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鴻的兄長劉備,自從與劉鴻分別後,收拾包袱,和先前好友公孫瓚的書信。

與他母親告別後,劉備披上老舊的蓬衣,步行北上。

約有一月餘,略有疲憊的劉備,終於來到薊縣。

薊縣,幽州的治所,其繁華不如冀州某一座小縣城。

劉備看著如此荒無人煙的薊縣,來往的行人更甚少。

他走進薊縣,見到面黃肌瘦的老者從自已身邊過去,便拉住,詢問:“老人家,您可知道公孫府何在?”

那老者無精打采地看了他一眼,抬頭找了找方向,抬手指了一下,便就離去了,但是眼中卻閃過一絲恨意。

劉備對此狀有些疑惑。

只好隨著老者指著的方向走去。

過了半晌,一座看似有些荒涼的府邸出現在他眼中。

而府邸的橫匾,寫著“公孫”兩個大字。

劉備心中一喜,似乎想到自已加入公孫瓚部,任別部司馬,日後自已就可以出人頭地,名滿天下。

劉備上去敲了敲府邸的門口。

不一會兒,府門被開啟,走出一人,只見他滿臉憔悴,一身白衣勁裝。

劉備叫道:“伯圭兄,好久不見。”

那正是公孫瓚的表字。

公孫瓚一見來人是劉備,有些驚訝,瞬間向周圍看了一眼,挪開身子,示意劉備進去。

堂上,分賓主落座,劉備向公孫瓚作揖,道出自已的目的。

“收到伯圭兄的書信,備實為驚喜交集。故而攜書信來尋見。”

公孫瓚有話要說,可喉嚨總有卡住說不出口。

劉備見狀,安慰起來:“伯圭兄,備不才,定為伯圭兄分憂。”

“不知玄德武藝如何?”

這一問,使劉備有些摸不著頭緒。

公孫瓚這才解釋起來:“冀州安平國那裡逃竄過來的強盜,名曰荊嗣。”

“此賊武藝超群,聚眾上山落草,就在薊縣外約有十里那一處,他們劫道竊財,專殺官僕,官衙數次剿匪,無功而返。”

“可官衙的縣令找到了我,請吾等出兵馬上山剿匪。”

說到這之時,公孫瓚不禁大哭起來。

劉備聞言,完全可以想得到,他們兵馬並非那賊的對手,不由再次詢問剿匪之時發生了什麼事。

公孫瓚平復了自已的情緒,繼續說道:“那山勢險峻,唯有一條小道可上山,只能兩人並肩而行。吾等不慎中了計,僅憑那賊一人,殺散了吾等兵馬,吾鬱憤不過,持刀與他對戰,但非一合之敵,吾這慌亂而逃。”

說罷,他掩面而泣。

劉備又問道:“難道我們官衙就沒有可敵的將才嗎?”

公孫瓚搖了搖頭,哽咽地哭著。

這下那老者聽到公孫瓚為何有些恨意,敢情那百餘兵士其中肯定有那老者的親人或者兒子啥的。

他想了想,似乎想到了什麼點子。

“伯圭兄,俗話說得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如我們出榜招將,誰能剿滅荊嗣那夥,官升兩級,或者按功獎賞。”

公孫瓚眼中恢復了一絲神彩,覺得劉備的提議很好。

於是,他走到桌案前,奮筆疾書,招將榜很快寫好。

隨後喊來家丁,吩咐他將招將榜儘快送到官衙,讓官衙儘快出榜。

……

紅日即落,映照出一線白紅的地平線。

牛山村,耕地農田。

一道人影正在揮動著牛鞭,似乎趕著農牛。

那道人影身形魁梧,雙臂緊繃如弦,有節奏地揮動著鞭子。

突然,有一道身影跑來,對他喊道:“大芳子,官衙那邊出榜了,不過俺不識字,聽衙僕說,這是什麼要找將軍的。”

說罷,那被叫“大芳子”的壯漢停下揮鞭的動作。

“胖哥,幫我照看啊!”

大芳子丟下一句話,便趕過去看看。

官衙門口的佈告欄前,站著那稍有氣喘的大芳子。

他伸手揭下招將榜,對衙僕說:“這榜我接了!”

衙僕聞言大喜,吩咐一旁的衙僕去報信給公孫瓚。

……

時間稍微回到公孫瓚吩咐家丁出榜時,劉備在公孫瓚府邸坐了有半炷香,左等右等也不是個事,於是找了理由向公孫瓚辭別。

過了一兩炷香後,小街上,劉備手拎著包袱,正轉悠著。

不知不覺,他來到了官衙門口,正巧見著大芳子揭榜。

劉備一下好奇起來,便走過去瞧著。

他見那壯漢,如此魁梧粗壯,又有氣勢磅礴,突然心生招攬之心。

此時劉備的野望,漸漸地在他心中發芽起來。

那大芳子感覺到身後有人,便回頭看一眼。

恰巧那劉備和大芳子的視線對起來,不由尷尬起來。

劉備別過頭,視線恰好見著大芳子手中的招將榜,故作驚訝起來。

於是,他問著:“這位壯士揭榜,可是想投軍?”

“沒錯!”那道聲若巨雷的磁性聲音從大芳子喉嚨中發出。

劉備心中一喜,準備出聲忽悠。

“不知壯士名諱?”

“俺馬芳,字德馨,祖籍幽州代縣,祖先遷徙此地,三代農戶。”

“在下乃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字玄德,與公孫將軍有舊,投奔於他,任別部司馬。”

馬芳,聞言大喜,這下不用從在軍隊中底層打拼。

他直接拎起招將榜,對劉備笑道:“不知司馬是否願意收留俺?”

劉備心中一喜,卻面上故作嚴肅起來:“可以,我為你寫個推薦信,到時候提交給將軍即可。”

說罷,接過招將榜,並對摺起來收回。

這時,官衙門口走出一衙僕,只見他身形高大,面上有一道疤,看似有些兇狠。

劉備回過頭,正好見到那衙僕,見他如此異相,估計是個猛將。

那衙僕上前之時,氣勢兇狠,走到劉備面前,一下轉變畫風,唯唯諾諾地聲道:“聽司馬是漢室之後,不知司馬願否收留吾?”

“哦,這位官衙哪裡人氏,姓甚名誰?”

“吾乃元行欽,自幼武藝傍身,只是未受器重,便被安排在官衙當個差。”

劉備見那衙僕語氣誠懇,眼中卻帶著懇求之意。

便應著:“這好說,我就多寫一份推薦信。”話罷,人走進官衙,尋了個宣紙寫了兩份。

隨後對著這兩張宣紙輕輕地吹乾,便收起這兩張宣紙,分別遞給馬芳和元行欽。

……

一個時辰後,天日漸漸地下落,映出一片紅霞。

元行欽輕輕地整理衣著,走進官衙一處休憩小廂,叫醒馬芳。

不到一炷香,元行欽和馬芳來到那荒涼的公孫府外。

在之前,劉備已先行回去告知公孫瓚,有兩位壯士投軍,願領兵剿匪。

公孫瓚聞言大喜,一下掃去之前的陰霾。只是距天色漸黑的時間較長,他焦急地跺腳。

待聽到兩位壯士來到府外,迫不及待地走出府中。

只是見到兩位壯士他們如此高大雄偉,太陽穴飽滿,心中不由生出一種感覺,乃猛士也!

隨後,與元行欽和馬芳互相深入瞭解,發現他們不僅有勇猛,還有智謀,可謂智勇雙全的將才。

於是他起草了任命書,將元行欽和馬芳分別任命為門下都和賊曹。

公孫瓚沒忘落下劉備,讓劉備負責他們的官職事宜,並囑咐劉備儘快領兵上山剿匪。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病嬌妹妹愛而不得後,將我囚禁了

唯一的藍天

他們的第七年

汐潘

將軍義兄為娶我,化身紈絝現眼包

維生白日夢

永遠明亮的島嶼

一年夏33

年年春枝

三柯雨

重來一次:我在末世吃火鍋

楠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