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冬。

暑氣散去,天氣漸涼。

吸收了大量光熱,積累了大量營養的農作物,會在氣溫變的寒冷前,快速進入成熟期。

於是七月中旬前後,帝國各地的晚稻和冬麥,紛紛開鐮收割。

河東省,壽高縣,一個叫大沃村的普通村莊。

該村四十七歲的村民劉福生,是一位種地的老把式,是村裡人都很服氣的一位能人,因為劉福生在地裡種的東西,產量總能比別人的地高出一截,他種的地就是要更好。

可就算劉福生的種地本事很高,但他家的生活水平,沒有比其它村民好多少,在村裡只屬於中等水平,日子一樣過的苦哈哈。

因為他家只有42畝地,其中22畝山坡旱地,20畝靠河水澆地。

劉福生有五個兒子五位兒媳,十二個孫子孫女,加上老伴,家裡一共是24張吃飯的嘴。

沒錯,人多是有力量大的好處,農忙時不怕忙不過來,但壞處就是不管地裡能打多少的糧食,都有些不夠吃。

所以往年劉福生會經常帶著幾個兒子,四處尋找打零工的機會,哪怕一天的工資只有1角元(龍元),但只要管飯,都乾的非常賣力。

而去年帝國開始推行全面變法後,劉福生算計一番後發現,幹納稅工,居然比打零工還划算的多。

能隨便加飯加菜吃到飽,這一項待遇,就超過了無數東家。

多出來的納稅憑證,也能賣出高價,最少1龍元枚,也比打零工的工資高太多了。

故而跟幾個兒子商量一番後,劉福生讓二兒子,長期留在工程隊中,成為職業的納稅工——現在二兒子已經當上了小隊長,每天能拿2個納稅憑證,還託關係把自己媳婦安排進了送餐隊,每天也能拿1個納稅憑證,夫妻倆都開心滿意的不得了。

大家庭裡也少了兩張吃飯的口,減輕了些壓力,少了很多雞毛蒜皮的矛盾。

但整體的貧困現狀,還是沒有得到太大的改變。

不過今年的2月份。

在鎮裡公僕所的公務員的組織下,劉福生跟其他村的一些種地好手,去了一趟郡城,去參觀了江南商會名下的‘先進農業推廣基地’後。

有幾樣‘好東西’,進入了劉福生的視線,讓他心動不已。

比如能讓農作物產量,至少提高三成的複合化肥。

比如能消滅多種害蟲的廣譜殺蟲農藥。

比如江南商會的農業專家,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的‘金麥800’良種,據說平均畝產潛力,能做到800斤左右。

還有那種能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種出綠葉蔬菜的塑膠大棚,劉福生看的激動不已,直打哆嗦。

想買。

說實話,這些‘農業神物’劉福生全都想買,很想弄到自己的地裡,試一試效果。

但……

他口袋裡拿不出什麼錢,哪怕複合肥、農藥、金麥800與塑膠膜的價格,都不算很貴,但依然超出了他的承受範圍,沒有那麼多的餘錢。

“拿不出錢沒關係,我們可以先零息免費賒用,等到地裡收穫之後,可以用糧食實物支付,也可以把糧食賣了再還錢,或者只還一部分,只要三年內全部還清即可,而且不收任何利息,只需歸還本金。”

江南商會的銷售人員說道。

聽到這話。

性格一向保守老穩的劉福生,當即做出了賒賬的決定,簽下了那份《農業合作協議》。

種了一輩子地,自認為是個種地好手的他,渴望突破自己的極限,想試試用很少的地,種出夠全家人吃的糧食,還要賣出餘糧,還上賒種子農藥化肥的欠款。

而家裡人得知這個情況後,雖然不敢違逆劉福生這個一家之主,但都覺得風險有點大,有點賭博的感覺,萬一……

“不會有萬一的!江南商會富可敵國,不會坑害我等小民。若出了萬一,也是天時不好,是老天爺不願配合。”

於是接下來的幾個月。

劉福生拿出了家裡最好的那20畝水澆地。

在江南商會農業專家的指導下,種上了‘金麥800’這個冬麥品種。

為防止出現意外,劉福生乾脆在田邊搭了個棚子,日夜守候在地頭,看著麥苗從發芽,到茁壯成長。

尤其是在拔節期,播撒了第一遍化肥後,那夜晚間發出的‘叭叭叭’快速生長的聲音,著實令人欣喜,勢頭非常驚人。

即便如此。

6月初,由於連續十多天沒有降雨,麥田陷入到了乾旱中,若不及時澆水,必定會出現減產乃至絕收。

好在江南商會的‘抗旱保墒隊’,主動提供的蒸汽抽水機,解決了大問題,其直接從低水位的河中抽水,讓他家的二十畝麥地,得到了很好的灌溉,恢復了生機。

6月中旬,帝國南方三省遭遇了超強颶風襲擊,河東省境內,也出現了大範圍的降雨,緩解了旱情,卻沒有帶來風災,反而是一場豐收之雨。

6月下旬,麥田進入到灌漿成熟期,劉福生又播撒了一些化肥,打了一遍農藥,帶著家人拔除了那些雜草。

一直等到了7月8日。

等麥田變的金黃一片,一串串飽滿的麥穗,壓的麥稈深深彎腰。

劉福生跟他家人的心,這才全部放了下來,再也沒有絲毫擔憂。

7月9日,開鐮收割之日。

劉福生家的二十畝麥田,讓大沃村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攏了過來,滿臉的驚歎。

甚至有無數村民主動幫忙收割,只用半個上午,便收割完畢,並脫粒完成,再進行稱重後,引起驚呼一片。

“兩萬零一百八十三斤!平均畝產超過了一千斤!”

“祥瑞,這簡直是祥瑞啊,畝產千斤,老朽這輩子都沒見過!”

“其實曬乾後,實際畝產是950斤左右,但依然非常不錯,可以讓縣裡的官員,上報給朝廷了。”

“這個沒到上報朝廷的標準,《炎龍日報》跟‘帝國之聲廣播’,這兩天報道了很多地方糧食畝產破紀錄的新聞,畝產千斤的比比皆是,福生叔地雖種的好,但不會引起太大的關注。”

“年初鎮上公僕所的公務員們,也上我家推廣過農藥化肥良種,但我不願花錢購買,若早知道產量提高如此之大,我定然會買!哎,我家地裡的麥子,畝產只有300來斤,跟福生叔家的麥地差了三倍,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人後悔不已的道。

“我家麥地的畝產還不到300斤!就算化肥農藥良種的成本,摺合兩百多斤糧食,但最後還是能多賺300斤的糧食,總賬還是非常划算,明年我也要這麼幹!”

“福生叔家已經透過做納稅工,把該交的稅都交了,所以兩萬多斤的糧食,全是自己的,官府不會拿走一斤。”

“今年的糧價不低,江南商會以1龍元100斤的價格,不限量的收購,福生叔的這些麥谷,若全部賣了,能賺200來龍元。”

“福生叔一家,今年定能過個大大的肥年啊!”

無數村民羨慕的聲音響起。

……

傍晚。

大家庭裡。

菜餚豐盛的豐收宴上。

坐在上首,作為一家之主的劉福生,享受到了妻子、四個兒子四個兒媳,以及一眾孫子孫女們尊敬的目光,雖然平時劉福生在家也是說一不二,但此刻,他從家人們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一種心服口服。

因為兩萬斤糧食的收穫,意味著可以敞開肚皮的吃喝,不必再過的摳摳搜搜。

若把部分糧食賣出,家裡不僅能還掉所有債務,還能多出一些餘錢。

甚至可以搞一些利於長遠的投資。

於是趁著劉福生喝了兩碗米酒,且心情極好的時候。

大兒媳提出建議:明年送家裡的長孫去江南省的工廠當學徒,只要能學出來,成為正式工,未來一個月的工資,就超過家裡一年的收入。

三兒媳提議,明年送她的小兒子浩浩去學校讀書,她兒子浩浩打小就聰明,是塊讀書的料,以後說不定能成為帝國公僕,不能一直當個放牛娃。

四兒媳也表示,應該先送她的女兒甜甜去江南省發展,因為甜甜有超凡天賦,雖然天賦不高,但江南商會那邊的超凡培養學校,願意免費培養,家長只需把孩子送進去即可。

五兒媳則認為,家裡的房子住的太擁擠了,希望建一套更大更舒適的紅磚房,不然等她肚裡的孩子出生,連多餘的住的地方都沒有。

聽到這麼多的需求。

且就優先順序的先後,幾個兒媳又爭吵了起來,誰都不願相讓,畢竟餘錢只有一點點,最多滿足一個願望。

而米酒喝了五六分醉的劉福生,並沒有稀裡糊塗的答應任何一人。

“行了,你們別吵了!”

他頭腦異常清醒的道:“今年家裡剩下的錢,我要去找江南商會,購買塑膠膜,建溫室大棚!要在冬天種出反季節蔬菜,如果這件事成了,明年家裡不僅要蓋大屋,你們的孩子,全都可以去讀書,去學手藝!這一次我也有九成把握,你們只要支援與配合,明年一定要什麼有什麼!”

聽到公公突然要搞什麼大棚蔬菜。

幾個原本吵得不可開交的兒媳,在好好思索一番後,還是做出了全力支援的決定,一個,公公是一家之主,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其次,在種地這塊,她們公公確實拿手,還沒掉過鏈子,而冬天種出的蔬菜,富人們定願意出高價購買,這個專案確實很有前途。

於是家庭內部達成了一致後,氛圍又變的和和睦睦起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輪迴樂園,但開拓者

玄淵沉金

普女瑪麗蘇:逆襲成為美男收割機

你還有沒有良心

末日前得到系統

逍遙混混

吻和

耶甜

快穿之絕美反派又裝逼

生煎包不吃生薑

重生之殺瘋異世界

咩咩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