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的5月1號,美國芝加哥兩萬個企業的35萬名員工停工罷工,他們都湧到了大街上,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活動。

他們向政府示威,要求改善他們生活和工作的條件。他們要求每天只工作八小時,而且他們唱著八小時之歌,歌詞大意如下——

“我們已經厭倦了每天白白的辛勞,才只能掙到這麼一點苦口的工錢。

我們要每天工作八小時,因為我們沒有時間思考。

我們要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曬太陽。

因為我們相信上帝只讓我們工作八小時。

我們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另外的八小時留給我們自已。

經過艱苦的鬥爭,工人們獲得了勝利,他們的訴求被寫進了法律。為了紀念這次鬥爭,第二國際在成立大會上將每年的5月1號定為國際勞動日。

勞動節有什麼意義?

勞動節的重要意義是紀念勞動人民爭取到合法權益的一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大步,提醒著人們要有不屈不撓的共同奮鬥精神。

勞動節是文明進步的一大階梯,勞動人民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不僅僅是他們自身有好處,更是世界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勞動節的背後,是無數的國際勞動者的汗水,他們為了自身的合法權益遊行,不屈不撓爭取到人權,這份精神是非常值得敬佩和學習的,也是所有勞動者不應該遺忘的,所以每年五一到來的時候都要舉行勞動節。

羅剎國五一勞動節的由來:

可以追溯到1918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滬、蘇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

1920年5月1日,京、滬、粵等城市的工人群眾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

羅大國創立後,在當年12月,講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了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但在羅剎國五一勞動節,不知從何時起就變成了各種調休,東拼西湊成的一個短暫的小長假。

更可悲的是,極少有真正的工人階級勞動者可以享受五一勞動節帶來的利益。更有羅剎國居民發文感慨,勞動節不是為勞動者放的,百年前爭取的八小時工作制,對現如今的羅剎國群眾而言,可能是究其一生都盼望不到的一大奢求。

羅剎國群眾評論:

忽然莫名的心酸,每天工作根本沒有時間思考。

先烈們爭取的八小時,現如今又變成了十幾個小時了,他們可以給你八小時的工作,但八小時的工資只能夠你養活自已。反而身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伍們,所謂的體制內人員,他們卻幾乎全部都享有著八小時的帶有豐富的福利待遇的工作。其中極少數的在八小時之外,還在工作的體制內人員,甚至還可以被冠以代表著榮耀的先進勞動模範的稱謂。他們的加班工作可以帶來榮譽,普通民眾的加班十小時,12小時工作制,只是為了生活。

談什麼奮鬥,談什麼奉獻,談什麼大義?長時間的工作,讓他們沒有獨立的人格進行思考,有多少普通的工人是因為自已真正的熱愛手中的工作而主動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

曾幾何時,那些感動羅剎國幾大人物,那些先進的勞動模範,已經引起不了人民群眾的一絲絲共情。十個感動人物,七個是體制內人員。他們的感動業績,怎麼看都只是份內的工作職責罷了,而把工作做好,對工作負責,不就是他們應該做到的嗎?

那些高付出低迴報的工作者,你們憑什麼跟他談付出,談奉獻?

王碩曾說,人經受苦難,只是因為避不開。世界上最無恥,最陰險,最歹毒的讚美,就是用窮人的艱辛和苦難當做勵志故事來愚弄底層人。

總是有大把大把的人歌頌各種身處苦難的人,比如說懷孕八個月的女子連夜送外賣,年過八旬的爺爺撿廢品養活兩個孫女,這些人無時無刻的在告訴你這個社會上你不是最慘的,比你慘的人多的是,你要知足,你要奮鬥。

然後你感動的擦了擦眼淚,把心頭對社會和生活的不滿往下壓了壓,繼續像頭驢一樣日復一日。有些人覺得,人必須要吃一些苦,才能變得高尚,這種想法不僅有害,而且有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反派的白月光?

昭潼

般若浮生不知雪

如盈

末世求生,搞笑

小黑子來咯

嘿,小孩,快到碗裡

楊淮芷

開局神豪系統,我還怎麼輸啊

茶沐漩

制世間妖,管世間魔

寒蟬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