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梢眼...”

“確定?是這樣,還是這樣?”

“是,是這樣”,大漢指著其中一個眼睛形態。

“下一個,是否有明顯顴骨。”

“顴骨,顴骨很高...”

一個小小的目擊證人,也敢來為難顧秋白,大概是把她當成好欺負的,只會埋頭畫畫的小姑娘了,故意折騰設計的甲方多了去了,這點程度對顧秋白來說不痛不癢。

顧秋白聲音不大,但讓人不敢忽視。每當大漢猶豫不決的時候,顧秋白就會快速的畫出幾種五官的模型給他對照,配合顧秋白麵無表情的臉,看垃圾的眼神,大漢感覺壓力很大。

多年畫畫練出來的手速,在顧秋白還沒畫完之前,便默默吸引了屋內所有人的目光,幾位畫師同僚,在顧秋白落筆時站在她背後看的目不轉睛。

他們自小學畫都是為了陶冶情操,講究靜心,意境,哪有見過這樣畫畫的手法,在場之人心境各不相同,有人認為這麼畫失了畫的靈氣,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流派,值得學習,有人則沉浸在顧秋白的陰影線條裡,驚奇畫居然還能這樣畫出明暗關係...不過這些顧秋白都不知道。

顧秋白很快便完成了一張通緝令,落筆,陸鳴鶴眼裡滿是讚歎之色,毫不吝嗇自己的誇獎:“名不虛傳,神乎其神!”

顧秋白直直地看向他,意有所指:“我以為還原犯人肖像關乎司法的公平正義,是重要之事,需要謹慎對待,並不是用以官僚相爭的伎倆。”

陸鳴鶴頗為尷尬,這件事原本並不是他的主意,但他的確想看看新來的畫師水平,所以並未加以制止。

他慎重地向顧秋白行了一個禮:“無意冒犯,此事確有不妥,日後顧大家若有任何需要,大理寺將全力配合。”

顧秋白不鹹不淡,只是點頭表示知道了。

陸鳴鶴也不再多說,總歸只是借調,雖然把人得罪了,但他觀顧秋白的行事作風,應當還是會好好完成工作的,那便足夠了。畫苑其他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是他們少卿把人得罪了,拿點紙又算得了什麼,記在少卿頭上就是了。

顧秋白理直氣壯地從大理寺帶了不少宣紙回家,她之前的畫具基本都是宋卿卿提供的,這幾天她人不在,顧秋白的紙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別看顧秋白前幾日有一筆收入,但這點也是杯水車薪。

現在她是公職人員,平日裡的吃喝問題,都是在京兆府公家食堂解決的,平日裡她也沒有其他開銷,現在唯一的念想就是趕緊把房貸還上,到了古代都逃不過做房奴的命運。

想起了自己被迫背上的房貸,就像是原本躺的好好的,卻被人一把薅起來說:你這個年紀怎麼睡得著的?怎麼睡得著的?不買房不還貸你還是華夏人嗎?

大理寺的紙張品質要比京兆府的好,顧秋白用起來很是順手,來的不錯,正是時候。

下山之後,顧秋白其實很少有真正休息的時間,接連發生的事讓她充分意識到,她現在對自己的人生是沒有絕對話語權的。

以前在山上的時候只有一老一小,自給自足,歲月靜好,但山下不是這樣。她在山上的畫是用畫筆感受世界,到了山下,是用畫筆謀生,這樣的感覺又熟悉又陌生。

不過是賺錢,幹就完了,顧秋白不願想太多,人生不過一場遊戲,等房貸解決完了,再談別的。為了讓漫畫第一本就能夠開啟市場,顧秋白在分鏡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場景的構建,人物的結構,修改再三。沒了甲方的桎梏,沒人在旁指指點點,再也不用帶著鐐銬跳舞,她的靈感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她也很享受這個創作的過程。

又是框框幹到半夜,為了儘快達到出版頁數要求,顧秋白用了一些巧思,沒有把所有的場景都一一展現,以突出人物為主,規避了大全景。就等宋卿卿的訊息了。

第二天頂著黑眼圈,渾身散發低氣壓的顧秋白來上班。沒想到的是,畫苑同僚們是出乎意料的熱情。他們七嘴八舌地詢問起顧秋白昨天展現的素描手法。

“顧姑娘畫技了得!”

“顧姑娘師承何人?”

“昨日我觀,這種技法雖無色彩加持,但僅用線條便可讓臉部立體呈現,完全顛覆了平面。”

“慚愧,昨日在下也用炭筆嘗試了一番,不得其法...”

“姑娘可否指點一二?”

顧秋白很是驚訝,因為這幫畫師年紀大一些的有五、六十歲,即使小一點的也有三十多歲,雖然年紀都要比她大,但現在卻是沒擺一點架子,可見是醉心技藝,心思單純之人。

顧秋白來這裡這麼久,也是第一次碰見同行。挑了其中一人作模特,直接現場作畫展開教學:“這種技法叫做素描,比起現代繪畫重視的總體,更著重結構和形式,是一種藉助明度變化來表現物件的繪畫方式...”

聽完顧秋白的講述,諸位畫師都頗有恍然大悟之感,即使是昨天對顧秋白這一手法不屑一顧的畫師,也都聽得很是認真。

畫師們興致高昂,紛紛開始以身邊人為模特進行嘗試,顧秋白左看看,右看看,時不時給予指點。顧秋白很懷念這種氛圍,有一種回到了美院的感覺。說到美院,那古代是否也有類似的機構呢?

“打擾諸位同僚,長安是否有畫院一類的機構?”顧秋白問。

“姑娘不是長安人士吧”,房間裡資歷最老的畫師應到。

“繪畫一事在世人眼中並不“上等”,需要以畫為生的,都是像我們這樣落魄的讀書人,大部分知名的大儒,都是有一定功名的,只是以畫陶冶情操。但新帝登基後,多喜繪事、好丹青,長安才慢慢開始興起繪畫。長安目前有幾家私人畫院,但最大的畫院,還是翰林圖畫院,由翰林院設立,為皇家作畫,與國子監齊名,內設畫院官,為學子傳授繪畫技藝,近年來畫壇名家輩出,皆出於此。”

沒想到還真的有專門從事繪畫的機構,顧秋白問:“那如何才能去?”

“一般有舉薦和考試兩種途徑”,說這話的畫師苦笑一聲,“我們這等普通人,只有考試一個途徑,但畫院名額有限,競爭也是極為激烈,非天賦卓絕之人,難以入圍。”

相當於是古代的中央美院了。

“有錢的話呢?”

“姑娘說笑了,畫院考試比起科舉不遑多讓,且畫院為皇家服務,若是因為這等黃白之物降低水準,可是要掉腦袋的。”

有點意思,“如何才能去參加畫院的考試?”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桃花奾

靈火

蒸汽朋克異世吃貨

樸實耿君

嘻遊三國:變成了劉備的一條狗

神筆貓良

盜墓:這個人從不按套路出牌

磕學之旅

我幫魔頭找屍骨,魔頭是個二百五

烏斯ws

錦鯉福妞:我在年代當團寵

霜濃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