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看標題,作者的腰扭到了,早年練過舞給腰練傷了,練了個腰間盤突出的病。現在不是去玩嗎?玩的時候一個沒注意腰傷復發了……

我他喵直接打道回府,躺床上休養……

先鴿著吧,我有空了就把鴿的全改了。

——————————

琴的個人故事。

身為西風騎士團的代理團長,琴一直忠於職守,為人們帶來安寧。

雖然琴並非天賦異稟,但透過刻苦訓練,如今的她已然能夠獨當一面。

當風魔龍的威脅開始臨近,這位可靠的代理團長早已做好了準備,誓要守護蒙德。

角色背景

西風騎士團是守護蒙德的劍與盾。

除了清掃荒野的魔物、守護城市與道路安全之外,騎士團最重要的工作是維護蒙德的秩序。

雖說蒙德是自由之都,但無邊際的散漫只會帶來混沌與彷徨。

琴非常明白這一道理,所以才堅持嚴謹刻苦的作風,以最嚴苛的要求對待自已。

然後一不留神,就在月初消耗完了當月所有的咖啡配額。

角色故事一

古恩希爾德家族是古老的騎士家族。

據說自第一篇史詩寫成之日,就已開始守護蒙德。但歷史悠久的血脈必然伴隨著沉重負擔。

琴自幼便被母親作為騎士道繼承者培養。象徵騎士風度的形體、禮儀,鍛造騎士靈魂的歷史、詩歌,武裝騎士精神的劍藝、體能,琴全都要訓練。

唯有如此,才能實踐古恩希爾德的家訓“永護蒙德”。

早年的酒館裡有這樣一句玩笑話:古恩希爾德家族的長子長女,在學會喊“媽媽”之前,就已能夠念出“永護蒙德”。

從《林間風故事拔萃》抬起頭,看見同齡孩子舉著風車歡笑著跑過窗前。

小小的琴,自然是明白其中含義的。

而如今,從累牘公文中抬起頭,看見蒙德的未來舉著風車歡笑著跑過街道。

代理團長大人對從前那些歲月依然毫無悔恨。

“這是正確的事。無論多辛苦,正確的事就應全力以赴。”

角色故事二

“琴團長十分可靠。”“若是遇到難題,找她幫忙一定沒錯。”在蒙德,騎士和民眾都十分仰賴琴。

如果有人需要幫助,事情又合乎道理,那她一定會出手相助。

即使是街市上的小口角,即使是戀愛的小煩惱,即使與騎士團的本職工作毫無關係,只要有人對琴開口,琴就會對他們伸出援手。

“要問原因的話,幫助受困之人,不正是騎士的職責所在嗎?”對她而言,騎士的職責先於“代理團長”的勤務。對她而言,親手幫助有需要的人最為實在。這也是她對麾下騎士的要求。

圖書管理員麗莎曾經勸琴放輕鬆,“應該適當享受淑女的下午茶時光”。可對琴來說,騎士的職責先於淑女的身份。

“琴團長十分可靠。”人們一如既往地給予她這一評價。令她煩惱的是,一天時間只有那麼多,即使犧牲睡眠,也無法幫助所有人。要成為可靠的人,需要付出難以想象的努力。

角色故事三

琴代行團長職責的如今,不少人已經忘記在她之上仍有一位“大團長”。而她本人從未在意過這種事。騎士團內的地位與稱號絲毫不會影響她行事的原則。熱忱、正直與一絲不苟,琴身上這些優良品質有兩大來源。

其一是自幼接受的教育和訓練已將騎士道精神深深植入她靈魂深處。

其二是現已缺席的西風騎士團團長法爾伽曾對她悉心教導。灑脫而散漫的北風騎士法爾伽,他給琴的成長帶來了巨大影響。

“大團長,請您認真對待工作,直面蒙德對您的期待。”

“小姑娘,你是我的副手,為我分擔工作天經地義。這樣大團長才有精力做更重要的事啊。”他是征服與創造傳奇的騎士,而她是守護和平與自由的騎士。

琴並不討厭法爾伽。法爾伽的行事風格或許有其獨到之處。

琴需要完成的,是那些大團長沒完成的正確之事。半年前,法爾伽率領西風騎士中的精銳再一次離開蒙德,踏上遠征之路。遠征,這是很符合大團長風格的冒險。

“騎士團就交給你了。反正這些年也是你在做團長的工作。”“放心交給我吧,大團長。”站在窗前目送團長的她心想:等你回來,將會見到一座更加溫暖、繁榮、平和的蒙德城。

角色故事四

風起地的神樹,是初代“蒲公英騎士”道路的終點。據記載,建立西風騎士團、重振蒙德的初代蒲公英騎士溫妮莎,曾在生命結束之刻來到此地。她永別了衷心守護的城邦,留下傳奇與一株樹苗。這株樹苗在千風的眷顧中,在無數的日月照耀下,成長為參天巨木。

琴十五歲時獲授“蒲公英騎士”之名。“蒲公英騎士”又名“獅牙騎士”,隨騎士團制度一同沿襲至今,是最傑出的騎士才能獲得的榮譽。

那日授銜儀式結束後,琴從慶祝活動中悄然離開,追隨著一直憧憬的英雄騎士的腳步,來到那棵大樹前。“蒲公英騎士”之名象徵著溫妮莎的抗爭與仁愛。自已如何能擁有資格,來繼承如此偉大的稱號?

蒙德城重建至今已逾千年。自已何德何能,能守護這座古老、自由、驕傲的城邦?隱藏在穩重成熟外表下的,是一顆剛剛完成騎士禮,尚未做好準備的少女之心。

風從遠方吹來,將騎士擁入懷中,輕柔地拂去她的疑慮與不安,展露出黃金般的決心,“永護蒙德”,成為溫妮莎那樣溫柔堅定的戰士,為同胞戰鬥,為自由抗爭。這便是那句簡明嚴厲的家訓中蘊含的心意吧。

如今,每當感到疲憊動搖,琴仍會來到這棵樹下,接受風的洗禮。風洗淨她的困頓,令她重拾前行的力量。風起地的神樹是初代“獅牙騎士”道路的終點。同時,也是“蒲公英騎士”琴的起點。

角色故事五

琴團長有一個秘密。古恩希爾德家族是古老的騎士家族。這驕傲的血脈來自琴的母親芙蕾德莉卡。

琴的父親則是名貫大陸的冒險家,西蒙·佩奇。來到蒙德後,他掃去身上風沙,以嶄新的姿態加入西風教會,一路升為西風教會總管,人稱“拂曉的樞機卿”。曾經的愛侶最終分道揚鑣。年幼的琴牽著母親的手,望著父親與妹妹芭芭拉遠去的背影。後來,芭芭拉也與父親一樣加入西風教會,成為了一位深受蒙德人喜愛的牧師。

琴一直想要親近這位血脈相通的妹妹,但面對芭芭拉躲閃的眼神,不知該如何開口。或許這份相似的笨拙,就是姐妹心意仍然相通的表現吧。

琴團長還有一個秘密。儘管熟讀歷史典籍,儘管身戴“蒲公英騎士”之名,儘管成為了深受信賴的代理團長,琴依然十分中意戀愛小說。並非因為在訓練與勤務中虛度了少女年華,也不是因為父母婚姻有裂痕。

琴僅僅是嚮往故事所描繪的兩情相悅,嚮往蛛絲般精妙又脆弱的情感。身為騎士,凡事要以蒙德城和西風騎士團為最優先。但,“如果,我自已也能……”深夜的辦公室裡,琴再一次讀完《少女薇拉的憂鬱》。“要是有時間,去黎明前的誓言岬看看也沒關係。沒關係吧……”琴低下頭,在灑滿星輝的窗臺邊偷偷想著。

琴的冒險筆記

琴團長生活作息表·第十七版

這是一張精細到分鐘的作息表。從清晨跟安柏一起晨跑並順路為麗莎購置早飯,到夜間親手洗衣服並把換洗物件收納整齊,大小瑣事均有條目,可見時間安排得相當緊湊。每件做完的事情上都有勾號標記,因外力延誤的事項則備註了詳細原因。

在因身體不適未能按時完成的“蒙德城公共設施評審報告”條目後,備註了“凌晨3時已完成,取消本月末的書籍購置獎勵。”琴有時想,這張表格的靈感來源,或許是十年前母親為自已繪製的訓練表。

神之眼

單論實力,琴早已是蒙德城數一數二的劍士。但在琴心中,比起成為一把能夠刺穿腐朽與黑暗的利劍,她更願意做守護歌聲與自由的堅盾。

“維護”向來比“破壞”更難。從小隊隊長晉升為副團長時,出現在琴面前的就是巨大的挑戰。外有愚人眾施加的邦交壓力,內有叛徒,前任督察長的同黨。想在如此形勢下重振旗鼓開拓局面,並非易事。

但琴獨自扛住了來自外界的壓力,引領一眾騎士粉碎深淵教團的諸多陰謀,重新為西風騎士團樹立威望。

琴永遠不會忘記得到“神之眼”的那一刻。感受著掌間升起的微風,頃刻間,四周沉寂下來,空間化作黑白,唯有古恩希爾事德家族古老而嚴厲的家訓浮現在她腦海之中,“永護蒙德”。

————————————

芭芭拉的個人故事。

芭芭拉既是西風教會的祈禮牧師,又是蒙德城的閃耀偶像。

對於習慣了傳統吟遊詩人的蒙德來說,“偶像”是還不習慣的新生事物。

但在蒙德,人人都愛芭芭拉。這就是自由之都的自由精神,對大家投來的喜愛,芭芭拉是這樣滿懷感激地總結的。

角色背景

芭芭拉是西風教會的祈禮牧師,同時也是蒙德城的閃耀偶像。“只要看到芭芭拉,心情就能變好。”——蒙德城裡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實際上,不只是心情,傷口或者身體不適也能一起治癒。人們知道,芭芭拉可以透過水元素的“神之眼”,釋放奇妙的魔法。但在芭芭拉心中,最神奇的魔法只有“切實的努力”而已。

角色故事一

蒙德城裡,人人都喜歡芭芭拉。其實在最開始,芭芭拉的歌聲對於蒙德城居民來說十分陌生,甚至讓人有些不習慣。因為蒙德一直以來流傳的歌,大部分都是吟遊詩人彈唱的民謠。好在蒙德有著“自由”的精神,令人愉快的新事物,可以和喜聞樂見的“傳統”一起繁榮。

人們接受了她的歌聲,逐漸被她的活力感染,甚至也開始學著哼唱。“艾伯特先生,不要再唱了!你唱的真的很沒調子!”

角色故事二

可是對於這樣的成果,芭芭拉心情複雜。偶像的職責就是讓大家喜愛自已。這麼來看的話,芭芭拉做得很好。她的選擇並沒有錯。

但是,另一方面,偶像需要去撫慰大家心靈的疲勞,她真的做到了嗎?她為盲眼的葛羅麗唱了歌,安慰她遠行的戀人一定會歸來;她為生病的安娜唱了歌,祝福她疾病一定會被治癒。但在歌聲結束後,她們臉上的笑容並未停留太久。芭芭拉陷入了迷茫之中。

角色故事三

芭芭拉從小就是個性格陽光的孩子。儘管她有些笨拙,做事常常失敗,也總能飛快振作起來,再試一次。與芭芭拉截然相反的“那個人”,便是她的姐姐,眾人口中的“家族驕傲”彷彿是對著字典裡“優秀”的解釋一般成長起來的姐姐,完全遙不可及。

芭芭拉最初努力的動機並沒有多麼偉大,僅僅是想要贏過姐姐一次。可是,無論劍術還是學習,她都比不上姐姐。一向陽光向上的芭芭拉,對此不免有些失落。“努力是最神奇的魔法,但在努力也沒有用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角色故事四

芭芭拉沒有想過放棄。不如說,她的韌性令她的父親,“拂曉的樞機卿”西蒙都感到吃驚。芭芭拉給自已制定的“失落時間”只有三十秒。三十秒過後,無論如何都要重新打起精神來。

“既然不擅長戰鬥,那我就負責後勤吧!”在父親的引導下,芭芭拉成為了一位治療者。傷員和病患是如此痛苦,芭芭拉的善良又是如此閃耀。“想獲得他人認可”的渴望,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想幫助他人”的簡單信念。

角色故事五

“謝謝。”這是芭芭拉聽到最多的話。感到迷茫時,有人握住了她的手。

“你的陪伴,讓我感覺好多了。”對芭芭拉而言,大家臉上重新洋溢位的笑容,就是她最好的獎章。

所以,在夜裡按摩著腫疼的小腿,或者咕嘟咕嘟喝著護嗓子的杏白茶時,芭芭拉都會想起每一個向她投以善意的人。“我也是在大家的鼓勵下前進的!”而且,那個笑容說不定正是健康的證明——歌聲也許真的能夠將人們治癒。

至於那份想要超越姐姐,成為全蒙德的人氣第一的小小好勝心,並沒有被芭芭拉摒棄,而是被她藏進了最深的心底。“如果能夠變得更加優秀,也許就能為姐姐分擔一點責任了吧。”她是這樣想的。“唔唔……芭芭拉衝呀!”

艾莉絲的偶像雜誌

“偶……像?”

最初芭芭拉聽到這個陌生詞彙的時候,疑惑寫滿了她的整張臉。

“人們應該崇拜的,不是世間的七神嗎?”

“不止喲。”魔女會元老成員之一,閱人萬千的艾莉絲蠱惑般地說,“看了這個你就明白了。”

總之,從這本不知道是哪個世界帶回來的“偶像雜誌”中,芭芭拉知道了有那麼一種職業,工作的內容就是努力被大家喜愛。而優秀的偶像不僅收穫歡欣,更能夠透過歌喉和舞步治癒人們的心靈。

芭芭拉一遍遍踩著拍子練習著新曲子。她終於在人們的笑容裡,找到屬於已的喜悅。後來有一天,艾莉絲一臉愁容地告訴芭芭拉,“提瓦特偶像團”計劃似乎流產的時候,芭芭拉的演出已經在蒙德城小有名氣了。

“唔……既然只剩下我了,那,偶像的意義……就由我來發揚吧!”懷著小小的野心,芭芭拉今天也在偷偷練習著新的曲子。

神之眼

芭芭拉獲得“神之眼”時,並沒在做什麼偉大的事。當時她剛剛進入教會不久,正在照顧一個高燒不退的孩子。無論芭芭拉怎麼哄,孩子都哭鬧不休。有人說,他已經服下藥劑,可對親人的想念無從緩解。又有人說,唱歌給孩子聽吧,這樣他就會好起來。

到那時為止,芭芭拉從未唱過歌。不過她不會在這種時刻退縮。就算從來沒有唱過歌,她也無法丟下需要照顧的孩子。

芭芭拉抱著高燒不退的孩子,唱起了自已記得的唯一一首搖籃曲。最開始,她唱得很笨拙,連詞都忘記了,只能輕輕哼唱出旋律。

孩子平靜了一些,於是她繼續唱著這首歌,不知唱了多少遍,嗓子都變得乾啞。直到懷裡的孩子安然睡去,疲憊的芭芭拉才靠著牆睡著了。

翌日清晨她醒來,發覺孩子的燒已經退了。也許是因為她的歌聲,也許是因為不知何時落在她手邊的“神之眼”。但芭芭拉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這件事上。看著孩子的笑靨,她真心地感到快樂。“用歌聲治癒所有人”,芭芭拉的神之眼,就誕生於這樣單純而溫柔的夢想。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星神漫遊提瓦特

浮華憶庭夢

詭異復甦:鬼王你跑什麼?

虎頭作者

紅樓之浮生一夢

扇檀

我的物件竟然是王爺

若水只取一瓢飲

克蘇魯:其實我是基金會的

老樹昏鴉

我在古代搞選秀

六點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