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好,真是大快人心啊,吳三桂乾的不錯!!!”

朱由檢顯得很是興奮,繼續說道:“蔣卿,向山海關吳三桂和張通所部,下旨嘉獎,另外,內閣明發一道上諭傳達至大明各地,讓大明百姓也提提神兒,振奮振奮。”。

"臣遵旨,山海關大捷,是我大明第一次面對建奴取得的重大勝利,是陛下用人得當,運籌帷幄的最好體現,理應天下共慶。"蔣德璟諂媚道。

不得不說蔣德璟這老臣,不僅辦事得力,這馬屁拍的也不錯,讓朱由檢很是受用,不由得有點飄飄然了。

"咳咳..."朱由檢尷尬一笑,調整好心態,繼續說道。

"傳旨黃得功,讓他打起十二分精神。建奴很可能再次攻打喜峰口。"

頓了頓,朱由檢繼續分析道:"如果吳三桂守住山海關,建奴就很有可能從喜峰口牆子嶺一線入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喜峰口甚至比山海關更重要,萬不可有失。"

朱由檢心裡清楚,大明目前兵力嚴重短缺,且戰鬥素養低於建奴,嚴重依賴虎賁營的兵器優勢,只能利用地形優勢被動防守,目前山海關就是地形和兵器雙重優勢的最好體現。。

不到萬不得已,大明絕不會與建奴進行野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等新軍訓練完成後,相信情況會有所改觀。

"陛下,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範景文這時神色擔憂的忽然說道。

在這種時候,他不想擾了皇帝的興致,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山海關初戰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大捷。

可從實際角度出發,還遠遠沒有達到沾沾自喜的程度。

範景文作為人臣,不得不提醒皇上。

"範卿但說無妨,朕恕你無罪。"在興頭上的朱由檢,絲毫沒有察覺到範景文的異常。

調整好心態,範景文慢慢說道:"陛下,各位大人,不知你們有沒有察覺到這份捷報的異常?"

"異常?範卿指的是???"朱由檢和三位閣老一臉狐疑。

這捷報難道說是假的???誰這麼大膽子???不會啊,這是透過正規渠道上報的,沒有不對啊。

"陛下,臣的意思是說,這份捷報沒有說明己方傷亡情況。"範景文微微欠身,將擔憂講了出來。

對啊!!!

朱由檢和三位閣老這時才反應過來,以往報捷,需將戰鬥經過,敵方傷亡和己方傷亡情況寫明。

這一次只有敵方傷亡,而沒有己方的。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己方傷亡不會小,報捷主官刻意隱瞞,或者說不得不隱瞞。

想到這裡,包括朱由檢在內的四人,眉頭緊蹙,如果是這樣,問題就嚴重了。

"範卿,你估計關寧鐵騎傷亡如何?"朱由檢壓下心頭的興奮,連忙問道。

範景文略微思索,拱手答道:"回皇上,按照以往關寧鐵騎和建奴對戰表現來看,臣以為山海關之戰雙方傷亡在1:3到1:2之間。"

朱由檢長吁一口氣,如果是這個戰損,還是可以接受的,雖然有些差強人意。

"也就是說,我軍傷亡不低於一萬人。"朱由檢就範景文的分析得出結論。

"臣認為是這樣是這樣,陛下可以下旨核實。"範景文肯定的回覆道。

雖然與實際情況有一點出入,但也相差不大。

不過朱由檢想了想,認為大明損失不起,建奴更承受不起,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大明現在雖然內憂外患,卻勝在地大物博,人口多,只要頂住這一波,後續很容易恢復過來。

而建奴就不一樣,建奴總人口才多少?每一個人恨不得當三瓣使用,損失的人口至少要十幾年才能得到喘息。

在這一點上,大明還是掌握明顯的優勢,問題是如何將優勢轉換成實際力量。

"內閣擬旨,命令三司六部,全力保障山海關和喜峰口的糧食和守城物資供應。"

"朕不管有多大困難,必須要完成,這是旨意。告訴下邊人,朕的虎師正在前線殺敵,誰要是敢在這時候貪汙腐敗,別怪朕的鋼刀不認人。"朱由檢惡狠狠說道。

目前朱由檢兵力拮据,還沒有辦法給山海關和喜峰口增派援軍,只能採取這種辦法增強部隊戰鬥力。

這種被動的感覺讓朱由檢很不爽,沒辦法,在堅持堅持。

四人打個寒顫,站起身齊聲答道:"臣等遵旨。"

同時四人默默想到,這時候觸犯龍鱗的人,不是傻子,就是老壽星上吊,找死。

朱由檢看著四人,繼續問道:"範卿,新軍怎麼樣了?"

範景文聽到詢問,出班回答:"回陛下,按照陛下的旨意,新軍每天三頓,頓頓白麵饅頭加肉湯,晚上一頓大米飯,現在新軍人人精神飽滿,臣以為可以進行下一步訓練了。"

"嗯,很好,下一步,朕會委派虎賁營對新軍進行訓練,訓練期間,伙食標準不變,保證士卒的體能,甚至可以增加一個蔬菜。以後軍隊都按這個標準執行。"朱由檢滿意的說道。

對於新軍的伙食,其實幾人還是有些意見的,特別是戶部,這種伙食開銷太大,給財政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可皇帝堅持,幾人也沒有辦法。

"陛下,新軍訓練還是按照三個月標準?"倪元璐問道。

"不,新軍訓練壓縮到一個半月,朕會拿出新的訓練方案,其他的交給戰場,一支強軍只有經歷戰場的洗禮,才能稱為真正的強軍,訓練場上是做不到的。"朱由檢擺擺手說道。

"另外,這場戰爭結束後,朝堂發展方向轉移到教育和經濟發展上。朕上次所說的教育和軍事改革,你們討論怎麼樣了?"

這兩項改革,朱由檢思來想去,決定不管多難,也要推行下去,不只是推行,還要堅定不移的執行。

這兩項改革可以說,關係到大明未來發展方向和軍隊戰鬥力,必須重視。

蔣德璟出班答道:"回陛下,臣等認為教育改革需要一步步執行,腳步可以稍緩一些,臣等已經從國子監挑選了一百名學子,作為第一批改革學員,隨時恭候陛下聖訓。"

"軍事改革,臣等也進行了討論,一致認為很有必要,不過需等戰爭結束後,方可施行。"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黛如煙

貓星月

民國殺敵就爆兵

王權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