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夜,雨微涼,祝府的梧桐葉落了滿地。

屋舍內,祝朝雲拼了命地攔住祝凌雲的去路,“哥!您這是要造反嗎?”

儘管她儘量壓低了聲音,但語調中仍是無法遮掩的驚恐。

相比較之下,祝凌雲就顯得過分冷靜,“看來上次你是被關的不夠久,沒長著記性,竟還敢偷聽我的談話?”

祝朝雲被他問得心虛,慌張將視線落在別處。

是,她是答應了殿下,要幫忙護著那女子的周全,要盯著哥哥的動向。

可她沒想到哥哥竟然在謀劃這樣逆天的大事。

況且現在哪兒是討論她該不該偷聽的時候啊!

“咱們祝家滿堂忠臣,您不能做這樣的事。”她壯著膽子伸開雙手攔在門口。

祝凌雲一抬手,輕易將她的指節從門框上扒下來,只稍稍用力就將她推得後退三步,“哥哥要乾的是大事,與你說不清。”

“我不管,我就是不許你去!”

也不知是哪裡生出來的膽子,她從小最怕的就是哥哥,此刻卻徹底跟他對幹上了。

“把她帶下去。”

這話是對身旁的兩個隨侍說的,他們也穿著兵甲戴了佩刀,得了指令就一左一右將她架起來,“元英縣主,得罪了。”

祝朝雲又氣又急,情急之下只好搶了哥哥的佩劍朝那兩人刺過去。

那兩人怕傷了她,也不敢真的出手,只能四處閃躲。

“夠了。”祝凌雲一聲喝下,一個箭步上前卸了她手中的劍,“再胡鬧我就將你關上三個月。”

祝朝雲哪裡受過這種委屈,她揉著手腕,眼中蓄著淚,憤憤道:“我去跟父親說!”

祝凌雲卻笑了,“你以為父親不知道這事嗎?”

祝朝雲頓住了腳,回過頭不可置信地問:“你什麼意思?”

說話間兩隻眼似兩汪清泉,涓涓地往外冒著淚。

“就是字面意思,你理解的那個意思。”

“我不信!你為了騙我竟然撒這種謊,父親一生的清名都要被你給毀了!”

祝凌雲將劍插回劍鞘,大計將成,他沒有功夫在這裡耽誤,也失了和她細說的耐心。

“我這麼做也是為了祝家,你攔著我不就是為了你心心念唸的晏之初,為了你心心念唸的太子妃之位麼?等我奪了這江山,你要什麼樣的男人沒有?”

“你瘋了,你著了什麼魔,竟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

兩個侍從得了祝凌雲的眼神示意,一個手刀就將人劈暈,候在門外的管家帶了兩個婢女進來,將元英縣主抬回房中。

“關好她,別讓她再出來胡鬧。”

永正行在京城有著數十家賭坊,每家賭坊地底下都有私獄,也都有私藏的兵器。

數十年的籌謀,他已經招攬了大批英雄,他將他們分散在各處,兵馬司、御林軍、御前、甚至是深宮中,都有他的心腹。

如今趁著大軍征戰在外,正是收網的好時機。

皇上已經服用巫水,對燕煦堯言聽計從,待其從皇上那裡拿到賜死楚王的聖旨和傳位詔書,他便可趁虛而入。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只要拿住了宮廷,他自有辦法圓其說,察合臺的巫術可是好東西……

丞相這麼多年在朝廷中也是支援者眾多,京官者,能用則留,不能用則殺。

血洗宮門,這天下便能改姓祝。

祝凌雲召集兵馬,一路直搗宮門。

城門口早就換成他們的人手,所以進宮門進得異常順利。

然而太和門前,卻有一人攔住了他的去路。

“小公爺,聖旨和詔書可已經拿到?”

“拿到了。”燕煦堯斜仰著頭,手上託著兩個明黃的卷軸,太和殿廊廡下掛著的一排宮燈襯得他身後一片血色,“只是不知,咱們的約定還作不作數?”

祝凌雲朗聲笑道:“當然作數,待此間事了,您就是胤月新的君主。”

“既如此,你現在就下馬,行叩拜禮吧。”

一行人僵在原地,祝凌雲片刻思索後下了馬,“能否給我看一眼你手上的東西。”

燕煦堯將卷軸遞過去,目不轉睛地盯著他,不放過他臉上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

等祝凌雲意識到上當的時候,卻為時已晚——這兩道聖旨都是空的。

太和殿內湧出大批計程車兵,以沈淮序和裴瑀為首,將一行人團團圍住。

緊接著幾十個被捆了手腳塞了麻布的宦官被押到太和殿前,祝凌雲在宮裡所有的暗樁都被拔除。

能這麼精準的把人揪出來,顯然是因為燕煦堯的倒戈。

“燕小公爺,長公主若是知道你做此選擇,只怕要氣得當場昇天。”

祝家和燕家的合作,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了。

天下大定前,先帝曾揚言要和祝燕兩個合治天下,然而等先帝真的登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賜爵位奪兵權。

先安國公和先定國公雖感念上意,一心輔佐,不曾有二心。

但他們的後代,卻是各有各的野心,各有各的打算。

長公主怨恨先帝將她嫁給一個痴傻公子,也不平先帝只寵幸太子一人,她心高氣傲,怨念滋長,只想報復所有曾嘲笑過她的世人。

人說生女不如得兒,她偏要證明自已能成大事。

她想叫世人看看,她親手培養出來的孫子,也有治世之才,也能當得了天下之主。

祝丞相起初並未有反心,但隨著集權日盛,先帝的猜忌隨之而來,他才明白丞相一職終有被取代的一天。

真等那一天到來,君臣離心,矛盾不可調和,留給祝家的就只有覆滅這一條路。

所以在那一天到來之前,他仍有兩個選擇,要麼主動上交權利,要麼謀求更大的權利。

他選擇了後者。

因為他不止一次的想過,若當時結義的三兄弟沒有互相推辭,此刻坐在金鑾殿上的,就該是三人中年齡最大的祝山明。

是非成敗,不過是一念之間。

燕煦堯選擇倒戈,也是一念之間。

他也慶幸自已選擇了倒戈,否則今日在太和殿前人頭落地的,就不止他祝凌雲一人。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者澤川

愛吃開胃羹的李郎

我的前半生我的趣味童年

南少林惠空北少林惠通

那隻旅行蛙崽

洛歲戎

年華一刀

君笑齡

我有一面青銅鏡,可通修仙世界

望生煙

沒人相信我們會結婚

晚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