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35年的一個清晨,李慧敏醒來於她位於北京市中心的現代化公寓。窗外的天空被無數飛行器切割成細碎的碎片,太陽光透過智慧窗戶的調節,柔和而不刺眼。她的房間充斥著未來科技的氣息,牆面上的電子畫框輪流展示著世界各地的名畫,彷彿在提醒她,儘管科技高度發達,人類對美的追求從未停歇。

她穿過智慧識別的安全門,來到起居室,一杯預先設定好的熱咖啡正從嵌入牆壁的自動機器中緩緩流入杯中。慧敏一邊啜飲著咖啡,一邊開啟牆壁上的觸控屏,螢幕上立即顯現出今天的工作日程和最新新聞。

最醒目的一條新聞是關於一起非法使用思維模擬器的案件。報道稱,警方在一家位於上海的地下實驗室內查獲了數臺高階模擬器,這些裝置被用於非法複製人類意識,目的不明。慧敏的眉頭緊鎖,她知道這將是全球科技監管局(GTRA)今天的重點討論議題。

慧敏快速地吃完早餐,穿上她的工作裝——一套深藍色的智慧服裝,能夠根據環境溫度調節保溫效果。她出門前,對家中的智慧系統說了聲“關閉”,所有的電器應聲而暗,只留下房間中心的安全系統繼續執行。

她步行至附近的地鐵站,雖然北京的街道上依然車水馬龍,但自從城市交通管理系統引入智慧排程後,交通擁堵大為改善。地鐵站裡,人們各自忙碌著,有的沉浸在虛擬現實中,有的則是低頭操作各種智慧裝置。慧敏習慣性地掃了一眼四周,確認安全後,她才步入一列正待發的地鐵車廂。

到達GTRA的大樓時,安保系統識別了慧敏的身份,自動開啟了透明的安全門。她走進電梯,按下了前往34樓的按鈕。GTRA的辦公室坐落在這座高樓的頂層,擁有著整個北京市最為壯觀的景色。

一進辦公室,慧敏的同事們就紛紛圍了上來,議論著那起非法使用思維模擬器的案件。

“慧敏,你看到今早的新聞了嗎?又出現了非法複製意識的案子。”一名同事關切地說。

“看到了,我想這會是一個長期戰鬥的開始。”慧敏回應道。她知道這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背後隱藏的黑市網路肯定比她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她的上司,張部長,此時從他的辦公室走了出來。他是一箇中年男人,身材魁梧,眼神銳利。“慧敏,來我辦公室一下。關於這個案子,我們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調查計劃。”

慧敏點點頭,緊隨其後進入張部長的辦公室。這間辦公室裝飾簡潔而高效,牆上掛著的是全球科技監管局的標誌。

“這個案件可能牽涉到一個龐大的黑市網路,”張部長開門見山地說,“你的任務是帶領一個小組,深入調查這一切。我們不能讓這種非法技術流入市場。”

慧敏深知任務的重要性,她立刻答應了。“我明白了,張部長。我們會盡快行動,確保徹查此事。”

從張部長的辦公室出來,慧敏的心情沉重但堅定。她知道這次調查不僅關乎法律和道德,更是對她個人信念的一次考驗。她必須保持警惕,同時保護那些無辜的人不受這種危險技術的傷害。

隨著慧敏開始組織她的團隊,一場關乎科技與人性的較量正悄然拉開序幕。

李慧敏的團隊由四名成員組成:技術專家趙軒,法律顧問孫莉,資料分析師劉澤,以及前警察張磊。每個人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對於即將展開的調查充滿了期待和緊張。

慧敏將團隊召集到一個小會議室,牆上的大螢幕顯示著上海那家被查封的地下實驗室的詳細資料。“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查清這些裝置的來源,以及它們是如何流入黑市的。”慧敏開門見山地說。

趙軒接著提供了技術分析。“這些思維模擬器的設計非常先進,超出了目前市面上任何合法產品的效能。我懷疑這背後有專業的研發團隊。”

孫莉則從法律的角度提出了她的見解。“根據當前的科技法規,任何形式的意識複製都是嚴格禁止的。我們需要追蹤這些裝置的製造和分銷鏈,找出潛在的法律漏洞。”

劉澤調出了一系列複雜的資料流。“我正在分析近期的網路交易記錄,希望能找到與這些裝置購買相關的異常資料。”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打,眼睛不離開螢幕。

張磊作為團隊中的實地操作專家,他的經驗對於本次行動尤為重要。“我建議我們從現場開始,調查那些實驗室的周圍環境,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慧敏點了點頭,她對團隊的專業精神感到滿意。“好,我們將分成兩組行動。趙軒和我去實驗室現場檢視,孫莉和劉澤,你們繼續在這裡深挖資料和法律背景。張磊,你負責協調地面資源,確保我們的行動安全。”

隨後,慧敏和趙軒搭乘高速列車前往上海。列車穿梭在密集的城市林立之間,窗外的景色如同流水般迅速後退。在前往實驗室的路上,趙軒向慧敏展示了他對裝置的進一步分析結果。“這些模擬器使用了一些非常罕見的材料,這可能是追蹤供應鏈的關鍵。”

抵達上海後,他們直接前往被封鎖的實驗室。實驗室位於一個不起眼的工業區內,外表毫不顯眼,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很難相信這裡曾是高科技犯罪的現場。

進入實驗室,一片狼藉的景象映入眼簾。桌面上散落著各種電子零件和未完成的裝置,地上還有凌亂的檔案和筆記。趙軒小心翼翼地檢查著每一件裝置,而慧敏則翻閱著桌面上的檔案。

突然,慧敏的手停在了一張有些燒焦的紙上。“趙軒,來看這個。”她召喚趙軒過來。紙上的內容雖然部分被火破壞,但仍可辨認出一些關鍵字眼:“北極星計劃”。

“北極星計劃?這是什麼?”趙軒皺眉思考。

“不清楚,但這絕對是個線索。”慧敏決定將這份檔案拍照儲存。“我們需要回去讓團隊一起分析這個計劃的可能性。”

完成現場調查後,慧敏和趙軒返回北京,他們的心情更加沉重。他們知道,這個被稱為“北極星計劃”的東西可能是解開整個事件的關鍵。

回到辦公室,他們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將收集到的資訊和發現展示給其他團隊成員。大家圍繞著“北極星計劃”的幾個字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試圖解析這背後可能隱藏的意義。

隨著夜幕降臨,辦公室裡的燈光依舊明亮。一行字行字的分析,一點點資料的串聯,慧敏和她的團隊正在一步步接近真相的核心。但她也清楚,這場鬥爭只是剛剛開始。

在北京,GTRA的緊急會議室內,氣氛緊張而嚴肅。慧敏與團隊成員圍坐在一張長桌旁,螢幕上顯示著“北極星計劃”的各種分析資料和推測。

“從蒐集的檔案來看,‘北極星計劃’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專案,而是一個複雜的科技開發網路,涉及多個未知實體。” 孫莉邊說邊展示出與該計劃相關的法律文件和交易記錄。“這裡有幾個加密的交易記錄和一些模糊的資金流向,看來有必要深入挖掘背後的金融網路。”

劉澤則在電腦前忙碌地篩選著大量資料。“根據這些購買記錄和線上活動,我發現‘北極星計劃’的操作者使用了高階的匿名技術和複雜的網路結構來隱藏他們的身份和活動。”他的眼睛緊盯著螢幕,手指敏捷地操作著滑鼠。

張磊則從實際操作的角度提出了他的看法。“我們需要與國內外的執法機構合作,利用他們的資源和情報來追蹤這些線索。特別是需要關注那些與此案相關的國際線索。”

慧敏認真聽取了團隊的分析和建議,她清楚,這個案件已經遠遠超出了初期預期的複雜程度。“我們的下一步行動計劃是什麼?”她問,聲音中帶著堅定和期待。

“我建議,我們可以先從這些加密的金融交易入手。” 孫莉建議說,“如果能破解這些交易的加密方式,可能會直接指向操作者。”

趙軒也提出了自已的看法。“同時,我將繼續分析這些裝置的技術細節,嘗試從技術層面找到更多線索。任何一個小的技術特徵都可能是我們解開謎團的關鍵。”

慧敏點了點頭,她的目光堅毅。“好,孫莉,劉澤,你們負責金融交易的調查和分析。趙軒,繼續你的技術分析。張磊,我需要你協調與其他執法機構的合作。”

隨後幾天,團隊成員各司其職,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各自的任務。孫莉和劉澤深入挖掘金融資料,與國際銀行和監管機構聯絡,試圖解開加密交易的秘密。

趙軒則鎖定了一些關鍵的技術引數,與全球的科技專家進行交流,以獲取更多的技術見解。張磊則忙於與國內外的執法部門溝通,確保資訊的暢通和行動的協調。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秘復甦:紅祭司

再給我一章吧

懵懂戀愛青春物語

顏英俊

全宗門就我一個廢材

屋簷下的懶貓

九輪次元師

微糖綠豆冰

沙雕弟子超百萬

兇殘的酒葫蘆

無妄神源

夏鼎故居的跳跳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