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進入了12月下旬。

這天李元剛開始設計真空爐自動控制專用晶片,就被軍代表童志遠打斷工作。

“小李,跟我走!”

“等會,童大校,做什麼你得給我說明白吧,這麼大的攤子我說丟下就丟下!”

“哎喲,看我這急得。

我們在酒仙橋700廠建設好了無塵車間,主要生產4英寸晶圓。。。”。

“等等,你們不是說是在綿陽山區建設嗎?”

“透過辯論,大家還是覺得放到京都更合適。

700工廠處於最東北角,可以修一條專門的馬路,同時也能更好防護。

無塵車間直接和其他廠區分割,有專門的北門。

生產的晶圓全部供應軍方,暫時不會用於民品。

如此,安全方面就可以得到保證,暫時不用擔心洩密。

當然,綿陽將來也會建立一個更大型的晶圓生產廠,目前不急”。

“那你找我幹什麼?”

“你幫忙驗收啊!除了你,我們都不懂。

而且,裝置安裝也需要你親自上手,確保一次成功率”。

“你等會,先安排好工作,把肖工也帶上吧”。

“你看著安排”。

十幾分鍾後,一輛普通嘎斯小汽車駛離變電站。

酒仙橋工廠區,在東北角有一個佔地足有50畝的廠區,裡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廠房。

外圍是高2米的紅磚牆。

北邊隔出一個分廠,相比於主廠區,這裡的廠房顯得低矮,最高才2層。

裡面有著一座30多米長的廠房,靠北邊院牆是一個二層紅磚樓。

紅磚樓1層是保衛科,二樓是辦公區。

廠房就是普通水泥柱樑的紅磚房,外觀看起來普普通通。

從東門進入,佈局和地下實驗室類似。

不過進門是2個更衣室,男左女右。

首先進入的是一個走廊,右手邊是兩個車間,分別為切割和拋光車間。

左手邊也是兩個車間,分別是單晶棒製備車間和氧化車間。

分廠負責人,介紹一番無塵車間的除塵、保溫、保溼的手段後,把大家領入一個個車間。

檢測一圈後,幾人站在走廊中,童代表急切的問道:“怎麼樣,符合要求嗎?”

李元沉吟片刻,“畢竟這裡是晶圓生產車間,條件還是無法和實驗室相比。

但是生產合標的晶圓沒有問題。

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加強雜物清理,避免變成汙染源”。

分廠廠長明顯鬆了一口氣。

剛見面,他見李元年輕,本不以為意。

但是當他了解到面前的年輕人,是全套晶圓生產裝置主要設計者時,才收起了輕視之心。

但是對於他們這個無塵車間不如他們實驗室的說法,仍持懷疑態度。

接下來,就是組裝。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再次組裝便快速許多。

這次李元成為主力,肖工變成了幫手。

看著他熟練的動作,舉重若輕的身手,分廠廠長更疑惑了。

“童代表,這小子到底是幹什麼的,怎麼好像什麼都會”。

童志遠瞥了他一眼,“知道厲害就行,他的事情最好少打聽”。

“這麼嚴重?!”

“也就是你,其他人,我都懶得和他說”。

“說的也是,國內突然冒出4英寸晶圓生產線,初聽我也是嚇了一跳。原來是他們搞出來的”。

直到現在,在他的內心中,還是把李元當作一個參與者。

整整2天,童代表一直陪在車間,當起了勤務兵。

李元二人也是吃住在工廠,累了,就回辦公樓隨便眯一會兒。

如果不是照顧肖工,李元完全可以2天2夜不休息。

第三天上午試車,沒有什麼開工儀式,只有李元、肖工、童代表和10名學徒。

“你們誰是真空爐控制員?”

“我”,一個女聲從隊伍裡傳來。

只見舉手說話的是一位不到1米6的姑娘,由於全都穿著防塵服,也看不清美醜。

“背一遍操作手冊”。

“首先檢測入料口是否密封。。。

。。。。。。

注意觀察真空度,如果太低。。。

。。。。。。

最後關機”。

“好,透過,等會直接實操”。

“啊!”,姑娘用手套捂住了口罩,明顯非常吃驚。

“誰負責提拉單晶棒?”

“我”,一個雄壯的男同志上前一步,“啪”一個立正。

一看就當過兵。

“背一遍操作手冊”。

“首先清理乾淨坩堝,注入高純度矽粉。。。

。。。。。。

注意真空度是否符合要求。。。

。。。。。。

注意觀察矽液麵的顏色。。。

。。。。。。

最後等待自然冷卻”。

“很好,一會兒實操”。

“下一位。。。”

。。。。。。

半個小時後,單晶棒製備、切割、拋光和氧化四大主要流程考核完畢。

中途糾正了一些認知上的不足。

“好,開始加料”,李元一聲令下,大家都忙碌起來。

分廠廠長走過來,“李同志,是不是您先演示一遍,再讓他們上手”。

李員笑笑,“放心,都不是什麼脆弱的物件,弄不壞。

讓他們直接上手,犯錯了,記憶深刻。

我一直堅信,成長經驗是從失敗中得來的。

剛開始,犯錯是可以接受的。相比於他們快速成長,那點物資的浪費微不足道”。

分廠廠長是從戰爭時期走過來的,他最見不到浪費。

見李元堅持,他又走到童代表身邊。

把他的擔憂和建議和盤托出。

“小李是什麼意思?”

“讓他們直接上手,但是,這怎麼可以,萬一搞出問題,後果誰能承受”。

童代表看了他一眼,“他是專家,聽他的就行”。

在李元的堅持下,他們開始了第一次實操。

李元站在他們的身邊,給了他們一定的勇氣。

李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每一道工序,他們都有兩人,一個人嘴裡不斷說出操作規程內容,另一個記錄他的操作過程。

加料非常順利,居然沒有出現一次過錯。

李元及時給出了肯定。

然後抽真空,也是非常順利。

但是在提拉單晶棒時,出現了問題。

因為每一臺提拉真空爐的零部件都有偏差,但是都在誤差之內。

但是這些偏差,會影響提拉和旋轉的速度。

所以,每一臺都需要重新調校,中途也需要維護。

他們實驗室不可能每次都派人過來,所以必須培養出懂得調校的人。

“放鬆,觀察液麵的顏色,注意單晶棒於液麵過渡顏色。

對頭,就是這個顏色”。

。。。。。。

“哎呀,還是有點快,放鬆,沒事重新來過”。

。。。。。。

“1號輪調整好了,你看著接觸過渡面,記住這個顏色”。

。。。。。。

“好,全部調校正確,恭喜你!”

面前的工人已經汗透,站在那裡有一種虛脫的感覺。

突然,單晶棒顏色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怎麼回事?”,分廠廠長急得大叫。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天的是逆天

蔚藍幻影

似無人之境

椰路撒冷

靈氣復甦:大佬竟在我身邊

提桶打工

TNT:那年梔子花開

春西嘉

六年予她,十二年予你

奇綴

元昭辭

吾岸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