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六,張季寧和張季遠從元滿莊回來了,制皂坊開工,這是今年最後一批刺玫花皂團。

八月就要開始製作桂花香皂,方盈還沒有去桂花村打過招呼,不知道貨源會不會出現問題。

七月二十,張明海從元滿莊回來了。

吃過晚飯,一家人在院子裡納涼。

“公爹,元滿莊那裡的糧食都曬乾入倉了嗎?”

一說到糧食,張明海臉上馬上露出笑模樣。

“都入倉了。”張明海覺得現在的生活才像個人樣,以前一天只能吃一餐乾飯,現在餐餐可以吃乾飯,不用擔心無米下鍋。

“糧食這麼多,要不就釀點酒?二弟秋收後成親反正也需要酒水。”方盈提議。

“你還會釀酒?”張明海震驚了,這兒媳婦還有什麼不會的。

“釀酒不是很難。先自己做酵母粉,再做酒麴發酵就可以了。”

“那你試試。”張明海算看明白了,兒媳婦只是知會一聲而已,不管你同不同意都會去做。

“釀酒會有酒糟,不養豬太浪費了。”

“但是養豬,院裡會臭烘烘的。”王秀蓮不太贊成。

“娘,咱們去外面建個豬圈,院外的地很寬敞。”

王秀蓮瞥了方盈一眼:“你連堵我們的話都想好了,想做就做吧。”

方盈尷尬笑笑。

“陸家這次送來很多禮,咱家拿不出像樣的回禮,我就想做點事。”

“但是你的一點事,往往跟著一串事。”王秀蓮拆穿。

“娘……”方盈尷尬中。

“主要是家裡就這麼一點人,做不了那麼多事。”

“好啦,娘,以後我多請人,不讓家裡人那麼累。”

“要不八月份收桂花的事就交給長工去做?”

“這個可以。”張明海點點頭。

“那公爹就挑兩個機靈點的做這件事。帶兩次應該就上手了。”

“好。”張明海又在吧嗒吧嗒抽菸。

空氣中一陣沉默。

“元滿莊那邊耕牛不夠用吧,公爹,明天你去買兩頭放在那裡用。”

“請人割稻穀的事,就讓娘去跟大嬸們聊聊,誰願意來割稻穀,稻穀不用她們搬。”

“你一個二個的活計安排得明明白白,你自己的呢?”王秀蓮問道。

“我和二弟三弟明天要下田割稻穀呀。”

“知道了。”王秀蓮不情不願應下。

“娘,明面上跟嫂子們說工錢三十文,背後咬耳朵說四十文。”

“你這是還防著婆婆一手啊,怕婆婆都收走小媳婦們的工錢?”王秀蓮瞪方盈一眼。

“娘,我這也是為咱家以後好僱人考慮的,不是每個婆婆都像娘這麼好。要是她們辛辛苦苦幹一天活,最後一文都沒有留在她們手上,不就有情緒了嘛,以後就不來了。”

說完,方盈說完嘿嘿嘿看著王秀蓮笑。

“說的是歪理,但是也有點道理。”王秀蓮想想就釋然。

“明天我和二弟三弟大概割三畝,剩下七畝,娘請八個後天來收割,我和二弟三弟搬稻穀。”

說完,方盈喊了一聲:“二弟三弟都聽到了嗎?”

“聽到了。”張季遠。

“聽到了。”張季寧。

兩人異口同聲說道。

片刻,方盈教的五人小課堂就要開始,二房三個侄女走進來。

方盈又開始一天的授課。

第二天,張明海趕馬車經過二房門口。

張明河從院裡走出來,看到張明海往村外方向走。

於是問道:“三弟,你要去哪裡呀?”

“家裡牛不夠用,去買多兩頭回來。”

“三弟,你等等,我進去拿錢,我也去買,老是借你家的牛也不是個事。”張明河風風火火去拿錢。

此時,看到已經十二歲的仲謀從院裡出來。

“仲謀,你在忙什麼?能不能幫三叔爺趕牛車啊?”

張明海現在見一個抓一個,實在是兒媳婦安排的活計一個接一個,幹不完呀幹不完。

張仲謀一愣,沒想到三叔爺會開口要幫忙。

於是問道:“三叔爺,這是要去哪裡?”

“去縣裡買牛車,一個人趕不了那麼多,你去幫忙趕一個,你爺爺也去買牛車,你去不去?”

張仲謀高興得差點跳起來:“我去,我去。咱家也買得起牛了。”

隨後,高興上了馬車。

張明河取了錢出來也上了馬車,馬車向縣裡駛去。

到了元滿莊,張明河問道:“三弟,這是你們家的莊子?”

“是的,兒媳婦差不多兩個月前買的。”

張明河挺羨慕三弟有個會掙錢的兒媳。

剛下馬車,張明海就看到翟管事從元滿莊走出來。

張明海喊道:“翟管事,你叫上一個人,一起和我去縣裡買牛車,你們趕回來。”

翟管事一看是東家,應了一聲就轉身回去叫人。

刀疤臉跟翟管事一起走了出來上了馬車,這回是換翟管事趕車了。

到了牛馬市,張明海挑了三頭牛,配上三個車架子,翟管事和刀疤臉各趕一輛牛車回元滿莊。

張明河則挑了一頭牛,配上車架,和孫子張仲謀一人一輛趕回桃園村。

張明海的馬車比較快,已先一步回了桃園村。

到了村口榕樹下,看到王秀蓮正在和大小媳婦說要找人割稻穀的事。

沒過多久,王秀蓮也帶著孫子孫女回來了。

張明海看到問她:“事情辦得怎麼樣?”

“這還用說嗎?兒媳婦都交待得這麼清楚了。”

“意思是都辦妥了?”張明海對老妻說一半留一半,頗為不習慣。

“都辦好了,請了八個明天去幹活。”說完,王秀蓮進廚房準備做飯。

等做好了飯,方盈和兩個小叔從田裡回來。

看到張明海,方盈問道:“公爹,牛買好了嗎?”

“買好了,你說買兩頭我買了三頭,讓張仲謀幫忙趕回桃園村。”

張明海頓了一下再說:“牛太少,田來不及耕會趕不上季節。”

“好,公爹安排就好了。”方盈開心說道。

吃完午飯,張明海一行四一起去割稻穀。

元滿莊內,翟管事重新安排人加緊犁地。

趕在八月之前插完秧。

一切都在忙碌裡有序進行著。

而此時,二房正圍著自家買回來的牛開心不已。

生活越過越有了盼頭。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心裡的名字啊

玄阿

雙鷹,我就是你的鳳雛

滄瀾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