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造反這事,在自大澤鄉起義以來至今兩千多年各種平民起義中也算是比較抽象的一件。

地方官員為了衝業績強行給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給一個每天好好學習想著以後為大明朝添磚加瓦的秀才,硬生生的給逼反了!

從此以後大明朝少了一個秀才,多了一個反賊,而且還是一個有文化的反賊。

趙勝是明末農民起義首領中唯一一個有正經功名的秀才,後面雖然有幾個讀書人帶頭造反但都沒有正經功名只是縣學裡的庠生。

北方村落不比南方村子,南方村子裡都基本上是一個姓,甚至附近幾個村子都是同一個祖宗。在北方就不一樣了,由於戰亂頻繁北方村落基本上是各姓雜居在一起。

所以宗族力量比較薄弱,要想依靠宗族力量來造反的話不太現實。蓮花村有男女老少七百多人,趙勝的族人才一百多號人,刨除老弱病殘青壯年僅二三十人。

就這麼點人想造反簡直難如登天,這點人縣衙都不需要派兵,直接指示隔壁幾個村裡正帶人去綁了趙勝就行了。

所以趙勝用恐嚇的方式忽悠了村民們跟他一塊造反做賊,這也不能怪趙勝心黑,如果不這樣幹就憑趙勝家族中那幾個人根本就沒法造反。

全村老百姓發動起來造反之後趙勝統計青壯年數量有個兩百多號人,這麼點人去隔壁村子搞零元購還行要是去士紳老爺家進貨的話就有些不夠看了。

王鐵當初帶著差不多兩百號土匪去楊家零元購都被打的大敗王鐵胳臂還中了一箭,趙勝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沒有去士紳老爺家進貨。

既然士紳老爺家去不得,隔壁村子鄉里鄉親的也不好意思去零元購,畢竟都是窮鬼也搶不到幾個錢。那麼去哪裡呢?!

趙勝目光一轉看向村子西邊的蓮花寺!

一切的源頭!最終的罪魁禍首都在蓮花寺那個老和尚身上!要不是那個老和尚吃飽了撐著去誣告趙勝謀反他現在說不定還在埋頭苦讀!

自己一家人還能其樂融融的生活,自己的老母親也不會被活活的氣死!氣死母親之仇,毀掉仕途之恨!兩個BUFF一疊加趙勝恨不得現在就去把這鬼廟給拆了!把這賊和尚給千刀萬剮!

於是趙勝決定造反的第一槍就打在蓮花寺的禿驢身上!

趙勝的決定贏得了村民的強烈贊同,打縣城是痴人說夢話跟送死沒區別。打士紳老爺家不現實,人家有刀有槍有堡子打不進去。

去打寺廟那就好打多了,畢竟這和尚每天吃齋唸佛看著好像好欺負一些。官兵凶神惡煞士紳橫行霸道這都不是好惹的,惹不起官府士紳難道我們還惹不起禿驢嗎?!

於是趙勝經過一番準備後,就在這天吃過中午飯後帶著兩百多號村民手裡拿著棍棒、鋤頭、竹竿去打蓮花寺。

趙勝兩百多號人就只有三把腰刀兩根長槍並且這些兵器都還是鏽跡斑斑,平頭百姓私藏兵器可是要吃官司的,所以村民們除了屯糧食之外就沒有屯兵器。

這一到用的時候就發現還是屯兵器比屯糧食價效比要高一些。

趙勝不知道的是在他一離開寺廟之後老和尚便派人跟著他,當老和尚得知趙勝謀反之後一方面派人去縣衙報信,另一方面加強廟內的守衛。

蓮華寺上上下下總共才一百多頭禿驢而趙勝有兩百多號人,趙勝的兵力優勢是蓮華寺禿驢的兩倍,按道理說這都是菜雞,菜雞互啄的話是以數量優勢取勝。

可結果卻相反,趙勝被這群禿驢打的落荒而逃跑回村裡,死傷了十幾個村民連廟門都沒有進去。

蓮華寺的禿驢在佛祖的保佑下,在老和尚用嘴開光之後,禿驢們一個個刀槍不入奮不顧身的上前殺賊!霎時間禿驢們在佛法的加持下一個個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一舉將趙勝擊退!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佛法再厲害也不能違背常理。

真實情況是蓮華寺的禿驢裝備比趙勝好,趙勝這邊三把刀兩把槍其他的全是鋤頭棍棒。禿驢們整天不事生產個個養的肥頭大耳,而趙勝村裡的老百姓每天辛苦勞作個個都營養不良。

裝備不如人,兵也不如人,怎麼可能打的過?!

在現在這個年頭還能把寺廟開下去的肯定是不簡單的,這附近方圓數十里之內名義上最大的地主其實不是士紳老爺,而是蓮華寺的方丈。

就這一個破廟名下掛著差不多幾萬畝的田地,當然實際上屬於蓮花寺的也就一兩千畝不到十分之一,其他的都是官吏士紳掛在寺廟名下偷稅漏稅的。

這禿驢要這麼多錢幹嘛呢?!除了花天酒地之外就是擴建寺廟給佛祖脩金身保佑他們財源廣進,而到了這個亂世禿驢們就會在廟裡屯兵器訓練僧兵!

不得不說禿驢們的思維還是比村民要強一些,知道屯兵器比屯糧食更具價效比。

也正是因為蓮花寺訓練了一支十幾號人的僧兵才打敗了趙勝的農民軍。

既然佛爺惹不起那就只有跑了,趙勝撤退回村之後苦思冥想往哪裡跑合適呢?!正當趙勝在為自己的未來思索之時,縣衙派來剿滅趙勝的兵已經到了!

...

在得知趙勝真的謀反之後縣衙便召開緊急會議商議鎮壓反賊趙勝!

清澗縣作為革命老區這裡的官吏擁有著豐富的鎮壓經驗,世人只看到了那幾支從清澗走出去的大寇,卻沒有看到那些在萌芽狀態就被扼殺的起義者們。

如果換成關中地區那些未經戰亂的縣城,官吏此時已經慌做一團亂的不可開交早,就一股腦的把人都派出去鎮壓。

但清澗縣官吏卻非常穩定並且冷靜的分析起趙勝的實力來。

“趙勝一介書生倉促起事必然準備不足,趙勝族人不過百人,蓮華村在冊村民總共也就六七百人,刨除老弱病殘能戰之兵最多不過兩百!”

“趙勝雖然祖上闊過,但是現在家道中落也拿不出多少錢來,沒有錢趙勝肯定買不到兵器,況且倉促起事也沒有時間去買兵器!”

“所以下官斷定,趙勝這夥賊人兵不過兩百,且所用武器必定是鋤頭木棒之類!這等烏合之眾阿貓阿狗實在是不足為慮!”

清澗縣丞在會議上對知縣講道。

清澗知縣一聽是那麼回事,於是向縣丞詢問道:“現在本縣民兵秋收之際已經解散已經無兵可用了!縣丞可有滅賊良策?!”

縣丞答道:“滅趙賊不用兵!只需衙役即可!”

“三班衙役各出二十人,然後從城內士紳家中徵調家丁百人足矣!趙賊土雞瓦狗爾,用兵不是殺雞用上了牛刀?!”

“好!就依縣丞所言!”

清澗知縣前面幾任不是在剿賊的時候叫賊給剿了就是剿賊不力被免官,清澗知縣調來清澗才一兩個月,所以現任的清澗知縣對縣丞言聽計從。

...

雖然衙役和士紳家丁也是群菜雞,但是趙勝連更菜雞的禿驢都打不過怎麼可能打的過衙役!於是趙勝就像是狗攆雞一樣被攆的到處跑。

從這個村裡被攆到那個村裡,然後從這個山頭被追到那個山頭,一路上可以說是雞飛狗跳鬧的地方上不得安寧,就這樣躲貓貓似得你追我跑折騰了好幾天。

這樣一來幾天都沒抓住趙勝,知縣也煩了,索性不抓了!把趙勝趕到別的縣去就可以了!

於是趙勝被官差從官道上往南邊攆,與此同時王鐵部帶著兵走官道往北邊去!命運的齒輪就此轉動了!

...

官道上一匹老馬向南疾馳而去,在一隊反賊隊伍前勒馬停下,這隊反賊就是王鐵,騎馬南下的就是王鐵部的斥候。

“報!”

“啟稟掌盤子!前面有一隊官兵在追著一隊土匪跑!現在估計離咱們就幾里地了!”

“官兵?!追著土匪跑?!還向咱們來了?!”

“是的!”

這官兵追著土匪打不是什麼稀奇事,過去鐵營也遇到過能幫都幫了一把,但是現在王鐵不想節外生枝趕著去和王經緯部匯合。

王鐵遞了一個眼神給楊英,示意他說說自己的看法。

“掌盤子我看咱們還是別管了吧!趕緊去和總管匯合才是正事!繞路吧!”

聽到楊英這話王鐵點了點頭,把馬往東邊一別準備轉向,忽然間王鐵像是想到什麼多了一嘴問道:“這官兵有多少人,披甲沒有?!”

斥候答道:“最多不超過兩百!一個披甲的都沒有!”

聽到斥候這話王鐵又把馬頭別了過來,看著楊英說道:“原來是一群民兵啊!”

“楊英!你帶著李家福上去幫一把!”

“是!”

說罷楊英整隊出發!

“弟兄們跟我來!前面去收麥子!”

欺軟怕硬是人類的天性,不管是官兵還是義軍都是如此。但凡官兵裡面有披甲的精銳王鐵這會已經繞道跑路了,就一群民兵的話可不得狠狠的重拳出擊!

與此同時趙勝已經快要被追上了,因為趙勝帶著一大群婦孺兒童跑也跑不快。

“哈哈哈!趙賊!趕緊束手就擒吧!”領頭的縣衙快班班頭在趙勝身後不足一百步的位置獰笑道。

見後面已經快追上的官兵趙勝心裡慌的一批,照這樣下去沒多久就會叫官兵給追上!

正當趙勝一籌莫展之際,眼前出現了一隊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

只見領頭的騎著馬穿著布面甲後面烏壓壓的跟著一大隊拿著傢伙的兵,這隊武裝人員的兩張旗幟上一個寫著“楊字”一個寫著“鐵”字!

楊英率領的援救部隊已經到了!

“前面的土匪兄弟們躲到一邊!看我鐵營怎麼修理這幫官兵!”

趙勝見狀心中大喜!立馬帶著鄉親們往官道兩邊的溝裡趴著去將戰場留給楊英。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在崩鐵,但咒回能力

最喜歡希兒的銀狼

海賊:刺客信條

二七廣場

失憶後被全城追殺?

朝三暮亖

小師弟太健談了

七點的凋零

後宮登基

青色黛玉

心念嶼你

陽臺的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