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因為產品很重要,而且是勞動密集型,對於財富的增值,是肉眼可見的。

歷史上,工業革命的發段,就是紡織業的大變革。

在紡織業爆發之前,大部分人都是穿不起襪子的,甚至很多人穿不起鞋子,因此才有“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俗語。

光腳代表窮人。

穿鞋代表富人。

而能穿襪子,就是富人的代表。

如果是太平年月,一般的老百姓還有衣服穿,可是一旦遇到兵荒馬亂,就連衣服都很難有了。

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杜甫寫安史之亂後的民間,形容老百姓“出入無完裙”,就是老百姓太窮了,家裡的婦人沒辦法出門見人,因為沒有完整的衣裙可以蔽體。

這還算好的。

更慘的,是一家人只能穿一條褲子,誰需要出門的時候誰穿。

這就是紡織業不發達,布匹和絲絹本身就是價值很高的財富,在唐朝的時候,布帛絲絹都是可以作為貨幣使用的。

衣食住行。

人除了吃是最重要的之外,其次就是穿衣。

所以在工業發展的早期,紡織業是非常有搞頭的,甚至在一百年內,需求都是非常旺盛的。

就怕你生產的不夠多,不怕你生產出來的賣不出去。

所以江浩先建立了紡織廠。

一座座紡織廠拔地而起,大量的棉布絲綢被生產出來,拋到市場上,很快就銷售一空。

出口到海外,也是真正的熱銷品,換回了大量的白銀。

而且這些紡織廠,雖然用的是機器,但也需要人力與機器配合,所以需要招募大量的員工,屬於是勞動密集型企業。

而且招收的都是原本生產力不行的婦女,讓大明的各種家庭,都能得到一筆額外的收入,婦女的地位也能稍微提高些許。

隨之,大量的工廠先是從京城拔地而起,然後輻射到周邊。

紡織廠,蔗糖廠,鍊鋼廠,造鞋廠……各種工廠紛紛開啟,大明每年的財政收入,達到了5000萬兩的驚人數字。

戶部官員,都是驚呆了。

大明自開國以來,就沒有如此富裕過。

而這些工廠在北方蓬勃發展,南方的商賈,自然紛紛效仿。

東南地區,原本就商貿發達,歷史上為了出口絲綢,甚至出現整個地區種植桑樹,開辦紡織局,整個地區全靠出口絲綢生存的局面。

這被歷史教科書稱之為“資本主義的萌芽”。

可惜,終究只是萌芽,大明的皇權太強大了,士大夫只能依附於皇權,而不可能與皇權對抗。

加之,大明的農民可不是軟柿子,真要在大明搞出羊吃人的場面,肯定會弄出一個又一個的李自成和張獻忠,打爛那些商人的狗頭。

不過有了江浩的主導和開掛之後,一切就不一樣了。

整個大明王朝,正在跑步進入工業時代。

而最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大明修通了直達漠北的鐵路。

拿著新式裝備的大明新軍,對蒙古形成了降維打擊的效果,江浩徹底擊潰了蒙古的勢力,將蒙古併入大明的版圖。

並且在經濟上,大力的發展羊毛紡織的產業,讓蒙古的牧民以此獲利,長久下去,蒙古與中原的利益,就會深度捆綁。

經濟聯絡緊密,加之火車帶來的高機動性有利於平叛,遊牧民族的威脅,算是徹底的解決了。

畢竟江浩親自開創的皇家軍工廠,已經可以生產機槍了,機槍一掃,子彈如飛。

遊牧民族的那點人口,根本經不起工業化後的戰爭消耗,後世兩次世界大戰,死人都是幾千萬,激烈的戰場上,一天就要被機槍打死十幾萬人,遊牧民族總共幾百萬人,壓根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現在的黃金家族後裔,見識明軍的“排隊槍斃”後,以及驚天動地的火車之後,也熄滅了所有反叛之心,恭順的不得了。

乖乖的讓出了蒙古大汗的尊號,於是乎,江浩現在既是大明天子,又是蒙古大汗。

而且他敢保證,蒙古絕對不會成為問題了。

遊牧民族之所以南下入侵,並不是遊牧民族生性殘暴,侵略性強,而是生計問題導致的不得已為之。

遊牧並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養活一個人,需要大量的牲畜,而草原上一旦天災席捲,牲畜就會大量死去,牧民就會沒飯吃。

沒飯吃,就只能南下,去搶劫農耕民族。

這就是自古以來蠻夷不斷入侵的原因。

蠻夷每次大舉入侵,都是氣候異常,北方嚴寒,遊牧民族無以為生,只能南下,也因此戰鬥力比較強,畢竟生存的壓力是最大的動力。

漢朝與匈奴的戰爭,最後挫敗了匈奴,與其說是軍事勝利,不如說是天災讓匈奴走向崩潰。

天災令匈奴人無法生存,而漢朝只要阻止住匈奴人南下劫掠,匈奴人就沒有辦法,只能投降漢朝。

但江浩做的比漢朝更好。

一是工業化後的武力,哪怕是“排隊槍斃”級別的軍隊,都不是蒙古人可以對抗的。

在這種強大的威力的威懾下,往昔兇殘的蠻夷,現在都變成了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普通牧民。

這是威壓。

二就是羊毛的貿易,大大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日子過的好了,和強大的大明對抗,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這是利!三就是江浩的改革,讓農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糧食已經不是什麼問題,牧民可以從中原買到糧食、茶葉、鐵鍋以及各種奇奇怪怪的工業品,衣食住行的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在這一番措施之下,當今“天可汗”江浩在遊牧民族的心目中,已經不亞於成吉思汗了。

除了將蒙古併入版圖之外,江浩又重拳出擊,將離開天朝長達千年之久的西域,也收回了。

西域這個地方,是當年漢武帝開拓出來的,因為早期對外貿易依賴於絲綢之路,所以歷朝歷代對西域都很重視,一直想辦法把控西域。

但是唐朝安史之亂後,就無力維持在西域的統治,西域便逐漸脫離了天朝。

之後的中原,就沒有大一統王朝,宋朝連幽雲十六州都收不回來,還談什麼西域?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A1帝國

小碼總

嫡女重生:手撕白蓮花

狐狸66

穿越末世,靠遊戲系統爆殺喪屍

時折飛飛

凡人修仙:開局撿到上古奇獸

掛可掛

末世的我逐漸匪化!

以海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