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遼王就在王府點將,召來安陸侯吳傑,讓他明日出發,快馬前往武昌,接收船隻人手,然後儘快回應天待命。

他又召來楊文,給了他五萬寶鈔,讓他明日帶和張石和平安兄弟前往臨清練兵,楊文練的七十名親兵也一同帶走。

至於郭英,自有皇帝去吩咐,他也不好去催。

他又連夜派人通知沈家,明日到兵部領受運送軍糧任務,到戶部去領鹽引。

自東南沿海出現倭患之後,大明實行嚴厲禁海政策,若無官府批文,無論商紳軍民,擅造三千料以上三桅大船,前往海外諸國買賣,一律論斬。

如果只是兩千料以下帆船出海,抗風浪能力小不說,還容易受到海盜襲擊。

沈家有了這兵部批文,當然可以利用三千料以上大船在沿海暢通無阻了。

沈家家主自是歡天喜地,連聲誇讚沈莊遇到貴人。一百萬石軍糧,兩、三千料大船並用,也得一百來趟,去時運糧,回來從山東運鹽,連運費也省了一半,只是船隻、水手所需甚多。

好在沈家這幾年跑海外,家底還是有的,人脈也是有的,借一借、湊一湊,總會夠的。

正月十三,遼王府人聲鼎沸,前來辭行的有楊文、吳傑、張石、平安兄弟等人。

朱植不免囑咐一番,送上開拔經費,還派人把張石的三個孩子也接到王府親自照顧。

前來報到的工匠越來越多,前面的工匠又引薦了三十來名工匠,一下子補齊了蒯貴造戰車人手的短缺。戰車局算是也齊了。

在家等待訊息的五十名火藥匠媳婦,一看其他工匠媳婦都在家開始數銀子了,趕緊催著老公們主動到王府上班。

出於安全考慮,朱植本來計劃到了遼東後,找一偏僻安全之所,再生產火箭彈藥的。但現在人都主動上門了,總不能攆回去吧?

又得一頓忙活!

他把趙魯找來,讓他在應天府尋找一處偏僻院子設立火箭火藥局,從內府火藥局買來火藥,製造一窩蜂火箭。

根據以前經驗,趙魯選了四十名工匠分成兩組開工,並從中物色了兩名老匠人臨時負責。

還有十人,朱植安排到蒯富那裡去學制造米尼彈去了,這玩意不會爆炸,而且簡單。

大明金銀不多,鉛多了去了,江西有一個縣,就叫鉛山縣。

府裡突然有好幾百人要吃飯,年前請的二十個廚子也提前上崗來了。

董興和朱大能三嬸也忙得不亦樂乎。

正月十四,朱植正在三個同時開工的軍械局轉來轉去,心裡盤算著,到正式到遼東時能夠造出多少燧發槍、多少戰車、多少火箭,郭英帶著次子郭銘前來辭行。

朱植原以為郭英會在正月十五之後才動身。

可是老朱覺得,遼王之國雖然倉促了點,但國戰大計已定,徵虜將軍馮勝已經帶領傅友德、藍玉等一幫大將趕往北平統軍北伐,之國一事也必須與之保持一致,所以時間要往前面趕,吩咐郭英即刻動身前往遼東。

既然要即刻動身,考慮到關外寶鈔使用不便,朱植就給了郭英五萬錠寶鈔,五萬兩現銀,讓他帶工部給的三百五十名工匠一起坐官船從海路直達遼東。

朱植囑咐道:“舅舅,遼東苦寒,到了遼東之後,先按我給的圖紙,集中力量建一千套隨軍家屬房屋,再建軍營,等我到了之後再建王宮。千萬不要讓工匠和他們的家眷凍著。”

郭英要走,宋忠、周興也不好意思留下。

這樣留在遼王身邊的也就剩下一幫溫文爾雅的屬官,董興、盛庸兄弟和朱大能手下那三十名親兵。

人手又不夠了。

朱植只好跑到郭府,把郭家老三郭鏞、老四郭鑑找了過來聽差。

他又先斬後奏,吩咐盛庸兄弟打著神機營的名號,再去召三百名新兵,由三十名留下來的神機營老兵,按朱大能所教之法進行突擊訓練。

雖然馬上有人給老朱打了小報告,老朱也沒生氣,自已兒子身邊只有三十個護衛,那怎麼行呢?

正當朱植為手邊人手越來越少發愁的時候,寧貴妃卻再次來到遼王府搗亂,拎著他的耳朵到了自已的寢宮。

對於朱植這個養子,雖然不是她親生,卻是手把手撫養大,也是母子連心。

兩年失蹤、兩次暈倒,馬上又要之國,更讓寧貴妃這幾天坐立不安。

估計明天皇帝要舉行家宴,談的又是些君臣之理、軍國大計。寧貴妃對這不感興趣,特意吩咐御膳房準備好一大桌美食,喊兒子過來吃個飯。

她現在只想再感受感受一下,母子之間最後的溫馨。

為了保持清靜,寧貴妃不僅沒有喊老朱,也沒有喊老朱那個最忠實的走狗,郭四郭英。陪客只有永嘉公主、侄兒郭驥和侄女郭愛。

吃飯的時候,得知郭英已經在準備去遼東時,寧貴妃連聲稱好:“當舅舅的就得多給外甥操心。”

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飯桌上,朱植看著寧貴妃那雙始終盯著自已的慈目,心裡也難免融化得一塌糊塗,吃著吃著,竟然也掉下了眼淚。

吃過午飯,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到王府的。

後世母親去世的早,從小沒有享受過母愛,竟然在穿越之時被彌補了。這也算是一大收穫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雄蟲很好躺平的吧

君瑀

清羽傳說

幽哥威武

陌上花開,陸笙,我等你

孤柏傲雪

嫡女重生之天天寵

語仲怖瞳

太子殿下你真的看不見我嗎?

哇喇多

搖香亂

花木於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