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融入生活,修煉成習慣,每天都寫。多少不要緊,重要是每天。

微練筆的題材是無窮無盡的,例如所感所思、往事回憶、照片、金句、詩詞、電影紀錄片的觀影感受、萌娃萌語、上課筆記、美食品鑑……都可以。

上面的一段文字是葉老師的一條微練筆。大致的意思就是養成每天都有輸出的習慣。不能今天更了之後,隔個10天半個月興趣來了的時候,再去更新。這種微練習,主要的目的就是練習每天的輸出。這是一種習慣。用個比喻就是說,輸出就像燃燒的火堆,如果燃著了之後,每次加一點加一點,這個火堆,他就不會熄滅。但是如果隔一天兩天的話,那火堆肯定就沒了。如果想再次點燃的話,還要去找一些紙片兒。玉米杆啊。然後還要去找火柴或者打火機。然後再重新生火。所以會比較的麻煩。養成習慣之後,在火不滅的時候,一點一點的往上加。至少這個火堆他不會熄滅。

所以慢慢的,就開始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一些瑣事所想,包括觀看電影,哪怕只是新聞裡的一一兩句話。還有一些什麼名人名言,往事回憶啊,美食品啊。但是都是非常短的。因為想法的話,只要眼睛看到某個東西。在上面停留幾分鐘的話,基本上都是有想法的。但是你要進行輸出的話,因為沒有習慣。腦子根本處理不了眼睛所看到的資訊。

所以如果沒有養成習慣的話,去處理眼睛所看到的東西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去處理描寫。而且心中的顧慮就是我的正常表達方式,別人能夠理解嗎?能夠接受嗎?唉,還總想去找別人的講述方法,但是看了別人的講述方法之後,自己去講的時候還是不怎麼會說。這種語感可能就是老師所說的筆頭熱度吧。雖然發現了問題,但是去解決問題的時候,還是非常的困難的。與這種堅持練上了三年5年的,只要眼睛看到都能夠迅速的組織成語言比起來。還是不行的,現在你剛剛接受了這種觀點之後,在觀察生活的時候。組織語言上面還是有很大的障礙。但是我覺得後來組織書面語言的話,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吧。因為在現實中,你看到事情的時候心中的所思所想。還是有一定的思想高度的。但是為什麼一組織語言的時候,就會出現那種蒼白的無力感?

所以當這種練習進行了很長時間之後,好多的問題都慢慢的浮現了出來。所以感覺別人說的話是越來越有道理。

有的老師也說。不要先想這麼多,寫就是了。

所以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不管現在的高度表達能力怎麼樣,總歸要想著每天的輸出。真正的練習,就是組織眼,嘴和大腦的協調作用。讓他們真正的行程輸入_處理_輸出的整個鏈條。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老師提出來的另一個問題。

閱讀生活。

感覺這句話就把人的那種懵懂無恥的狀態,給清醒了過來。所以老師一句兩句的點撥,還是能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看到這句話之後,感覺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感覺一直在寫作輸出方面,找不到一種很好的方法。聽到了老師的這句話之後,感覺前進的方向又清晰明瞭了很多。

但是那種獲得點撥的喜悅過後,又出現了某人怎麼樣寫具體的閱讀生活呢?老師也沒有說具體的方法,可能就是閱讀生活和每個學員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還是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適當的和理解閱讀生活。然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去進行有目的的練習。

這就像別人說的,1000個人眼裡有1000個哈姆萊特。可能就是這樣來的吧,因為每個人所能表達的哈姆萊特肯定是不一樣的。

所以在進行閱讀生活的練習的時候。也遇到了另外一個主題,就是冷眼旁觀,冷眼旁觀的話,只是一種非虛構的現實記錄✍️生活。但是閱讀生活的話。是不是更高一個層次的技巧呢?因為閱讀生活的話,可能會進行所謂的剪輯。也可能是剔除一些不必要的瑣碎事件。我覺得可能這個閱讀生活的話,可能要比冷眼旁觀要高階很多。在閱讀生活的時候,還是要進行一些冷眼旁觀的練習,冷眼旁觀的練習豐富了之後。在經營閱讀生活。覺得可能效果上會好很多。因為如果冷眼旁觀練不好的話,閱讀生活就有點困難。

閱讀生活好像就像那種切配吧,我能想到比喻就是這樣子。成品以前,你總要去除那些皮啊,泥土之類的東西。就用那個土豆來做比喻吧。土豆的話,你總是要去皮嗎?還要挖那種牙子。還有上面一些土疙瘩。可能這些東西去掉之後,才是閱讀生活之後的食材。所以我對閱讀生活的理解就是感覺應該是在冷眼旁觀之上的。冷眼旁觀的話,就是一種冷靜的全記錄過程。閱讀生活就是一種思想的昇華。屬於更高層面的問題。所以接下來就會練習這種兩者結合著來。能不能起到一個什麼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生活微微甜,我們終將為愛而活

綰一頭清雪

蓋今古

一訴情衷

城南尾樓

銘澤闕

原神:我成了提瓦特締造者?!

白逸不能安逸

毒液亂入刺殺小說家

月球上種冬瓜

萬界神王:從召喚天使開始

七情菜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