的密信中寫著,需要儘快解決現在這種奇怪的現象。

如果說二皇子周剎嘉人能夠吸取教訓的話,就絕不會再聽信這些人的蠱惑,否則,終將迎來自已的毀滅!

周剎嘉人有著自已的一套邏輯,他從來不覺得自已有什麼過錯。

他認為生不逢時,或者說自已更適合那個位置。

這莫名強大的自信帶給他的竟是永不言棄的執著。

“我認為這件事情會解決的,再給我一點時間。”他寫給那些人的信中,出現了這樣的句子。

“憑著你們對我的瞭解,應該知道我很快就會回來。但是在回來之前,我需要得到足夠的力量,現在我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重新開始我們的事情。我將重整旗鼓,帶著你們作為一條正確的道路。再過幾個月或者說在稍微久一點的時間完成,我現在要做的事情。你們一定要維護好我們本身固有的力量並且不斷拉攏新人,不計較得失。還記得我留給你們足夠多的財富。”

他對自已的未來充滿了盲目的信心。

就像是他在信中寫道,他提出:

“連年征戰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正確的事。如果一個帝王只會打仗那麼,它將會帶給統治下的子民不安的心裡障礙。征戰有勝有敗。常勝將軍誰也不敢說,還有呢,征戰所需要大量的糧草,這些都從哪裡來?我認為那個傢伙已經在金錢上捉襟見肘,蹦噠不了多久了!”

但是,事情並沒有像他想的一樣。

少年統帥不僅獲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而且在戰爭中,用到了以戰養戰的策略。

這樣在戰爭中急行的部隊,就獲得了源源不息的糧草和裝備,包括肥碩的戰馬。

那段時間,遠征軍中從未出現過不同的聲音,或者說沒有敢發出奇怪的聲音。

二皇子周剎嘉人的迎接希望,恐怕要失望了。

就連那些不死心的前元老們,安插在遠征軍中的無數黃帶子,也被教化和同化了大部分人。

雖然,有些頑固的黃袋子對階級固化的認知,讓他不肯接受改變,但是這樣的人基本上都被殺了。

周剎亦可不算是一個仁慈的君主,特別是在對待不同的人,對立面的人,以及和對他的國家產生威脅的人。

他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不會妥協於任何一個強大的勢力,或者說無可奈何的接受一些思想。

他說道:“親愛的弟弟做的這些動作,是為了以後他的想法做打算。算不上對錯,只能說過於愚蠢。他應該來到前線睜開眼睛親自看一看!勇猛計程車兵,肥碩的牛羊,堆積如山的財富,這些只要稍微分給那些平民們一點點,他們就可以親自推翻自已的國主。普通人的生活他永遠理解不了。”

可以這麼說,他完全掌握了平民百姓生存以及信仰的密碼。

在他的想法裡,有時候是站在一個平民的角度上,有時候是站在一個統治者的角度上。

少年亦可分裂而對立的兩個自已,時常在腦海裡進行爭吵,誰也沒有吵贏誰得到勝利。

正是他肯於將自已的身段放在一個平民的角度上,而不是一味的站在一個統治者的立場上說。

以他可以輕鬆抓住平民們想要得到的利益方向,十分容易的向前推進和引導。

而以往的那些頑固的統治者的團體們,如不進行思想上的改變,是很難能夠和他站在同一個平面上進行鬥爭的。

因為現在的少年亦可,它不再是用一個國家的統治者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而是用一個非常高的視角,去思考七國之間真正存在的問題。

每個國家的平民百姓,權貴之間,存在著極大的矛盾。

這個矛盾有時候是沒有聲音和非常隱蔽的,因為平民是作為弱勢群體的存在,時常不敢發出聲音。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斗羅大陸二,月光之承

一米五八真君

穿越之成了團寵

為君傾心

不見思南

禮松

快穿之崩壞霸總文

一隻鯰魚

模特公司十二釵

五味歡

穿書七零:炮灰知青有空間

巷尾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