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鄭老師和蒙老師已經拿到了今年到達入學年齡的學生名單。

接下來她們將在村長的帶領下,或者是在其他村幹部的帶領下,逐一走訪這些將要入學的學生家庭。

這是鄉村小學開學之前的例行走訪工作。

在鄉下的小學,當地的教育局基本上都會有這種硬性要求。

主要是因為,往年有些家庭的小孩已經到了需要接受義務教育的年齡,家長出於經濟原因或者是單純忘記了,就把自己家的小孩搞輟學了。

所以本地教育部門要求,小學一年級的老師需要在開學前,走訪入學名單上面的學生家庭。

好在岑星給兩個小老師一人配了一臺小電驢,這樣她們的效率高多了,也輕鬆多了。她們將會由近及遠的開始走訪工作,先是岑家村的幾個到達入學年齡的小孩,完了再去周邊的兩個村。

岑星沒想到兩個城裡來的大學女生這麼能吃苦,這走訪的工作可不輕鬆,趕緊道了辛苦。

“兩位老師辛苦了,我一定盡力支援你們的工作,你們看,如果走訪回來晚了,你倆就直接來我家吧。我這邊有家政人員,廚房這邊隨時有處理好的食材,粥粉這些都是隨時可以出餐的,對吧,田大姐。”岑星轉頭跟田大姐說,

“田姐,這兩個月你在廚房裡面多備點料,鄭老師和蒙老師來了,你多費心,幫她們做一做飯好嘛?這兩個月的工資,我給你多加500。”

“欸,沒問題。這都是順手的事兒。”田大姐聽到岑星的吩咐,答應得別提多響亮了,笑吟吟的答應道。

兩個老師臉皮還有點薄,連連說不要麻煩了。

岑星沒說別的,就是鼓勵她們做好工作,這就是對岑家村最大的貢獻了。

小韋支書表示,到時候自己可能也會帶工作組跟她們倆一起下戶,可能到時候大家都得到岑星這裡蹭飯,讓她們不要有負擔。

“岑老闆是真土豪,我們來吃大戶,不要有負擔。”他還開了個玩笑。

“歡迎歡迎,支援村委工作是每個村民的義務。”岑星笑眯眯的表度,場面話她現在是越說越順溜了。

來自大城市的沈湘怡和李董一家,都沒想到現在的小學老師,還需要負責這種工作。居然需要一一去走訪即將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家庭,還是為了避免新生的父母,因為錯過了報名,從而造成新生的輟學。

在城市裡,上學是個很重要的家庭事項,家長們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久,就為了讓自己家孩子進入一間好學校。

一年級入學的時候,更是不敢有絲毫鬆懈,必須是孩子成功登記學籍,一家人才能放下一顆吊著的心。

岑星只能說,鄉下的父母學歷本來就不高,對義務教育這個事情,完全不放在心上的大有人在。

估計也就是近幾年國家對義務教育抓的比較緊,小學生老師去學齡兒童家裡家訪之後,這種事情才漸漸少了。

在岑星讀書的那會兒,同是就讀一年級,班級裡面的小孩,從6歲到9歲的都有。年紀大的那些小孩,就是因為實在是拖不下去了,父母才不情不願的把小孩送到學校的。

所以她本人覺得小學老師上門家訪,這個事情還是很有必要的。

小韋支書就更不用說了,統計輟學率這個事情,本來就是他們的村幹部的一項基礎工作任務。

村支書是負有監督責任的。所以,他到時候還得跟著小學老師去上門做家訪。

如果有哪個家長不聽話,沒有準時把小孩送去報名上學的,他還得帶上村裡的族老,上門去訓斥那些不負責任的家長。

這些事情,沈湘怡以及李董一家聽都沒有聽說過,簡直是重新整理三觀。

“要不,這一次馬幫之行結束之後,我們就跟著兩位老師去進行走訪吧。”李董向著她的兩個兒子提出,“也給我們家孩子開拓一下眼界,見識一下窮苦人家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既然李董都這麼說了,沈湘怡當然沒有什麼不答應的。

李董的兩個兒子似乎對這樣的社會實踐也是有點興趣,完全沒有反對。

小韋支書透過觀察沈湘怡的態度,知道李董肯定是一個超級有錢人。

他聽到這個李董說,要帶著她家小孩去跟著做家訪,心裡樂開了花。琢磨著,這下子這些有錢人看到那些村民的艱苦生活,會不會給他們村捐點款呢,至少也能給村裡的小學捐點教學材料吧。

大家一邊互相說話一邊吃晚飯,一直吃了一個多小時。這時候有人在院子門外大聲喊,“ 永星姐,在家嗎?我們進來咯。”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戒斷偏愛

傅五瑤

顧爺家的小祖宗又美又撩

禰萘萘

莫名加身玄醫術後,霸總纏上了她

一壺奶茶

北齊異聞錄一蘭陵遺案

蘭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