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人物:陶淵明

雪梅

青年樵夫 約30歲

壯漢三人

幹慶

衙役數名

51.武陵崖 外 日

船西行至武陵崖下。

船伕:“先生,武陵崖到了!”

陶淵明:“這裡真好!這才是綠水青山呢!”

雪梅:“是呀,在這兒住一輩子我都願意。陶令,你呢?”

陶淵明:“可惜我的腳不太好,不然,我要天天和你爬山。”

雪梅紅暈著臉龐說:“誰說天天和你爬山?”

陶淵明發覺失言,自覺不妥,便改口說:“沒有說你,沒有說你。我呀,要告訴家人和朋友,西安有這麼個好地方。”

雪梅:“是呀,我也要來,並且和你一起……來。行不?”

陶淵明:“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又岔開話題。

道:“丁令威的煉丹臺在山上吧?說不定我也要學學學丁令威煉煉丹呢!”

雪梅:“還要爬山呀?”雖不樂意,卻也只好答應:“好吧!”

背上陶淵明的酒葫蘆和幾條烤魚,跟著上了岸。

那幹慶派來的船和迎接的人也只好等。

52.去丁令威煉丹臺的山路 外 日

陶淵明走在前,興致勃勃,雪梅跟在後,無精打采。

陶淵明也不觀風景了,一心裡只想著仙人的煉丹臺,不說話。

雪梅本不好言。於是,這倆就一聲不吭地往前趕路。

53.山口 外 日

不一會,倆人走進了山口,轉過一個彎,便望見前面山路上有一個青年漢子,走山路如履平地。

陶淵明迴轉頭,對雪梅道:“快,快叫住前面那個人!”

雪梅不解,問道:“幹嗎?”

陶淵明說:“請他順便帶帶路呀!”

雪梅立即喊起來:“喂,前面的,等一等!”

那漢子似乎沒聽見,理也不理,仍在往前走。

陶淵明急了:“咳!你聲音也太小了,大聲點叫啊!”

雪梅看了陶淵明一眼,就邁開大步往前追,一會兒,就追上了那青年漢子,一把將他抓住。

那漢子本一心悶頭往前趕路,忽然被人從身後抓住,一驚,趕緊回頭看,見是一個年輕女子,大感奇怪:“幹啥?”

雪梅忙鬆了手,道:“請你等等。”

漢子問:“等啥?”

雪梅一指後面說:“那位先生有話跟你說。”

陶淵明累得氣喘吁吁趕了上來,上氣不接下氣,嚇得雪梅忙給他拍後背,喘了好一陣,漸漸平靜。

陶淵明這才笑著問那青年漢子:“小夥子,你是哪裡人氏?”

漢子答道:“我就是這武陵崖人。”

陶淵明又問:“以何為業呢?”

青年漢子摸了一下別在後腰的柴刀,答道:“我靠打柴為生。”

“以樵為業。那你就是樵夫了。你對山裡的路熟悉嗎?”

“成天在山裡跑,哪條路都熟悉。”

陶淵明道:“好啊。你能不能帶我們去煉丹臺看看?就是那個成了仙的丁令威的煉丹臺。”

樵夫猶豫著:“這……”

雪梅對陶淵明道:“先生,人家要打柴哩。”

陶淵明便對樵夫笑著道:“這好辦,誤你打柴,我就補工錢給你,如何?”

那樵夫是山裡人,實在,心想,不打柴,就是帶個路,還給工錢,有何不可?於是就答應了。

剛要走,樵夫想了想,說道:“先生,煉丹臺在那高高的山崖上,又遠又高,您恐怕走不上去,不如我帶你去紫鹿岡看看。”

陶淵明問道:“紫鹿岡?紫鹿岡有什麼故事嗎?”

樵夫道:“有啊。傳說有一天,有個叫王子喬的道人,騎著一頭紫鹿,從東邊過來,要去煉丹臺會丁令威,正好丁令威要去遼東山,兩人就在那岡上碰到了。於是,兩人搬石搭桌,對坐論道。兩人誰也不服誰,爭得面紅耳赤,結果那頭紫鹿跑掉了也不曉得。後來,那個小山岡的土石,都變成了紫紅色,從遠處看,那岡子就像紫鹿身子,論道的地方就是紫鹿背上。所以,人們就把那山岡叫做‘紫鹿岡’。現如今,丁令威和王子喬論道的石桌石凳還在哩。那岡子很漂亮,風景也很好看!”

54.紫鹿岡 外 日

樵夫的話語中現出丁令威王子喬爭執的畫面。

55.山口 外 日

陶淵明一聽,來了興致,笑道:“好!就先去紫鹿岡看看!”

雪梅嘟了下小嘴,又無可奈何地背上陶淵明的酒葫蘆和幾條烤魚

跟著走。

56.紫鹿岡 外 日

大約走了一個多時辰的上山路,三人來到了紫鹿岡。

岡上果然漂亮,整個地面似乎就是一整塊紫紅紫紅的巖面,惹人喜愛。山風吹來,薰香撲鼻。站在岡上,極目眺望,對面武陵巖山頂上,雲蒸霞蔚,山岡下,修河如玉帶般飄然而過,景觀與遼東山相比又是另一番韻味。

陶淵明喜笑顏開,如醉如痴,搖搖頭,不由得在心裡感嘆起來:“了不得,西安縣真是個好地方,每一處都這麼美,美得特別,住在這裡,花草鳥獸都要成仙,何況人乎!”

坪中央有幾塊大石頭,樵夫說,那便是當初丁令威和王子喬論道的石桌石凳。三人在石頭上坐了下來,雪梅把酒葫蘆和烤魚擺在石上,陶淵明便邀樵夫喝酒,樵夫也不推辭,接過陶淵明推過來的小酒壺張口就喝,倆人就著烤魚喝酒,你一口我一口,喝得甚是快活。

也許是幾天來走累了的緣故,酒沒喝幾口,陶淵明便昏昏欲睡。雪梅在旁邊道:“先生,你怕是走累了,先別喝酒,睡一會兒歇息一下。”

陶淵明也不言語,便俯身在石頭上。那樵夫也不客氣,只管飲酒吃魚。

57.夢幻中的紫鹿岡 外 日

朦朦朧朧中,就見右側嶺上有兩個獵人追來一隻小紫鹿,左前腿上還中了一支箭。小紫鹿跑到陶淵明面前,就倒下了,兩眼看著他,流下了眼淚。陶淵明心軟,見不得小鹿兒流淚,忙把小紫鹿藏了起來。

兩個獵人追了過來,問:“你看見小紫鹿往哪兒跑了嗎?”

陶淵明隨手指了一條岔路,那兩個獵人就往岔路上追了下去。

等獵人向岔路上追遠去了,陶淵明趕緊把小紫鹿抱出來,拔箭清創,然後找來草藥嚼碎,為小鹿敷在創口上包紮好。

陶淵明決定在紫鹿岡上住下來,一方面,他痴迷於這裡的綠水青山;另一方面,他要為這隻可愛的小紫鹿治好箭傷。於是,他在紫鹿岡上動手蓋了間茅草屋,與小紫鹿相依為伴。

白天,他徜徉在青山綠水間,盡情享受這人間美景,順帶採來草藥為小紫鹿治傷。晚上,他抱著小紫鹿坐在石頭上享受天地間的寧靜,給小紫鹿講述人間的恩怨、自已的嚮往。小紫鹿也頗通人性,對陶淵明不離不棄。

小紫鹿的箭傷在陶淵明的悉心照料下痊癒了。

58. 夢幻中的武陵崖頂 外 日落

陶淵明去爬了武陵崖山頂,找到了丁令威的煉丹臺回來。

59.夢幻中回家路上 外 日落

遠遠地,便望見茅草屋有裊裊炊煙升起,飯菜的香氣撲鼻而來,心裡大感奇怪:難道我的茅屋裡來客人了?

60.夢幻中家 內 日落

緊走幾步,便看見茅舍裡竟有一個身穿紫色花裙的年輕貌美大姑娘在忙著做飯。陶淵明驚訝得張大了嘴巴,心想:我這茅舍偏僻,平日裡難得見到一個人影,如何今日裡竟有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孩前來?正狐疑間,那紫衣女孩款款向他迎來,道:“相公,累了吧?趕緊歇歇,飯菜已經做好了,就等你吃呢!”

陶淵明大是詫異,見那紫衣女孩眉眼竟像極了雪梅,但那神態卻沒有雪梅莊重嚴肅,眼光裡盡是溫柔體貼。

情不自禁地問道:“你是誰啊?”

“相公,我就是你從獵人箭下救下來的小紫鹿啊!”

陶淵明竟不奇怪,只管問道:“你既是小紫鹿兒,如今傷養好了,自該回你該回的地方去,如何卻要來服侍我這個閒散無用之人呢?”

紫鹿姑娘輕笑嫣然,走近前來,拉住陶淵明的手道:“相公啊,我知道你是一個正直善良的好人,心底裡有著無私寬闊的胸懷。你把我從獵人手裡救下來,我對你感激不盡,這一生我都要服侍你!”

聽了紫鹿姑娘溫柔體貼的言語,陶淵明心裡充滿了柔情蜜意,不自禁張開雙手,把紫鹿姑娘摟在懷裡。

61.紫鹿岡坪 外 日

正在這時,猛聽得耳際傳來一聲呼喊“快跑!”,睜開眼睛看時,卻原來是南柯一夢,懷裡抱著的竟是雪梅。

那雪梅想來也是累了,不知不覺竟睡在了陶淵明的懷裡。

聽到喊聲,雪梅也驚醒過來,看看抱著她的陶淵明,俊俏的臉上竟充滿了羞澀之意。

倆人趕忙站起身來,只見那樵夫自山上奔跑而來,口裡只顧大喊:“先生,快跑。有強人追過來了!”

原來,那樵夫一個人喝酒吃魚後,見陶淵明和雪梅兩個人俯在石頭上沉沉睡去,便不好意思一個人獨自喝酒吃魚,拿了柴刀,去山上砍柴。不成想,碰上了武陵巖上下來的強人。

陶淵明舉目一望,只見那樵夫身後不遠處有三個手拿砍刀的壯漢飛撲而來,便驚慌失措,叫聲“苦呀!”。

雪梅用手推了一下陶淵明,道:“先生快跑,我來斷後!”

陶淵明慌不擇路,石頭上的酒壺也忘了拿,轉身就跑。

且說雪梅為了掩護陶淵明逃走,不退反進,一邊伸手解開纏在腰裡的軟鞭,一邊向著來人迎了過去。讓過跑過來的樵夫,低聲道:“趕緊去照顧先生。”然後擋在三個手拿砍刀的壯漢面前。

那三個手拿砍刀的壯漢正奔跑間,見眼前突然站著一位手拿軟鞭的俊俏姑娘,嚇了一跳,問道:“敢問女俠,如何擋我等去路?”

雪梅毫無懼色,英姿颯爽地反問道:“來者何人?”

為首的壯漢答道:“我等乃本地鄉民。”

雪梅道:“爾等既是山民,卻為何提著砍刀兵器?”

壯漢道:“用作防身的。”

雪梅道:“拿著兵器的‘山民’,怕不是善類吧?”

壯漢道:“煩請女俠借條道,讓我等過去。我們要去辦點正事。”

雪梅道:“借道可以,不過要等一等。”

為首的壯漢有點不耐煩了,呼哨一聲,領著其餘兩人準備向前硬闖。雪梅抖開軟鞭,一纏一拉,跑在前面的壯漢便應聲倒地。這一下,三個壯漢怒從心起,揮舞著砍刀,上前一起迎戰雪梅。

62.山林 外 日

話說陶淵明本是一介書生,看到危險來臨,不知如何是處,看雪梅已擋住了“強人”,又怕自已連累了雪梅,便只得放開腳步逃跑,連樵夫追過他身旁招呼他的聲音都不曾聽到。驚慌失措的逃跑。

陶淵明分不清東南西北,只顧往山林深處亂鑽。也不知跑了多久,直跑得身疲力竭,才想停了下來等雪梅。這一停不打緊,放眼看時,卻已不是來時的山路。但見四周林木遮天蔽日、山間溪流叮咚作響,不知自身已在何處。想要找尋回路時,卻是天南地北,不辨西東。

陶淵明迷路了,迷在了武陵崖下的莽莽大山裡。他自知:憑自已之力,是無論如何也走不出去的了,心道:看來,我命休矣!加之此時早已肚腹空空,體力難支。依了自已豁達的性情,便不管不顧,仰身在樹底下睡了起來。

63.紫鹿岡坪 外 日

此時,紫鹿岡上的雪梅,以一敵三,兀自不落下風。三名壯漢鬥得興起,不管不顧,砍刀如雪片般拼命往雪梅招呼。

雪梅奮起精神,閃挪騰躍、指東打西,軟鞭如銀蛇般飛舞。幾人鬥了一盞茶時分,雪梅揪準空擋,一甩軟鞭,為首的壯漢應聲被甩出一丈多遠,扒在地上哼哼唧唧,起不了身。餘下兩人見雪梅如此神勇,忙丟下砍刀,站在一旁看著雪梅。

雪梅收起軟鞭,細問起幾人來由。

壯漢甲乙丙爭相介紹:這三人本是鄰縣外鄉鄉民,因不堪當地官府重苛,逐聚結在武陵崖附近的大山裡,落草為寇。他們本有幾十人之眾,為首的也是一名女豪傑。這夥強人性本善良,行的都是劫富濟貧的事。

壯漢甲:“今天,我們下山去請郎中,給我們的女首領治病,不料那人擋住我們。”

壯漢乙:“一場誤會,我們耽擱了時間,你們也白受一場驚嚇。實在對不起!何不就此別過。”

雪梅樵夫抱拳表示歉意,互相告別。

見此情形,雪梅哭笑不得,知道是自已莽撞,擋了他們的去路。然而,事既已至此,卻也無法,只得向三人道了一聲歉,轉身下山去與陶淵明會合。

64.武陵崖 外 日

只半個時辰,雪梅便來到了停在修河干慶派來的船上,上得船來一問,整個人從頭冷到腳:陶淵明竟沒有回來!

雪梅想也不想,轉身就又往山裡跑。幹慶派來迎接陶淵明的下屬聽說陶淵明失蹤了,手忙腳亂起來。一面打發了人去回報幹慶,一面差了船上空閒的人員跟在雪梅身後,進山去尋陶淵明。

眾人忙碌的身影。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捉妖錄之不負卿

念念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