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無憂和林程都是聰明孩子,里正大孫子沒少誇他們識字快,若是上了學堂,定然也是受夫子喜愛的好學生。

里正對此表示贊同,他也十分看好這兩個孩子的學習。

但比起林無憂,里正還是更看重林程,畢竟他是男孩子,讀書之後,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前途不可限量。

里正先前就想跟林初一商量一下送孩子去讀書的事情,只是有事情耽擱了,就沒來得及提。

現在林初一主動提起,詢問他進入學堂需要準備什麼,他自然也不會藏私。

以林程的聰明勁兒,進入私塾好好學上幾年,下場考個童生肯定不成問題。

好好培養培養沒準兒將來能考上秀才,到時候他就是這十里八村幾十年裡的第一個秀才,也是自己在任期間,出現的第一個秀才,光是想想就讓里正激動不已。

里正越想越美,臉上不自覺露出了笑容。

“里正爺爺?”

林初一見里正聽完她的話之後就一直在發呆,忍不住出聲喚回他飄飛的思緒。

“啊?哦!剛才一不小心走神了。”

里正臉有些紅,只是他面板有些黑,看不大出來,輕咳一聲後,端正了坐姿,開始給林初一科普。

“這個拜師禮通常要準備六樣東西,分別是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和肉乾。”

“芹菜表示勤奮好學,蓮子的蓮芯味苦,寓意苦心教學,紅豆寓意鴻運當頭,棗子寓意早日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肉乾則是用來表達弟子心意,總之就是圖個吉利,至於數量拿多少,就視各家情況而定了。”

林初一聽到這裡有些疑惑,其他的她還能理解,唯獨最後一項為何一定是肉乾?家裡好像沒多少肉乾了,鎮上好像也沒見過賣肉乾的。

送肉乾是有什麼講究嗎?若是有的話,她就從空間裡偷渡一些好了。

林初一不瞭解詳情,也不敢胡亂做主,怕壞了規矩,乾脆直接找里正問個明白。

“里正爺爺,這最後一項一定得要肉乾嗎?鮮肉不可以嗎?”

里正聞言笑著搖搖頭,“你呀,真的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你當人人都跟你家似的,經常能吃上肉?很多人家手頭都不寬裕,一般也就過年的時候,捨得花錢在村裡幾戶養豬的人家那裡買上幾斤肉。”

“那時候買肉會便宜一點,買了肉也捨不得一次性全吃了,都是曬成肉乾,這樣不容易壞,可以留著慢慢吃的。”

“對於他們而言,肉乾已經是他們能拿出來最好的東西了,所以年後孩子去學堂的時候,村裡人送給夫子的拜師禮都是自家曬的肉乾,送的人多了,就形成傳統了。”

林初一有些汗顏,“受教了,是我想岔了。”

“不知者無罪,你也不用覺得不好意思,我只是告訴你送肉乾的緣由,這並不是說,不能送新鮮的豬肉,還是那句話,視各家情況而定,量力而行就好。”

“那夫子人挺隨和的,不太看重物質,也不會擺架子,不管拜師禮送多送少,只要交夠學費他都會把學生收下。”

“那這六禮的份量正常會給多少呢?”

“一樣來個一兩斤就行。”

“好,我明白了。”林初一點點頭,心裡已經有了計較。

“嗯。”里正繼續剛才沒說完的話題,“學費是按年收,一人一年二兩銀子,這都已經開學幾個月了,現在去上學,也是要交一樣的學費,有些虧了。”

林初一對這一點倒是無所謂。

“這個沒關係,左右他們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倒不如去學堂學點東西,也不算虛度光陰了。”

“倒也是,對了,學堂的位置在隔壁臨水村,他們村有一個姓杜的地主,為了家中小輩能讀書,特地出錢建的學堂,請的夫子也是秀才公出身,咱們這附近幾個村子,就只有他們村有學堂,都是把孩子送到那裡去讀書。”

“說是隔壁村,但其實也隔了十來裡地,每天一來一回會耽誤不少功夫,所以中午那頓我都是讓孩子在學堂吃的,這樣不用來回奔波,還能空出一點時間休息。”

“只是這樣一來,一個月要交100個銅板給學堂,作為孩子的用餐費,你看下是要讓他們回來吃,還是讓他們在學堂吃?”

林初一想了想問道:“村裡其他讀書的孩子,是回來吃,還是在學堂吃?”

里正想了想開口道:“據我所知,都是選擇在學堂吃的,他們學堂的夫子名聲很好,從不會剋扣學生口糧,偶爾還會給學生加餐,每個月至少能吃到兩次肉菜,真要是回來吃,折騰孩子不說,吃的沒準兒還不如在學堂呢。”

林初一點點頭,“那就讓他們中午在學堂吃吧。”

學堂的菜色對於一年也吃不到幾回肉的農家人而言已經很好了,但對於她家而言,真的不太夠看。

雖然她家有牛車了,但她沒打算搞特殊,人家裡正家也有牛車,還不是讓孩子在學堂吃飯,都是一樣的飯菜,大家都吃得了,沒道理林無憂他們吃不了。

再說了,他們本就是插班生,跟那些在一起上了好幾個月的學生,還是不一樣的,想要融入進去本就比較困難,再搞特殊的話,容易被孤立。

這種結果不是林初一想見到的,兩個孩子現在看著是開朗多了,但他們的先前的成長環境給他們造成的影響還在。

要是因此出現什麼心理問題,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林初一決定順應村裡人的選擇,讓他們在學堂那邊吃飯,至於飯菜營養不夠的問題也很好辦,把早餐和晚餐做的豐盛一些就是了。

家裡有黃大娘在,這事可以跟她交代一下。

里正和林初一聊著聊著,就到了飯點,灶房裡準備好的菜陸續上桌,王氏招呼他們入座。

林初一走近一看,里正家請他們吃的這一頓飯,可沒少花心思。

燉雞湯、韭菜炒雞蛋、蒜薹炒臘肉、煎豆腐、炒白菜、土豆燜雞,最後再配上糙米飯,足足五菜一湯,就這些菜色,放在其他人村民家裡都能趕上年夜飯的規格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用時間的線縫補

筆名隨便起

進錯房,我懷上首富大佬的雙胎

亦以情

將她拉下神壇後

南姜不是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