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不列顛選擇支援反哈布斯堡同盟的原因很簡單:無非是使德意志不能中央集權化,並藉機削弱哈布斯堡王室在中歐的勢力。

不過,大不列顛人對歐洲實施的政策,還有一招叫“離岸平衡”,通俗點形容就是:特別喜歡拉著老二打老大,很是沒有原則,改變立場的速度實在是要多快有多快。

而其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不讓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取得霸主地位,以維持自己在歐洲的地位。

僅憑這一點,再加上大明的施壓,鄭明明相信,這查理一世拒絕不了自己。

果然,查理一世在經過短暫的思考後,便同意了鄭明明的條件。

“公使大人,大不列顛當然是大明的朋友,為了大不列顛與大明帝國的友誼,本國王決定代表大不列顛,向反哈布斯堡同盟國宣戰。”

“尊敬的國王陛下,您的選擇是明智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您會對您今日的選擇,感到慶幸。臣使告退~~~”鄭明明見查理一世已然答應了條件,便沒有過多的停留,直接退了出去。

待鄭明明走後,魯珀特親王猶豫道:"國王陛下,難道真的要向法蘭西等國宣戰?"

"我的朋友,難道你覺得我們還有第二條路可走嗎?沒有明國的支援,議會黨對我們是步步緊逼啊。"查理一世看了魯珀特一眼,繼續道:"況且,明國的軍力你也看到了,利用他們打壓打壓法蘭西也好。只要我們抱住明國這條大船,相信以後的好處還有很多。”

“是的,我的國王陛下。”

......

大不列顛突然向反哈布斯堡同盟國宣戰的訊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歐洲上空炸響,歐洲各國一片譁然。一向支援反哈布斯堡同盟的大不列顛,居然在關鍵時刻反水,這無疑是在背後給了反哈布斯堡同盟國一刀。

不過,在大不列顛向反哈布斯堡同盟國宣戰後不久,大不列顛議會黨釋出公告。在這份公告中,議會黨強烈譴責查理一世的行為,宣告查理一世為賣國賊,他代表不了大不列顛,並再次驅逐國王查理一世。

議會黨同時宣佈,代表大不列顛轉而支援反哈布斯堡同盟國,並向哈布斯堡集團宣戰。

一時間,整個大不列顛一分為二,可以說是亂成了一鍋粥。

......

崇禎十九年十二月十三,大明帝國在經過數日的準備後,5000大軍正式向法蘭西的雷恩方向進發。

十五日,明軍抵達朗迪維肖。面對大明的威脅,法蘭西調集 20000 火槍手、10000 騎兵部署於莫爾萊、克里斯特、普盧內烏爾一線,並緩慢向朗迪維肖移動,企圖將明軍在盧瓦爾河畔聚而殲之。

與此同時,神聖羅馬帝國調集的 10000 大軍,如黑雲一般壓向士瓦本和巴伐利亞,開始了反攻的號角;西班牙王國更是調集了 15000 大軍,如洶湧的海浪一般,從波城湧入法蘭西。

而瑞典、沙俄、丹麥、挪威、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等國,各自開始緊急徵召士兵,預備組建二十五萬的聯合大軍,分別從東線及北線進入神聖羅馬帝國,以求支援法蘭西。

十六日,大明帝國向大不列顛增兵3000,並抽調兩艘鐵甲艦開始北上,向丹麥及瑞典本土進發,為神聖羅馬帝國減輕壓力。

......

崇禎十九年十二月十八,紫禁城內的朱由檢,在得知歐洲十餘個國家向大明宣戰後,可以說興奮的一夜未眠。

在他看來,這不就是提前到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麼?歐洲的混亂,實在太符合大明的利益了,簡直就是為朱由檢量身打造的絕好平臺。

目前,大明在歐洲,共駐紮了一艘戰巡艦、三艘鐵甲艦和數十艘木製戰船,海軍方面倒沒有什麼問題。但陸軍兵力就有些捉襟見肘了,加上張通的兵力,總計才一萬人。

這點兵力對整個歐洲來說,實在有些太過稀少了。

"陛下,臣以為,此戰朝廷要麼就不打,畢竟大明與歐洲相距甚遠,各國的宣戰更多是態度問題,奈何不了我大明,一個小小的法蘭西,還用不著朝廷興師動眾的;要麼就以雷霆之勢,增兵十萬迅速擊垮他們。"西暖閣內,眾臣正商議著增兵問題,張煌言作為兵部尚書率先說道。

畢竟這十餘個國家向大明宣戰,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啊。

"嗯,朕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朕打算調五萬野戰軍前往歐洲。另外,十萬日本僕從軍也在路上了,讓他們替大明去打前站。總計十五萬大軍,諸卿以為如何?"朱由檢點頭道。

“回陛下,這倭奴僕從軍倒好說,只是大明現在除了剛剛招募的二十萬新組建的部隊,再沒有多餘的兵力了。”蔣德璟道。

“無妨,楊奇的第一集團軍在巴達維亞,就調楊奇過去,順便統領整個歐洲戰事。後續等四個新建集團軍有戰鬥力後,全部調往歐洲。”朱由檢揮手道。

調第一集團軍去歐洲,朱由檢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第一集團軍作為最早成軍的部隊之一,歷經了無數大戰的洗禮,是朱由檢最信賴的精銳之師。同時,第一集團軍距離歐洲也最近,亦是最適合前往歐洲的部隊。

至於日本僕從軍,朱由檢早在月前就已然下了旨意,這會兒已然抵達了巴達維亞。只不過調日本僕從軍去巴達維亞,並不是為了增兵歐洲,純屬巧合罷了。

"諸位卿家,此戰,是我大明開啟世界霸主的第一戰,對此,朕只提一個要求。"朱由檢環視一週,見諸朝臣皆興奮的看著自己,笑了笑,繼續道:"務必把歐洲各國攪個天翻地覆,讓他們無暇他顧,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明白嗎?"

"臣等領旨。"

崇禎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經過十日的準備後,大明帝國正式宣佈增兵十五萬,搭乘戰船商船,共千艘,馳援神聖羅馬帝國。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日天災:我靠零元購稱霸末世

花殘月

盛世歸途:血染萬里不曾歸

嬴煜書

豔京華

採姜

徵兮,芷息

思徵

穿成太后拿穩強國劇本

微微安若素

伏生盡

四九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