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歷十七年,八月三日。

這一天的山海關中,唐宋與唐周在房內待了整整一天。

沒有人知道這對父子都說了些什麼。

只是在兩人相繼出門後便立刻宣佈了兩件震動山海關的大事。

第一, 以後 由唐周繼承唐家軍統帥之職。

第二, 山海關正式向龍不祥大軍投降。

山海關中本就都是大宋子民。

在這樣的絕境下能重新迴歸大宋的懷抱,尋求一條生路。

因此關內眾人並沒有出現太多的反對意見。

反而是龍不祥,在他對山海關正束手無策之時,突然天生就掉下了一塊餡餅,完美的砸到了他的頭上。

簡直不要太驚喜。

之後以龍不祥、諸葛亮為首的三州軍馬與以唐周為首的山海關眾將便展開了一場為時長達七天的談判。

雙方就歸降後的一些細節待遇等進行了反覆的商討。

諸葛亮認為唐家軍能夠主動獻出山海關實在是天大的收穫。

只要不是涉及到一些主權和原則方面的問題,都可以接受對方的要求。

唐家倒並沒有提出太過苛刻的要求,唯獨一條讓雙方爭論不休,始終無法妥協。

那就是關於山海關的歸屬問題。

根據唐周的要求,他們可以歸降,但是唐家軍這一支人馬以及山海關以後仍由唐家來統率。

而龍不祥則需要按時提供糧草。

龍不祥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個提議。

因為實在是山海關的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

向北可擋大金百萬雄兵。

向南又可以把大宋兵馬攔在三州之內。

這麼重要的關隘必須牢牢的握在自已的嫡系手中才能放心。

尤其是唐家還曾有過前車之鑑。

他們曾叛宋歸金,可在完顏策戰敗後又復叛金國。

以至於完顏策和烈志寧這兩路人馬被關門打狗,徹底封鎖在了三州之內。

這讓龍不祥不得不擔心,如果有一天他在關外正與金兵激戰時,唐家突然又來這麼一手。

那誰受的了啊。

到時候所有出關的兵馬都會陷入一個極度被動的局面。

甚至匹馬不能返關。

因此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產生了激烈的衝突與爭吵。

龍不祥甚至放出了狠話。

“唐家若不肯徹底的交出山海關那你們的投降還有什麼意義?哦,還能幫我增加一筆沉重的軍需負擔是吧。”

“如果在這個問題上你們不能讓步的話,那大家就繼續打下去好了,反正我有的是時間和糧食,打個一年兩年,十年八年的我都耗得起。”

關於龍不祥說他手上有的是軍糧這一點唐周是毫不懷疑的。

因為在雙方談判進入最焦灼的時候。

由諸葛亮提議,決定邀請唐周等幾名重要將領前往涼州參觀一遍後再做決議。

不得不說,諸葛亮的這個提議是十分明智且正確的。

如今的三州之地在龍不祥的管轄之下實在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變化已經不僅僅是在富足、強盛這兩個層面了。

而是在於老百姓的精神面貌。

比起原先的貧瘠,如今人人臉上都帶著滿足的神態。

社會安定平穩,人人喜笑顏開。

富裕的生活為人們帶來了無數的歡樂和享受,人們心滿意足,世界彷彿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

這次涼州一行,給以唐周為首的山海關將領們帶來了巨大的心靈震撼。

一遍又一遍的沖刷著他們的心靈。

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就取得這樣重大的成果。

賈思勰功不可沒。

他改良的育種之法極大的提升了糧食產量。

三州一統後,他又不辭辛苦,走遍了三州每一寸土地進行實地考察。

無數的良田在他的指導下被開荒了出來。

三州內的糧食產量在這一年內得到了井噴式的爆炸增長。

這為三州的治理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著這樣穩重厚實的基礎,再加上諸葛亮和荀彧這兩個內政奇才。

三州如今能展現出這樣的面貌也就絲毫不足為奇了。

而且龍不祥就像一部百科全書,他好似什麼都懂,雖然都不精但又常常能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方案。

參考上一位穿越之子王莽的慘敗,龍不祥在改革方面萬分的慎重。

很多跨時代的東西他都會進行反覆的修改,直到符合當前的時代背景後才會提出來。

僅僅才從涼州返回一天,唐周集團就迅速的做出了決定。

他們同意退讓一步,徹底的讓出山海關的治理權。

但同時唐周也特意申明,此次歸降只降龍不祥,絕不降大宋。

龍不祥大喜,對其所提條件俱都答應了。

並多次反覆承諾只要唐家安分守已,再不起異心。

他保證山海關眾將士能得到和他手下士兵同樣的待遇。

對於龍不祥的保證,唐周只是慘然一笑,說道:

“走吧,我這就去帶你看唐家的決心。”

之後唐周大開關門,讓龍不祥所部入駐山海關。

又與龍不祥及眾將來到關上,對著北方遙遙一指,說道:“你看。”

“看什麼?”

“那裡,黑松林。”

在龍不祥的視野中其實並沒有看到一座山林,但他仍是問道:“黑松林中有什麼。”

唐周道:“七日前,金國大將軍完顏阿海領兵五十萬已到達了黑松林,朝著山海關而來。”

龍不祥一驚,心想七天前不正是雙方正式展開談判的時候嗎?

為什麼這麼重要的訊息唐周現在才告訴自已。

他不滿的掃了唐週一眼,說道:“黑松林離山海關有多遠。”

唐周說道:“八十里。”

龍不祥又是一驚,說道:“八十里?金兵趕了七天七夜都沒有趕過來?”

唐周臉上這時已是兩行清淚滾滾而流,說道:“是,他們不會再來了,永遠都不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磐堂

塵市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