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虞世南竟會將話題引到了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三人身上,怒意上頭的李二先是一愣,旋即心中生起了一種大事不妙的緊張感。

“玄齡、克明、輔機,你們...”

目光自虞世南轉移到了房玄齡三人的身上,李二想問三人是何意見,但才剛張口便欲言又止了。

因為他回想起了先前房玄齡建議自己讓魏徵將話說完的事,前後聯絡在一起,這已經間接表明了房玄齡的態度。

在所有朝臣之中,除武將不算,李二自認最信任最倚重的大臣,便是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了。

尤其是前兩者,身為尚書省左右僕射,說是自己的左膀右臂都不為過,他不敢想象,若連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支援主和,那與突厥開戰一事,還如何能進行的下去。

同樣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李靖、秦瓊等武將,也都將各自複雜的目光投向了房玄齡三人。

早在上朝前的昨天,他們便私下設想過今天早朝主戰主和兩派對立的局面,並提前準備好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然而他們千算萬算也沒料到,先是王珪、虞世南、溫彥博這三個中立派倒向了主和的魏徵一方,現在就連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這三個最為堅定的中立派,也有了臨陣變卦倒戈之嫌。

一旦房玄齡等三人也支援主和,那雙方陣營的“高階戰力”配比可就完全拉開差距了,屆時就算李二再怎麼想出兵北征,那也很難一意孤行的如願了。

畢竟與突厥持久開戰,這不僅僅是單靠武將就能行的,還需要三省六部九寺共同配合,最為主要的是,李二身為皇帝,不可能不顧及這麼多重臣的意見,除非他想在朝政上做孤家寡人。

“陛下,臣支援主和!”

“臣附議!”

面對李二和一眾武將帶有情緒的目光注視,房玄齡和杜如晦雖然心中無奈,但在猶豫了片刻後,還是主動下跪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他們二人平時雖然都很支援李二,但考慮到眼下大唐的實際情況確實不宜與突厥交兵,為了國運大局著想,只能做出了自己認為最正確的選擇。

“老房、老杜,你們...你們平日可是最有骨氣的,為何在今天這關鍵時候卻被突厥嚇成了軟骨頭!”

見房杜二人果真倒向了主和派,脾氣火爆的程咬金忍不住破口大罵道。

“宿國公,有句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雖然這話用在我大唐身上有些不妥,但理確實是這麼個理,你乃身經百戰的沙場宿將,你捫心自問,就我大唐眼下的軍隊實力,真能對抗得了突厥三十萬精騎和二十萬勁卒嗎?”

並未因程咬金的辱罵而生氣,房玄齡語重心長的反問道。

“都未全力交過手,你怎就知道俺們打不贏!”程咬金怒聲反駁。

“我大唐總兵力雖與突厥相差不大,但正規騎兵卻僅有三萬多四萬不到,相較於突厥足足差了近十倍,騎兵對步卒,至少能以一敵五乃至更多,如此大的兵力差距,如何能嬴?”

開口的是杜如晦,他是一個平日裡話很少的人,可但凡開口,必言明關鍵直指核心,因此朝中才有房謀杜斷一說。

“老杜,突厥的騎兵多於我們是事實,可昨天在工部你也見到了藥師研製出來的兩件秘密武器,那是專門用來對付騎兵的,有此臂助,你還擔心什麼呢!”

尉遲恭一臉不爽的反駁道。

他生平最討厭的就是杜如晦這種還沒開打就率先認慫的人,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很沒骨氣的表現。

“吳國公,那兩件針對騎兵所研製的秘密武器雖然犀利,但你忘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短時間內很難大規模量產裝備軍隊,眼下幷州告急兩國大戰一觸即發,你覺得突厥會給咱們時間麼。”杜如晦面無表情道。

尉遲恭聞言沉默不語,雖然他很想出言反駁,但卻根本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因為不論長索鉤鐮槍還是唐陌刀,要想短時間內大批次製造確實不容易。

早在昨天離開工部時,李二便命令段綸讓工部和軍器監合作,雙方傾盡全力打造鉤鐮槍與陌刀,但據段綸估算,一天下來最多也就能出成品刀槍三到五百,就這還是在有足夠原材料的情況下;

沒辦法,工部主要是負責技術研發的部門,人手本來就少,而軍器監雖然人多,但開戰在即,像刀槍、弓弩、甲冑等軍需也急著趕製,實在抽調不出太多人去打造鉤鐮槍和陌刀,再加上新式兵器的製造還需要一個熟練過程,所以前期產量註定不會太高。

“杜僕射,你的說法我不敢苟同,雖然陛下給我的旨意是三天後帶兵馳援幷州,但前期與突厥交戰,主要還是以堅守防禦為主,這也就意味著,咱們有中途還有時間量產兵器,畢竟我所研製的那兩種秘密武器都是進攻用的,並不急著馬上就要。”

見尉遲恭被杜如晦懟的沒話說了,李靖直接站出來解釋道。

“呵呵,就算李尚書說的有道理,秘密武器量產出來後,軍中兵卒還需要時間演練熟悉吧,這前後算起來,又需要多久呢?”杜如晦似笑非笑道。

“你...照你這麼說,人家突厥可汗乾脆直接舉兵南下掃滅我們得了,反正在你們眼裡,咱大唐也打不過人家,還求什麼和啊!”

差點沒被杜如晦的話給嗆死,李靖帶著情緒回懟道。

“李尚書,老夫只是陳述事實罷了,不管你接不接受承不承認,選擇在這個時候跟突厥開戰,於我大唐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希望你不要為了個人建功,而至國家於險境。”

“別叫我李尚書,現在的兵部尚書是河間郡王,你忘了,陛下昨天新封了我為平北道行軍大總管!”

面對杜如晦犀利的言辭,找不出理由反駁的李靖果斷轉移了話題。

他的話看似是在說給杜如晦聽,實則是在提醒龍椅上的李二既然已經做出了開戰的決定,就不要再朝令夕改了,以免影響軍心。

“輔機,你也認為朕應該答應突厥所提的三個條件求和嗎?”

眼看主戰的武將被主和的文臣全面壓制,內心焦躁的李二將最後希望寄託在了還未表態的長孫無忌身上。

在李二心中,長孫無忌一直是個很拎得清的人,以對方的睿智,輕易是不會與自己這個皇帝作對的,再加上對方好歹也是李麗質的親舅舅,若真倒戈支援和親避戰,別的不說,皇后那邊就肯定交待不過去。

見李二到底還是徵求起了長孫無忌的意見,滿朝文武不論主戰派還是主和派,全都將目光落在長孫無忌的身上,不同的是主戰派一方個個呼吸緊促、臉色陰沉;

而主和派一方,尤其是魏徵、盧寬、溫彥博、王珪、虞世南、房玄齡和杜如晦這幾個核心人物,則出人意料的鎮定自若,似乎對長孫無忌的態度早有所知。

面對李二的質問以及殿內眾臣的目光注視,長孫無忌眉頭緊蹙一言不發。

自打進入太極殿以來,他便一句話也沒有說過,哪怕是被虞世南刻意提及,他也沒有像房玄齡和杜如晦一樣急著表態。

之所以有意保持沉默,主要是因為長孫無忌心中也非常的糾結。

他混跡朝堂多年,成精的老狐狸一個,很清楚在當前這樣的情況下與李二對著幹,實屬不智之舉,可他又不想放過這個可以借刀殺人除掉秦勇的好機會。

沒錯,相較於親外甥女李麗質是否遠嫁和親,長孫無忌更在乎的是除掉秦勇這根眼中釘肉中刺,隨著禁止表親通婚的禁令一出,李麗質這位他以前做夢都想娶回家當兒媳婦的嫡長公主,早已徹底失去了利用價值;

相反,若李麗質嫁給了秦勇,那麼被他視為死敵的秦瓊父子就更難對付了,所以在長孫無忌看來,若能借突厥之手除掉秦勇,這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唯一讓他有所顧慮的是,事後不好向李二和皇后交待。

“陛下,臣...臣既不支援,也不反對!”

目光自跪倒在地的房玄齡等人身上一掃而過,長孫無忌在沉默許久後,苦笑著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本來臉色還相當鎮定,一聽長孫無忌竟選擇保持中立,房玄齡、杜如晦、王珪、虞世南等人先是一愣,緊接著全都忍不住自心中大罵起了“無恥”。

他們本來都是中立派的,昨天經過魏徵的遊說後,本著為大唐國運著想,這才決定一起倒戈向主和派,就在剛才上朝前,長孫無忌還私下主動跟他們商榷了聯合向李二施壓的具體步驟,結果沒成想自己等人都豁出去了,長孫無忌這狗東西竟臨時耍起了兩面派,簡直不當人子!

“不支援也不反對?你這是打算敷衍了事嗎,身為朕的智囊,你的智慧呢!”

本來還想著讓長孫無忌站在自己一邊,然後再幫自己好好說教魏徵等人一番,見對方竟想兩不得罪置身事外,李二眼中頓時露出了一絲冷意。

“陛下,正是因為臣頗有幾分愚智,所以才選擇既不支援也不反對的,於公,臣確實不希望我大唐在此時與突厥開戰,於私,我這個做舅舅的也不希望長樂遠嫁突厥和親,臣實在是為難吶。”

長孫無忌滿臉無奈的解釋道。

其實他也是剛才經過細想,才臨時決定變卦的。

倒不是他良心發現,真的不希望李麗質遠嫁突厥去和親。

而是他突然發現,隨著房玄齡、杜如晦、王珪、溫彥博和虞世南五人的加入,主和派一方的陣容已經足夠強大了。

想著反正多自己一個也不多,少自己一個也無所謂,與其為此得罪李二和皇后,倒不如“無恥”一回抽身事外,所以長孫無忌果斷決定了保持中立兩不得罪。

看著長孫無忌臉上裝出來的無奈,房玄齡等人心中那叫一個鬱悶憋屈苦,全都自心中將長孫無忌改名為了長孫無恥。

見長孫無忌指望不上了,李二無奈只得將目光又投向了李靖、程咬金等主戰派武將,希望對方能找個合理的藉口打壓主和派眾臣,否則事情就真不好收場了。

面對李二求援的目光,李靖與程咬金、尉遲恭等人對視了一眼,眼中全都露出了深深的無奈,不是他們自甘認輸,而是先前提倡主戰的話不僅全都讓人懟回來了,像杜如晦還藉著話題反將了他們一軍,眼下實在是不好怎麼開口了。

“父皇,讓嫡長公主遠嫁和親,自古未有先例,兒臣不同意和親避戰!”

“兒臣附議!”

“兒臣附議!”

見主戰派的武將沒人再站出來說話,太子李承乾一咬牙,直接朝李二跪了下去。

隨著李承乾的下跪,越王李泰、蜀王李恪、燕王李祐、梁王李愔、蔣王李惲等一眾大小皇子全都下跪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這些皇子中雖然不少都跟李泰一樣,私下與李承乾這位嫡出太子不和,但對同樣嫡出的李麗質並無惡意,而且他們也都不傻,自家父皇主戰的態度如此明顯,身為兒子那肯定是要站在老子一邊的,否則以後鐵定失寵。

對自己兒子們的鼎力支援,李二雖然大感欣慰,但焦躁的情緒卻並未有所好轉,因為眾皇子們的支援根本起不到實際作用。

別看朝中不少人都暗中依附在了太子和越王門下,但在當前這樣的場合,根本不敢冒頭明目張膽的站隊,否則便是主動暴露自己勾結皇子,結黨營私,日後鐵定要挨收拾。

“陛下,不論這些主張和親避戰的大臣們怎麼說,長樂公主都不能遠嫁突厥和親!”

正當李二為眼前局面而焦躁之際,秦瓊再三猶豫後直接走到大殿中央跪了下去。

“翼國公,你還是捨得不你兒子秦勇賠命是吧,他大鬧鴻臚寺,致使突厥使團一死一重傷,說句不好聽的,當下複雜的局面就是他造成的!”

見秦瓊又跳了出來,魏徵想也不想的直接出口斥責道。

秦勇聞言冷笑搖頭:“不,我這次不是為了逆子的性命,而是為了陛下和皇后的聲譽,諸位可能還不知道,陛下和皇后早已答應將長樂公主賜婚給我兒秦勇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不被渲染的光芒

作家HMlOYt

後宮彤妃傳

唐心玥

黑夜攏明月

w無w

之喃

雲起落

爹系男友!輕寵青梅小嬌妻

懷中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