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想法是好的,可是方孝孺願意嗎?方孝孺自然是不願意的,他是建文帝的忠臣,一臣豈能侍二主,他從小的教育告訴他不行,所以不管朱棣如何招安勸降,他都不為所動。】

【對此,朱棣表示他還想努力一下,於是他以“周公輔佐成王”的典故好言相勸,但是好言難勸該死的鬼,方孝孺非但不寫這封詔書,他還破口大罵朱棣奸佞、亂臣賊子,甚至在詔書上大筆一揮,寫了“燕賊篡位”四字。】

【這可就捅了馬蜂窩了,咱朱棣最在乎什麼?皇位的正統!這洋洋灑灑的四個大字可謂是刺痛了他的心。】

【他的皇位怎麼來的?他如何不清楚?他起草詔書的原因也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如今有人指著他的鼻子罵,他如何不怒,當下咱們朱棣就說了句,“汝獨不顧九族乎?”】

【安安覺得咱朱棣說這話的初衷想必是想嚇嚇他的,讓方孝孺識時務者為俊傑,不要為那點愚忠誤了全族的命。哪知方孝孺剛得很,面對朱棣的這話,直接便硬剛了過去,“就是殺我十族又何妨?”】

【這可把朱棣氣壞了,你想誅十族,那我便成全你。朱棣大筆一揮,方孝孺十族俱滅,據說啊,整整殺了七天七夜,死了有個800多人,真的可謂是血流成河。而方孝孺本人的慷慨赴死,令其達成了“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成就。】

洪武年間,被劇透了的方孝孺臉色複雜,既為自己後來能成為當世大儒而高興,又為自己被誅十族的命運而傷感。

而他的老師宋濂看了眼還尚顯年輕稚嫩的弟子,低低嘆息了一聲,不忍勸道:“希古啊,凡事不能太固執,該退還是得退啊!”

【對此安安只想說,文人的氣節,文人的風骨,以及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是真的令人欽佩,不談其他,就光論這點,安安是佩服的,但是同時安安也是不贊同的,他一人死則以,其他人何辜啊!他的親人朋友想陪著他死嗎?他說這話之時,有想過他們的感受嗎?他可以不起草,以全忠臣之名,可是他沒必要多嘴激怒永樂帝吧!他這一張嘴,自己是爽快了,但是坑死了多少人啊!】

永樂年間,朱棣面沉黑炭,方孝孺這個硬骨頭,實在是不識抬舉,若不殺他,真當他朱棣好脾氣了。

不過十族?他有滅了他的十族嗎?朱棣的眸中閃過一絲疑惑。

而朱高熾、朱瞻基等人噤若寒蟬,誰不知道方孝孺是永樂帝心中的一根刺,在永樂朝那是絕對的禁忌,不允許人提起的,天幕可以肆無忌憚的說他,他們可不敢啊!

【對於這個“誅十族”,其實還是有些爭議的,他的出處最早見於祝枝山的《野記》,而真正的明史《方孝孺列傳》中並未提到被誅十族的事,所以方孝孺是否真的被誅滅了十族,這個還真說不好,畢竟正史中並沒有相關的記載。】

呃?所以方孝孺究竟有沒有被誅十族呢?

這個疑惑在歷朝歷代的人們腦海中一晃而過,但註定是得不到答案的!

【誅十族的事就說到這了,說到底咱永樂帝啊,還是太在乎自己的正統性,為此他還做了不少啼笑皆非的傻事,比如說多次篡改明史,還有就是多次強調自己是馬皇后的第四子。】

【可是啊,永樂帝,您有沒有想過,您這不解釋還好,這越解釋越讓人有種欲蓋彌彰的感覺,更讓人浮想翩翩。就馬皇后之子這事,你這越強調,後世就越是覺得你不是馬皇后的親子,於是乎各種猜測便來了,某某妃子的兒子,被馬皇后抱養啊,更有甚者說咱們永樂帝是元順帝妃子的兒子,於是乎陰謀論來了,明朝奪了元朝的江山,因果輪迴啊,皇位最終還是回到了元朝子孫的手上啊!等等!】

“後世之人怎麼胡說八道?老四就是咱妹子的兒子!毋庸置疑!那什麼元順帝的兒子,更是胡扯!” 洪武年間,朱元璋怒了,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怎麼也不可能留一個敵人的兒子在自己身邊。

馬皇后眼中也是閃過不解,老四是不是她的兒子,她能不清楚嘛!況且她又不是沒有兒子,老四如果不是她的親子,她幹嘛要去抱養他啊!

後世之人緣何如此汙衊於他?

永樂年間,朱棣更是勃然而怒,他標榜著自己的正統,怎能容忍後世如此胡說八道,不要說那什麼元順帝了,就是某某妃子,他也絕不允許,要不是那些個人不是活在他這個時空,他非得大開殺戒不可!

【所以啊有句話叫做越描越黑,那真的是一點也沒錯啊!原本鐵一般的事實,愣是被扭曲了事實,但是安安也不得不感嘆一句,那多少也是永樂帝自己給作的。正所謂清者自清,你這一個勁的強調什麼!你這一強調,反而讓人覺得不真,各種謠言也就隨之而來了。】

永樂年間,朱棣瞬間黑臉了,還是他的錯咯!他不就心虛自己造反的事麼!所以才多說了幾遍那樣的話嘛!事實就是如此,多說幾遍還能是錯啊!

洪武年間,朱元璋倒覺得天幕這話對極了,清者自清,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你造反都造反了,還惜個什麼名聲,還篡改史書,建文帝的痕跡是你說抹去就能抹去的啊!唐太宗不也篡改了史書麼!可最終還不是被翻出來了!真當後世什麼都不知道啊!

【然謠言終歸是謠言,這種猜測也只能在各種野史裡寫寫,真正的史書是不會記錄下這些的,咱永樂帝的親母也確為馬皇后。而靖難之役也確實發生了,建文帝也確實被趕下了臺,這個不是說修改掉就能修改掉的。】

【其實安安也覺得沒什麼必要,自古以來得位不正的還少嗎?只要他們做得好,誰又在乎他們的位子是怎麼來的?只要你能把國家治理好,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安安想百姓們只會歌功頌德,又豈會在乎你得位不正之事!】

洪武年間,朱元璋瞟了一眼朱棣,“聽到了沒,別再做那種蠢事了。”

他現在也沒做過這事啊!朱棣委屈,但朱棣不說,“兒知道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手握影后系統的我吊打人生交換者

小芬芬

閃婚不孕不育霸總老公,一胎三寶

淺墨卉之

沐蓮小奴家

小凱哥WAN

我竟替身了我自己

涼心不會痛

大道訣

往返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