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愛卿,進來吧!”

崇禎聞言,撩起鑾駕的簾子看了一眼,便下了鑾駕。

進了東暖閣後,房壯麗立刻拿出了一份摺子。

“陛下,這是吏部整理的關於武舉待推人員的資訊!錦衣衛這邊也已經同步調查過了,請陛下過目!”

王承恩立刻接過雙手呈遞給了崇禎,崇禎接過後也沒有立刻翻閱,反而是看向了房壯麗。

“你先說說,這五百人中有多少是乾淨的?”

“回陛下,只有四十三人沒有犯什麼錯。”

房壯麗回應完立刻道:“五百人中,待推最久的是萬曆三十二年的,待推時間二十四年,

最短的則是天啟五年,待推兩年多,年紀最大的有五十一歲了,

因為各種原因,有一百三十二人放棄了待推,有二十七人因各種原因去世了,

剩下的三百四十一人中,只有四十三人沒有觸犯大明律。”

崇禎聽完感覺很是無語,也替待推的人感到悲哀。

都特麼的熬死了,都沒有等到候補。

這個社會就是這個樣子,似乎出仕就是唯一的出路了,寧願熬也不願意去做其他的。

“房愛卿,此事你覺得怎麼處理?”

“這……”

房壯麗沉默了一下,隨後一咬牙:“陛下,臣以為,這些觸犯了大民律的待推武舉,朝廷是有大部分責任的,

武舉候補不許離開京城,俸祿又低,他們為了生存只能做一些違規的事情,

臣以為,按照大明律該處罰的就處罰,處罰結束後,該補償就補償,以武舉名次候補品秩補償銀兩,但因是主動觸犯,補償減半,

另外……三年內不準候補,以儆效尤!

臣已經讓人計算過了,需要十萬兩千一百一十五兩,大部分減半,實補六萬八千三百兩,摺子內有具體明細!”

房壯麗說完,立刻低下了頭,等待著崇禎的怒火。

犯錯了,還要補償,這簡直就是在替武舉開罪。

反觀崇禎則是興趣盎然的看著房壯麗,這位尚書的做法和後世的國家補償差不多。

想法頗為前衛,事情也做的到位。

“就按你說的處理吧!”

這回輪到房壯麗錯愕了。

崇禎看著錯愕的房壯麗,淡淡道:“制度有問題就調整,沒有錯就完全執行,很合理,朕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陛下聖明!”

房壯麗行了一禮後,又道:“陛下,對於現有的武舉待推的人,臣是這麼考慮的,安排那部分清白的人到二十一衛去,

這些都是武舉出來的,無論是武藝,還是兵法、策問都還過的去,不如讓他們去給二十一衛的將士們講一講,每天半個時辰就行了,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合理利用起來,以後的待推去軍中歷練完的都可以到全國各衛所去講學。

既能熟悉兵政,又能發揮所學,還能提高衛所將士的認知,一舉三得。

其次,臣建議以後待推時間不得超過六年,待推期間可以回居住地,減輕生活壓力,但必須到當地衛所操練,以防止朝廷調令下達,武舉荒廢了武藝。”

“可以!”

崇禎眼睛一亮:“待推制度需要修改,此事吏部負責,做好了提送內閣,然後再呈送給朕。”

“臣遵旨!”

又交代了幾句後,房壯麗興沖沖的離去。

皇帝能聽進臣子的勸諫,這才是對臣子最大的鼓勵。

看著離去的房壯麗,崇禎點了點頭,從待推這件事情就能看出,這位吏部尚書是真心為百官和朝廷考慮的。

房壯麗離去後,御馬監掌印高時明又來了,送的是內閣關於明年武科初擬的聖旨。

崇禎看了幾遍後,寫了個準:“擬旨後以明詔三百里加急送到兩京十三省各州府,由各州府傳至各縣城鎮。”

不是聖旨難,是因為要採用將才武科,規則和標準需要細化,也需要同步公佈。

……

次日一早,賣報的小孩子開始在大街小巷跑了起來。

“賣報啦、賣報啦……朝廷在明年龍抬頭開武科啦!”

“武科有新的標準了,採用將才武科!”

……

科舉在什麼時間都是大事情,百姓們聽見科舉的事情,立刻來了興致。

但仔細一聽是武科的時候瞬間興致消失了一大半。

“哎,白高興了一場,原來是武科,這玩意不是坑人嗎?”

“就是,我認識一位武舉人,待推了十四年了,過的苦哈哈的,還不如從軍,說不定都已經成千戶了。”

“即便是考中了又如何?前面那麼多待推的,估計到我的時間,我都老的走不動路了。”

“改革武舉制度有啥用,不疏通待推通道,考了也是白考。”

“走了走了,散了,別耽誤時間!”

……

“賣報啦,都來看看呀,朝廷更改了武舉制度,凡是中了三甲的,待推最遲六年,而且三甲最後一名都是從五品官職,相當副千戶呀。”

眾人正欲離去的時候,一名賣報的孩子又扯著嗓子喊了一句,瞬間將正散開的百姓們給拉了回來。

先是沉寂,隨後一窩蜂的圍住了賣報的孩子。

好一會兒,眾人終於拿到了報紙,慢慢看著朝廷決議的板塊中的內容。

將才武科的考試專案、標準、待推制度等等。

“真的,竟然待推只有六年,陛下英明!”

“六年時間,能等的起,而且還按照品秩發俸祿!”

“去參軍,十年混個百戶都夠嗆,待推還沒有大危險,可以試試!”

“誰告訴你沒有危險的,沒看到三甲武舉都要去九邊歷練半年嗎?合格了才能調回來,不合格你就老老實實的待在那邊吧!”

“就是,其他八個邊鎮還好,分到遼東去了,那就完蛋了。”

“這是武將,要的就是能帶兵打仗的,不然要你們幹啥?找讀書人帶兵算了,還搞什麼武舉?”

“行了,都別爭論了,想去就去,不想去就散了,又沒有人強逼。”

“真心無語,朝廷咋想的,想要參加武舉,必須得拿報紙上的報名表去報名,這不是非得讓我買份報紙嗎?”

“連份報紙都買不起,武舉已經跟你無緣了。”

……

朝廷明年開武科的明詔隨著三百里加急朝著兩京十三省的州縣而去。

同時也傳到了洛陽。

城中百姓議論著,有的暗自嘆息,有的則是不屑,有的磨拳擦掌,準備行李朝著北京城而去。

而洛陽城西門麗景門外十餘里處的洛陽驛。

官道上,十餘人靜靜的站立著,最前方之人,臉色沉著,眼神偶爾的轉動,表明了心中的萬千思緒。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帶著攻略收集替身

幻史館長VZO

原神:作家小姐的共鳴之旅

愛吃幽靈的谷煙

一直在這裡

夢書的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