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端和率領的這支騎軍而言,吃掉這五千匈奴人只是順手而為的事情,並不是他們這次作戰的主要目的。

不過,到了嘴邊的肥肉,豈有不吃的道理?

換句話來說,這支匈奴人還沒有資格讓他們專程而來,意外之喜不過是為他們送來了補給。出發之前,王陵就已經和他們說得很清楚,這支騎軍是沒有任何的補給可給,只能讓他們攜帶十五日的口糧,剩下的,則是讓他們自己想辦法。

他們從出發到殲滅整支匈奴人,已經過了十三日,也就是說匈奴人又為他們接續上了接下來至少半月的口糧還有兩千多匹品相上佳的戰馬。

大軍休整了兩日後,再次踏上征程。

大軍並未向東,直奔彭衙而去,反而是往東北方向的固陽城而去。

一路上,風塵忍不住詢問玄翦:【校尉大人,按理來說,大軍應該直插彭衙的後方,為何要變道直撲固陽?】

自從兩人的關係在彼此之間【坦白】後,玄翦也就樂意對他這位師弟指點一二:【河西北面有三座主要的城池,分別是固陽,高奴,彭衙,至於陰雕,只是一座關隘,算不得多麼重要。這兩日,恆成在固陽與彭衙之間的兄弟來報,固陽城有近三萬魏軍往西南而來,看樣子是準備支援彭衙。】

【高奴與固陽本是魏國為了防備河套地區的匈奴和林胡人的,總兵力約莫在五萬左右。這次抽調六成南下,大有固守彭衙,進而南下的態勢。所以楊將軍想要吃掉前來支援的這三萬魏軍,讓彭衙陷入孤立無援的態勢,以便王陵將軍後續的攻城。】

風塵思索片刻後:【合陽與夏梁方向想來也不可能讓彭衙成為一座孤城才對吧?】

玄翦微微一笑:【這個是自然,若是能夠調合陽與夏梁的兵,公孫喜又何必調固陽守軍?這說明元裡方向已經處於膠著狀態,雙方都在尋找戰機,短時間內,大概不會有什麼變動。】

聽玄翦這麼一說,風塵倒也明白了過來:【公孫喜是打算用彭衙作為一顆釘子,將大秦的軍隊逼到正面與他決戰,從固陽調出三萬援軍固守,讓王陵將軍不得寸進,在我軍糧草消耗完後自行退去,讓大秦直面魏武卒之威。】

【公孫喜這是想要一勞永逸啊!】

玄翦認同的點了點頭,對於風塵的分析與猜測算是認可了。

不過這對於風塵而言,卻是一次不錯的成長機會。對於一個士兵而言,能夠接觸到一軍將領的真實謀劃和自己去臆測完全是兩回事,成長速度都將不同。

固陽距離彭衙約莫四百餘里,按照正常的步軍行軍速度,一天能走四五十里已經極為不錯了。訊息是昨日到的,這說明這支大軍已經向彭衙進發了至少五日的時間。

而匈奴人的緩慢行軍也就說得過去了,這是想要在此地等待魏軍三萬援軍的到來,一起逼退王陵大軍,順勢過彭衙,沿洛水西岸向大秦腹地開進。而匈奴人的騎兵則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這些只是風塵根據玄翦提供的資訊做出的猜想,至於公孫喜是不是這麼想的,誰知道呢?

在出發前,楊端和極不情願的將斥候營補足。按照他最開始的想法,僅僅是調普通的騎兵補足斥候營。哪知道玄翦根本不鳥他,直言自己去挑,這讓楊端和不免有些肉疼,但是又得靠斥候營幹事,主要是還讓人當了一次誘餌,愧疚之餘也就只能忍痛割愛。

這也是為何這一路玄翦都神清氣爽的原因所在。

風塵的丙子小隊這一路行軍並未繼續作為前出斥候,而是改成了甲子小隊和乙字小隊,這或許是玄翦存了一些私心,又或是想要將風塵留在身邊長長見識,終歸來將,他確實不想風塵再繼續前出冒險。

經過兩日的急行軍,這支大軍終於與楊端和先前佈置的那兩千騎匯合。

這次玄翦特意帶上風塵一同前往楊端和的大帳之中。

最先開口的並不是楊端和,而是那名校尉:【楊將軍,諸位,根據我軍中的探子回報,固陽魏軍此次前行,並未帶過多的糧草,初略估算了一下,最多夠他們一月的用度。三萬魏軍都是輕裝疾行,從開始一日四十餘里,到如今一日疾行六十餘里。】

楊端和並未說話,而是目光看向玄翦:【斥候營那邊可有準確的訊息傳來?】

玄翦沉聲道:【在折損三名銳士的情況下,可以基本確定,魏軍這三萬人中,只要有三成是魏武卒,其餘的都是河西軍。】

楊端和嘆息一聲:【你可真捨得,那可是三名銳士。】

玄翦並沒有說話,他自然明白一名銳士在大秦軍中的重要性,也同樣知道,想要培養一名銳士出來,是何等的艱難。

那可是放在江湖上都能掀起一陣腥風血雨的人物。

楊端和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深入,而是看向眾人:【諸位,如何看?】

其中一名都尉想了想說道:【如果按照這支魏軍的情報顯示,彭衙城內的糧草器械應該很充足,這才讓這支援軍選擇輕裝疾行。同時,也說明,王陵將軍在彭衙的攻勢變得更加急促猛烈。】

【確實是這個道理,而且他們應該還不知道我們的存在。】

最先開口的那名校尉接過話:【他們也派出過探子,卻都被我們一一避開,並未被他們察覺。】

接下來,便是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戰場佈局和接下來怎麼打。

風塵並未插上話,他這個級別按理根本沒資格參與這樣的議事。全程他就只能是一個旁聽者,即使有想法,也不能說。

而且玄翦帶他來的目的,只是讓他聽和看。不過讓他感到驚訝的是,這些校尉以上的將領,並不是什麼大字不識的莽夫,而是討論起戰事來,有勇有謀。但是期間罵孃的聲音也不在少數,總之,都想為自己和手下的兄弟們爭取掙軍功的機會。

這不免讓風塵疑惑:【大秦軍中何時變得這麼高素質了?】

最後楊端和實在忍不住了,大喝一聲:【都給老子把嘴閉上,三萬魏軍還不夠你們吃的?還有,你們是真把人家當成軟柿子了?可別忘了,還有一萬魏武卒在裡面。】

眾校尉和都尉這才閉上了嘴,反觀兩名都尉,那可老自在了,全程都在笑。玄翦也很自在,一直都沒有說話,心中還在盤算著【怎麼才能讓楊端和賠自己三名銳士的損失。】

就連一旁的風塵,也不免大呼精彩,軍中就應該是這樣的,少一些勾心鬥角,多一些謀戰之法才是正道。即使有不滿,也當場就表現出來,軍中本就需要這樣的爭心。

楊端和掃視眾人一眼:【據我所知,魏武卒從來看不上河西軍,他們的營地可是與河西軍在一起?】

說完這句話,就看向了玄翦,玄翦呵呵一笑:【楊將軍真乃神人啊,河西軍與魏武卒的營地相距一里,統兵的是魏國河西將軍,據說在固陽城內時,兩軍都沒少生齷蹉。】

楊端和笑罵一聲:【你小子不早說?】

【楊將軍都能猜到,我說了也沒多大的意義。不過,這位魏國的河西將軍,可不是酒囊飯袋。】

楊端和嗯了一聲:【這個自然,我明白你的意思。】

說完,便直起身來:【命令!】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末世建庇護所

採亦

春之嶠

許世無思

劍平亂世,改天下

尹不凡

明末逐鹿

八月十六日子時

重生之女配風華

ly蘭溪

吃瓜冷妃養娃記

0零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