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李元,共有3個課題,一個是“開天3代計算機”,第二個是“女媧1號”,第三個是仿製F100渦扇發動機。

渦扇發動機還沒有命名,他就隨口稱呼他渦扇100。

目前是第6版,已經向著實用化發展。

目的是將來可以作為無人機的發動機,由於可以自動調整涵道比,所以裝備此款發動機的無人機具備了超音速和低速巡航的能力。

透過模擬計算,一架啟動重量一噸的無人機,加滿油,可以低速巡航6個小時。

如果進行超音速突防,可以達到馬赫。

這樣的無人機將是現在所有國家的噩夢,打不著,追不上。

這樣的效能,李元肯定是想把他設計成空中預警機。

現在唯一的難題是雷達,目前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研究還無法實現小型化。

當然,這些都是他在秘密研究,還沒有和童代表說。

他想著將來成立一家公司,到時直接和軍方合作。

如果還不行,可以和研究所合作。

研究所拿專案,他提供產品,名譽他們獲取,他只拿金錢。

今天他正在使用新的合金材料製作高溫高壓空心葉片,早上接到一個電話。

無奈放下工作,把電腦和發動機收入空間,只留下“女媧1號”,讓她進入一個櫃子,自己練習大模型。

他不得不謹慎,這個實驗室裡的所有物品,一旦流入社會,將會帶來不可預知的結果。

騎車1個小時,趕到五道口一個機關大院。

一個小年輕已經等在門口,熱情上前,“您是李元同志吧?”

李元笑著點頭。

“領導讓我等您,您請跟我來”。

路上的時候,李元知曉這個小年輕名叫聞之路,是許領導的秘書。

小年輕之所以見到李元如此熱情,緣由許領導多次在重要場合上提到這個名字。

作為秘書,他便記在心中,想著結交。

二樓一個大會議室裡,和現代的大會桌一樣,呈長條橢圓形。

主位便是最靠近裡邊的橢圓頂點上,身後是大幅的世界地圖。

猛不丁看到如此現代的佈局,習慣了一排排長條桌會議室的李元,有點時空錯亂。

已經來了不少人,大家都坐在靠牆的沙發上聊天休息。

其中有兩個穿著西服的中年人,他們的氣質明顯和其他人不符。

周邊的那些穿著中山裝的中老年人,都客氣和兩位中年聊著天。

聞秘書把李元帶到會議室,沒有說什麼,便轉身離開。

李元的出現,只是引起一些人的好奇,但也未起波瀾。

唯一奇怪的是,居然沒有遇到熟人,比如那些當初一起戰鬥在621實驗室同事。

在他人的眼中,已經30多的他,看起來只有二十五六歲,如果不是身著灰色中山裝,留著小鬍子,看起來更年輕。

沒有辦法,由於功法的原因,歲月的刻刀好像變鈍,無法在他的厚臉皮上留下痕跡。

就連楊婷,雖然是三個娃的媽,看起來也不到30歲,身材更是火辣,也更有韻味。

他進入會議室,找了一個角落,靜靜地閉目養神。

實際上是在腦海裡最佳化大模型。

有著系統、以及簽到所得的計算機知識,他目前的計算機水平遠遠超越當代。

不然也不可能在短短10年內,一個人開發出“女媧1號”。

如果不是生產能力所限,他都可以開發出一款更為先進的計算機。

不過“女媧1號”已經遙遙領先,比90年代末的i486還要強大。

1978年6月因塔爾推出了8086微處理器,主頻,採用16位暫存器、16位資料匯流排和29000個3微米技術的電晶體。

整體效能和開天一代的KT6501都無法相比,更不用和“女媧1號”相比。

這就是掛逼的強大之處,可以和整個科技界抗衡。

李元閉目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外界不聞不問。

直到有人輕拍他的肩膀,他才睜開眼睛。

入目是微笑著的許領導,“怎麼的,晚上沒有睡好啊?”

“不好意思,想事情太入迷了”。

“走,馬上要開會了”,許領導轉身走向主位,李元巡視全場,發現大部分座位上都有人落座。

只餘下最上首的右邊座位和靠近門口的最末座位。

李元猶豫一下,走向最末的座位。

許領導站在主位,轉身沒有看到李元,抬頭看到坐在末位的李元。

他笑著指著上首的位置道:“李元同志,這裡才是你的座位”

一句簡簡單單的對答,像是在會議室裡丟下一顆炸彈,吵吵聲四起。

所有人都不斷看著李元,都在打聽這個年輕人是誰。

好在沒有出現有人站起,高聲質疑李元的狗血橋段,更多的只是好奇,以及隱藏在心底的嫉妒和憤怒。

見到李元猶豫,許領導用力地招招手。

如此,李元不得不起身,走向那個空位。

幾乎所有人都注視著李元,內心強大的李元沒有感覺到一絲壓力。

兩個西裝男低聲議論幾句,抬頭鄙夷地注視著李元。

在他們的內心中,已經構建好各種狗血的橋段,故而心生鄙夷。

李元走到空位,等著許領導就坐。

此時許領導把手放到李元的肩膀上,這種親密地舉動,更是加深了與會者心中的猜測。

許領導巡視一圈,把所有人的表情收入眼底,心道果真如此。

“大家一定好奇,他,何德何能坐在這裡!

我也不兜圈子,直接向大家揭露謎底。

他叫李元,長得面嫩,其實已經36歲,華清大學畢業。

是我國第一條4英寸晶圓生產線的發明人,更是晶片研究的帶頭人。

我們將要建立的國家半導體實驗室的前身,便是他領導的621實驗室”。

許領導的介紹,讓會場更是傳出了巨大的議論聲。

這裡大部分人一直使用的晶圓,以為都是從國外進口的。誰能想到,居然是國產貨。

“我知道你們很驚訝,但是這就是事實,從62年開始,我們就有了自己的4英寸晶圓製程”。

“這不可能,阿美莉卡也就是75年才突破的4英寸晶圓,我們怎麼可能在62年就有了如此先進的晶圓!”

其中一名西裝男起身質疑道。另一人跟著拼命點頭。

“你是說阿美莉卡在75年突破的4英寸晶圓?”

“是的”,兩位西裝男齊齊點頭,眼裡都是質疑。

他們想到了大生產,想到了畝產10000斤,一絲鄙夷浮現,已經不屑掩藏。

“你們可以問問身邊的同志,他們是不是在63年的時候就有了4英寸晶圓”。

許領導心情非常好,這是間接助攻。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黃昏下的序幕

靈活的小胖

我在古代搞直播,高冷將軍狠狠寵

真的花不完

我死後,當擺爛鹹魚拯救各類副本

瑪卡巴卡徐

反派之我的母親是大帝

又是明月

王者榮耀:我的鯤成精了

櫻桃奶球氬

我小草神,絕不種草!

王陽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