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兩頭,劉崇那邊聽說柴榮御駕親征,心頭先是一驚,可隨後得知他所帶兵馬之後又覺可笑,甚至甚為後悔聯合了契丹之事,早知如此,他還請什麼後援啊!】

【第二天劉崇趾高氣揚,契丹那邊的將領勸劉崇不要輕敵,劉崇不但沒把這話聽進去,反而順勢讓契丹軍作壁上觀。】

呵呵~井底之蛙!小瞧人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各朝各代不少人在心中默默的唸叨,他們覺得劉崇必敗。

有些將軍更是在心中譏笑,今日,你有多瞧不起他,他日你就敗的有多慘。

打仗,憑的可不全是兵力哦!

【於是乎,劉崇帶著三萬騎兵率先進攻周軍右翼,鼓聲震天,塵土蔽日,北漢大軍佔據著優勢,虎狼般包圍了周軍。】

【後周先鋒大將樊愛能、何徽抵擋不住了,他們二話不說,撒腿便跑!所謂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不得不說,他們是把兵法學到了極致。】

天幕是懂得嘲諷人的!

柴榮雙眼直射那兩人,臨陣脫逃,該殺!

【這兩貨一跑,周軍就群龍無首了,上千的軍士竟紛紛投降,大呼劉崇萬歲,這可把柴榮氣壞了,他御駕親征,是要與敵軍殊死拼搏的,而不是去投降的。他的這些大將竟是如此打仗的,這真的是太令人失望了。】

【眼見著事態危急,柴榮也顧不得皇帝的身份了,親自帶頭衝了過去,眼見著皇帝都身先士卒了,底下計程車兵一下子被鼓舞了,紛紛往前衝啊!跟著皇帝一起拼命。】

【劉崇見柴榮親自上場了,趕緊催促士兵進攻。很可惜,他算不得什麼好將軍,面對越戰越勇的後周軍,很快就潰敗了。】

【而契丹軍看著如此勇猛的周軍,不敢戰,直接就撤退了。後漢軍孤軍作戰,利用河流佈防頑抗。】

【可當後周的後隊趕來,後漢軍終究一敗塗地,被後周軍殺的人仰馬翻,屍橫遍野。柴榮不顧一切的現身於戰場,成功的扭轉了一局。】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君王的挺身而出確實能鼓舞士卒計程車氣,然於君王而言終究是太危險了,他日,你若真要御駕親征,還是坐鎮於後方,萬不可身先士卒。

秦朝。

嬴政對著扶蘇諄諄教誨,他欣賞於柴榮,但是不希望自已的兒子身處於險境。

可他也知道,若真到了生死存亡的那一刻,扶蘇定然也會如此,打起武器,拼盡一切,生死一搏。

他不希望有那一天的發生,因為這意味著他的大秦出現了嚴重的危機,他希望這一世的大秦能蒸蒸日上。

漢朝。

武帝劉徹對著太子劉據也是如此教誨,他欣賞於柴榮,可是不希望他的兒或者他的子孫後代跟他落到同樣的境界。

這一世,他的兒不會如歷史中那樣冤死,他會順利的繼承他的位子,同樣的,他也希望他的大漢能夠永生,真正的立於世界之上,讓漢之威名傳播至世界各地。

唐朝。

自從知道了他的一些家事後,李世民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放在首一位,而天幕的每次開播也必讓孩子們參與。

此刻,他也是在對著李承乾諄諄教誨,這一世,他的太子是李承乾,登上皇位的也只能是李承乾。

他同樣欣賞於柴榮,但他也是不希望自已的孩子身處於險境,不希望大唐瀕臨於此種地步。

後周。

郭威看的很是心疼,苦了他的兒啊!是他這個當父親的沒做好啊!沒能給兒子留下一個好的基業。

這一世,若可能,他還是想多活幾年,儘可能的多幫兒子掃平隱患。

【這就是高平之戰,此戰,柴榮一舉樹立了威信,從此以後,誰也不敢小瞧這位剛剛登基不久的繼位之君。此戰,趙匡胤初出茅廬,閃亮登場,自此,出現在了世人的視野裡。】

【此戰之後,北漢損失慘重,劉崇再也沒有能力進攻後周了,而柴榮處死了臨陣脫逃的將領,又大舉封賞有功之臣。】

【趙匡胤受封為殿前都虞侯、領嚴州刺史,成功躋身禁軍高階將領的行列,儼然成為了柴榮的親信愛將。】

【有了這樣的地位,趙匡胤很好的利用了這個機會,廣泛結交各級將領,培植了自已的勢力。】

後周。

趙匡胤冷汗淋漓,在柴榮深深的凝視下,根本就不敢抬頭,只希望未來的自已不要做的太過分,不然他真的完了。

宋朝。

憶起往昔,趙匡胤還是很感激柴榮的提攜之恩的,只是很可惜天不假年,人不遂願。

這真的不能怪他。

【柴榮坐穩皇位之後,有了一統天下的念頭,而他也以此為已任,命令大臣建言獻策。】

【當時的比部郎中王樸認為,統一天下要先易後難,建議先消滅南方的各個政權,最後攻北面的契丹、北漢。】

【柴榮深覺有理,他很是欣賞王樸的戰略眼光,每遇難事總是與他商討。而在柴榮的帶領之下,後周也開始了攻伐之路。】

後周。

柴榮無心顧及趙匡胤的篡位之舉了,他想知道他的統一之路最終走到盡頭了嗎?

他以一統天下為已任,可他最終完成了嗎?

柴榮心中有所期待,可隱隱覺得他的期待終是一場空。

【顯德二年,柴榮先攻取被後蜀佔領的秦、階、成、鳳四州。戰爭初期,並不順利,有些朝臣又出來攪風弄水了,勸他撤兵,幸得趙匡胤觀察戰局之後,建議繼續用兵。】

【柴榮一聽之下,信心大增,不顧普遍朝臣之言,一意孤行,最終後周軍成功收復四州。】

呵呵~那些文臣啊!

一些心明眼亮的君王一想就知道阻攔的那幫臣子是怎麼樣的,一統天下之路,哪有那麼好走,一點點難度就退縮,那談何一統天下。

有一統天下之心的無不是雄才偉略之主,他們看好柴榮,他一定能行的。

宋朝。

趙匡胤依舊在回憶,說真的,柴榮是五代十國難得的明君啊!

想當年,他跟在他身後算是立了不少戰功啊!

若他一統了天下,那他必然是開國功臣,可惜……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送你三千輪迴,只願再見一面

溪流養魚

花隕落

三月祁禕

假男友真老公

八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