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日月如梭。

轉眼春秋佳節已過,已是十月金秋了。

“按照時間來算,今天應該是血濺鴛鴦樓了吧。”

這個大概是唯有王燁知道的故事了。

送走了金富軾,王燁便沒有再管這事,畢竟高麗降不降的影響不大。

而且就是梁山不參與,這事也繞不過樑山去,聞煥章已經到了東京,便是作為梁山代表商談高麗投降的事情。

該要的好處還是要的。

只是按照朝廷的辦事速度,這事估計還得不少時間才能塵埃落定。

所以王燁很快便把這事拋之腦後了,來到開城,安頓好自已自已之後,剩下的便是合理安排時間,跟一群媳婦研究造人術。

女人多,自然的就熱鬧的很。

再加上孩子也有四個了,那自然的王燁這個做父親的,也不好厚此薄彼,也要帶其他孩子出去遊山玩水的。

尤其兩個女兒,軟軟糯糯香香甜甜的,太可愛了,要不說父親喜歡女兒呢,就這麼可愛,誰不喜歡?

當然也不是天天的在家長裡短的廝混,王燁也是要做些正事的。

當先便是【牧場】【鍛冶廠】【造船廠】這些建築的安排。

政治中心挪到開城之後,系統便開始準備這些建築了,這提醒了王燁自已還是有外掛的存在。

開城或者說剛準備好地基的漢城(今首爾位置)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梁山的政治中心。

所以王燁自然是要好好踩點的,然後做好佈置的。

在城池規劃上,王燁大概是梁山上的專家,畢竟玩過三國志好多年的,咳咳。

這三個月,並無特別之大事,對梁山便是穩定的發展,積累,沉澱。

先說發展,所有人來到梁山的第一印象並不是繁華,畢竟才穩定幾年,也不是說繁華就能繁華的。

但是能感受到那種生機勃勃,就是所有人都有希望的生機。

是那種只要你勤勞肯幹,就能活下來的希望,甚至你願意冒一些風險或者說有些能力的話,還能過的不錯的希望。

因為梁山治下良田還夠,梁山的稅收簡單,而且~

梁山的吏治也算清明!

錦衣衛的存在保證了王燁對整個梁山官吏體系的大體掌控···

怎麼掌控錦衣衛?

呵呵,不會自已下去看嗎?

在這個人治的時代,因為官吏掌握了政策解讀權力,所以才有了權威,才容易胡作非為,但是這種事情實際可以解決的。

只要王燁下去村落問問,今天收成多少,稅收多少?自然的就沒了滑吏下手的空間。

而且梁山一直以來對官吏體系的監察又嚴格,處罰又嚴重,隨著官吏的俸祿越來越高,自然的也就沒人給自已找不自在了。

官員犯錯或者說犯罪的理由自然是複雜的,但是從行為心理學也可以嘗試分析一下。

最簡單便是犯罪動機=犯錯的收益-犯錯的損失,犯錯的損失=預期損失*被發現的可能性。

提高俸祿是提高了犯錯的損失,完整的監察手段是提高了被發現的可能,這就會官吏想犯錯的時候,再三思量。

如果犯罪一定會被發現,那大機率是不會選擇去犯罪的。

一條鞭法也就是合併稅收,本就已經讓官吏對農民的騷擾降低到了最低。

然後又人命關天,牢獄、徭役這種原本容易死人的地方,定期巡視~

只要死人,便調查到底,便必定問責,自然的原本腌臢的地方,也沒那麼黑了。

每與操反,事乃成而。

王燁的執政就是參考趙官家的,都不用以史為鑑,只要借鑑趙官家的行為,然後反著來,很多事情也就做成了。

梁山一派欣欣向榮,也就是說王燁基本上不折騰,就已經是莫大的功勞了。

如今,高麗半島愈發穩定,遼東那邊也沒什麼亂子,琉球那邊步入正軌,日本的九州島、四國島和本島正在火熱移民開發。

只能說梁山雖然發展的快,但是步子走的穩。

到十月上旬,梅執禮主持戶部完成了第一次梁山治下丁口普查,嗯,如今的梁山確實是愈發壯大了。

總人口五百二十一萬三千六百五十。

當然這個資料是有偏差的,統計錯誤,少了三千六百四十二。

王燁有掛,能知道自已治下多少百姓,當然如果掛錯了,那就另當別論。

掛出錯的機率很低,為什麼還費時費力的去做這事?

因為有些事情,必然是要逐漸步入正軌的,作為戶部,不做人口普查怎麼行?

而且調查的時候,也是做戶口本,嗯現在叫路引的時候,同時也是對戶部上下官吏的一次大曆練。

因為梁山的官吏是到鎮的,最基層的官便是鎮長。

是的,是官,不是吏。

所以才能直接的一竿子人口普查到基層,不然的話,就只能把這事交給村長自覺上報了。

管中窺豹,便能看出,梁山是做了很多事的,自然也補充了不少官吏。

官吏增多,俸祿還提高了,梁山財政能支援嗎?

答案是能。

實際上梁山現在很富裕,除了稅收不錯之外,更重要的是官營的幾項生意,白酒、鹽鐵、大宗物資買賣如今的收益都不錯。

當然這些最多讓梁山財政不緊張,可以持續發展,而不會富裕,真正富裕是因為搶劫。

打下日本之後,其中光收入的金銀價值便超過了一千五百萬貫,便是留存部分用來犒賞征戰士卒,還剩下千萬貫富餘。

何況石見銀礦已經開始投產,這是持久的收入,這地方白銀的產量真的很高。

呂頤浩到日本,從島嶼開發難度以及開發順序來說,應該是關中平原(原平安京、大阪所在平原)、九州島、本島南側,然後本島北面,最後四國島。

但是不行。

呂相公要先安定本島北側。

就因為石見銀礦。

穩定日本之功勞,諸位未必能看到,不如真金白銀來的實在。

這便是呂頤浩給的理由。

很好,很強大。

王燁能說什麼,於是便改了日本島開發規劃。

王燁說貴金屬不算真正的財富,自然是有些偏頗的,雖然白銀不能直接吃,但是可以從大宋買東西啊。

大宋一直是缺銀的,從一兩白銀換一千五百文便能看出來,銀貴銅賤~

嗯?

銅也不賤,所以大宋鑄造的銅錢一直是摻有其他金屬的,中間還弄出來當十錢這種坑爹玩意兒。

王燁的宏觀經濟學也是半桶水,這種貴金屬的宏觀管控,王燁也不太懂,只是明白,大量真金白銀進入市面,是會對市場造成衝擊的,所以只能分批次投入市場。

當然是分批還是一次投入,梁山有錢是肯定的。

而王燁有限的經濟學知識告訴自已,有了錢,作為個人可以存,但是作為一個國家,那還是花出去的好。

舉例說明,梁山拿出三百萬貫修路,僱傭百姓,那這三百萬貫就會到百姓手中。

然後百姓手中有了錢,便是有存起來的,必然自然也只是一部分,剩下的還是要花的,便是有二百萬貫用了買些東西,比如衣服、吃食、傢俱,建房子···

那做衣服、吃食、傢俱,蓋房子的人是不是也就賺到錢了。

錢還是那麼些錢,不過是轉了一圈,但是多了那條路,多了衣服、吃食、傢俱、房屋

資源加上勞動,於是增加了財富。

這也就是GDP概念的底層邏輯。

違反常識的一個概念,就是地震之後,GDP是增加的,大概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而對於花錢,大家都是專業的,只要給錢,就一定能花的出去。

怎麼花?就需要王燁這個扛總的拍板。

王燁這個人也不太會,只會一些理念。

當先就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先給禮部撥款二百萬貫,弄好三年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

然後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建設高麗南北貫通的大路,不要那麼小氣,直接上水泥~

水利是農桑之本,挖溝,挖渠,打井,總要把人家沒開發的土地做好開發~

然後是社會福利,大宋朝廷有的社會福利院,咱們也安排上,敬老院、撫幼院都安排上,又花不了多少錢,還能哄媳婦開心,挺好的。

有錢,有人,那就幹唄。

所以梁山生機勃勃的場面不就來了嗎?

百姓勤勞、官吏清正,這就是太平盛世啊。

只是這個世上,總是有人見不得別人好,總是想著弄出些事情來,破壞一些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十月十八,王燁嫡長子王大寶遇襲!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緣系開封

沐藍汐月

穿成惡婆婆後,我爆紅娛樂圈

阿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