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的節味越來越濃了。

蓋州衛指揮使葉望、金州衛指揮使馬雲、新接到朝廷下文任命的安東衛指揮使白忠和遼海水師都督兼遼海衛指揮使吳傑,獨立戍守雙遼的盛庸、長春的董興、銀州的平安、瀋陽的朱大能、遼陽的周興等人也陸陸續續到了廣寧城。

大遼東各部落頭人也陸陸續續來了三、四十人,加上隨從也有四、五百人。

廣寧城好像要提前進入狂歡模式,從南鎮到北鎮,到處人山人海。

遼王整天忙著各種接見活動。

對於那些部落頭人,他堅持能見應見,並讓謇義準備好對等的禮物清單。

這些頭人們這麼大老遠的跑過來,還帶著大批禮物,真是不容易。

阿扎失裡,好歹是黃金家族的後裔、明月的父親,他這次給自已孝敬了十匹好馬。

烏拉頭人,已經提前給自已貢獻了一個未來的絕佳水師基地和優秀水師將領,這個禮物實在太大了。

甚至遠在胡裡改,也就是後世的牡丹江,曾經被北元封為萬戶的女真頭領史家奴,不知從哪裡瞭解到的訊息,也在節前跑到廣寧城千里輸誠。這個政治覺悟和政治立場,絕對是一流的。

對這些人,遼王更是要親切地拉上手,敘一敘家常,並吃個便飯什麼的,比如滷水牛肉、土豆燉羊肉、香辣魚片。

吃得這幾十個部落首領都不想回去了!

八月十三日上午,吳高等受傷的重傷員也恢復得七七八八,已經從遼王的偏殿裡搬了出來。

朱植和郭英委託參謀長張石就在遼王的偏殿裡提前主持召開了遼東都司或者說是東北地區第一次全體高階將領會議。

會議第一項議程,是各位將領先陸續彙報所戍守區域基本情況,包括兵源、裝備、敵情、屯田、民情和麵臨的困難等等。

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大老粗彙報工作就是快,簡潔明瞭,沒有重複囉嗦,也沒有華麗的詞藻,中間雖然有遼王和參謀長偶爾插話、詢問,總共也就花了大半個時辰的時間。

第二項議程,就是由參謀長張石圖文並茂地介紹遼王的經營遼東也就是東北的方略,請諸位將領共同商議改進之策。

看著牆上一目瞭然的東北形勢圖,除了廣寧的幾個將領外,其他在外地的將領甚至包括朱大能在內,都是大吃一驚。

不過,朱大能心裡非常清楚,也只有朱天植這個裝逼範,將對前世進行復盤後的治理經驗都提前到了這裡。也只有朱天植,現在的遼王殿下,集皇帝寵信和偉人謀略於一身,才能提出這個方略,才敢提出這個方略。

朱大能甚至在想,那應天的馬臉皇帝也可能會大機率採納朱植的方略,自已也必定會是執行這一方略的利劍,自已現在好歹也是廣寧左護衛的指揮同知不是。

所以,他第一個站出來贊成這個構想,給遼王抬轎子。

其他將領雖然不理解,但已經被遼王最近幾個月的指揮能力所折服,象徵性地提出了幾個小建議,也紛紛表示贊同這個方略。

會議到了最後,就連遼王自已都覺得,在廣寧召開的這個會議好像解決了什麼問題,好像什麼也沒解決。

各衛的軍情,除了上報兵部和左軍都督府外,還會報遼王府備案,自已不用開會都知曉。

自已現在的方略,大部分超出了大家的認知範圍,徵不徵求意見,大家都會拱手支援。畢竟偉人說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下午,張石又主持召開了一個只針對中護衛和廣寧衛的表彰大會。

先是五名營官、十名百戶作為優秀基層軍官代表,身披大紅花,走上大會主席臺,輪流介紹帶兵和作戰經驗。

而後是五十名戰鬥英雄走上主席臺,由兩位王爺和三位侯爺親自頒發立功獎章。

接著是二十名傷殘老兵代表被扶上主席臺,由遼王親自頒發紀念章和慰問金。

最後是遼王親自講話作指示。

這在後世,本來是一個千篇一律的官方流程,到了這裡卻變成了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大會,熱血沸騰的大會,熱淚盈眶的大會,凝聚軍心的大會,鼓舞士氣的大會。

遼王還沒講兩句話,就被臺下熱烈的掌聲,更為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的掌聲所打斷……

八月十四日上午,參謀長張石又主持召開了一個東征北伐檢討大會。

遼王親自作動員講話,要求每名千戶以上將領都要以身作則,反思自已在此次東征北伐中所犯的錯誤。

“成績不說跑不了,錯誤不說嚇一跳。”

只聽他帶頭檢討起自已的錯誤來:

“本王在東征前準備工作做的不充分,給廣寧衛提供的火力支援不夠,應該為紅崖子一戰中廣寧衛戰死二千餘人負主要領導責任。”

“中護衛編成不夠合理,忽略了刀牌手近身防禦的作用,又在南下金州過程中犯了輕敵思想,過早分兵,本王應為中護衛中軍兩百名兄弟的戰死負主要領導責任……”

遼王都這樣不留情面地批評自已了,張石、朱大能也依次站了出來,開始了入木三分、針針見血的自我批評。

最後,遼王還專門就蓋州大捷進行了講評:

“此次蓋州大捷,卻月陣拒敵,立了首功。但是本王提醒各位,本王所教給你們的陣型最好只用一次。”

“劉裕當年創下卻月陣後,世人很少有人再用。大家好好想一想,這是為什麼……”

“葉將軍不虧是沙場宿將,說的很對,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次張石和朱大能推陳出新,使出的卻月陣其實與原先完全不同。如果他們沒有及時打退蒙古騎兵的第一波進攻,剛剛入伍不到半年的娃娃兵們絕對要尿褲子,哭爹喊娘,引起全軍崩潰。”

“所以,我更希望各位將軍、各位英雄在實戰中創造出自已的戰陣……”

這是一個令人警醒的大會,讓人保持清醒的大會,也是一個不斷總結、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大會。

開會前後,遼東諸位將領難得聚在一起,三五成群在大街上晃盪,順便給家眷們採購一些稀罕之物。

這些年來,朝廷只給遼東幾個孤立的據點送些軍糧,其他給養少得可憐。而遼王之國不到半年,廣寧城已經有了不少晉商,這裡的貨物比遼陽、金州、蓋州都多了不知多少倍。

都說遼王本人就是美食家,跟著遼王,至少伙食肯定是不得差的,還有酒喝。都說將軍們戰場上嗅覺靈敏,到了餐桌上更加靈敏。

雖說是八月十五日才舉行史無前例的集體婚禮,但從八月十四日開始,就有一些條件較好的人家就開始單獨請客了,說是暖場席。不僅沈莊開的酒樓早就預定一空,就是山西人開的小飯館也是個個爆滿。

畢竟,婚姻是人生大事,正席被遼王免單了,自已娶媳婦、嫁姑娘的,也不能太摳了不是。

那個雖然低調,但風頭實在太盛的張大參謀長,這天晚上就包下了沈莊的遼海盛宴大酒樓,宴請遼王。

靖江王爺朱守謙,武定侯爺郭英,剛剛恢復健康的江陰侯爺吳高,常年漂泊不定的安陸侯爺吳傑,和遼王一起穿越過來的好兄弟朱大能、張信、三個老社長、兩個小美女等人,廣寧衛和中護衛千戶以上的將領,王府的鐵炫、蹇義等大儒,蒯富兄弟、趙魯、畢傑、李濟等能人巧匠,均應邀出席。

義州的宋琥將軍、蓋州的葉望將軍、金州的馬雲將軍、安東的白忠將軍、鐵嶺的劉顯將軍,還有一些部落頭人也是不請自來,前來捧場。

幸虧沈莊安排的是後世風格的大圓桌,一桌能坐十四、五人,也坐滿了六個大包席。

否則,僅靠大堂內能坐八人的幾張八仙桌,肯定不夠坐,落了各位非富即貴客人的面子不說,恐怕八仙桌就要變成八掀桌了。

張石兩個便宜兒子張斧頭、張木頭,現在已經分別改名為張斧、張木,正忙前忙後地招呼客人。

遼王就說:“睢這兄弟倆,開心得好像自已娶媳婦似的!”

收錢就說:“老張命真他媽的好,兩個兒子竟然張羅著為老子娶媳婦,給自已找後媽。”

一陣調侃,大家在酒席上都樂得合不攏嘴。

朱植這時又問了問三個種糧高手:“你們三個,選的哪家小姐作媳婦?”

只聽“撲哧”一聲,收錢王爺一下子把剛喝到嘴的酒又噴了出來。

好一會,收錢才說:“這三個傢伙原來挑的都是小姑娘,後來聽說張參謀長選的是俏寡婦,只好又找我要退貨,也都挑了個年輕的寡婦。看來,這三人還是蠻有看齊意識的。不過喜旺媳婦好像還不到二十五歲,還能生。”

八月十五日,廣寧城張燈結綵,鞭炮齊鳴,正式開啟了狂歡模式。

為了烘托節日氣氛,朱植早就讓趙魯停止火箭生產,專門生產了一批煙花和爆竹,迎接這花好月圓之夜。

收錢王爺作為這盛大婚禮的總操盤手,把婚禮現場分別設在北鎮、南鎮、舊城、廣寧衛軍營和中護衛軍營等五處,每處一百對新人同時拜天地,有父母的拜父母,無父母的拜王爺。

在收錢的策劃下,兩名王爺、三名侯爺不僅要當司儀,還要當證婚人,更要代表雙方父母為新人送上大紅包。

為張大參謀長那波人證婚的恰好是遼王爺。張石這個新郎官不得不拉著新娘,對著朱植這個屁大的娃娃磕頭行禮,換了個大紅包。

雪原劇團的演員們今天大多當了新娘子,收錢王爺也沒有辦法學習後世,請個民間樂隊,搞個什麼歌舞助興之類的,只好自已出賣色相,在五個婚禮現場趕場子,輪流賣弄了一下歌喉,給新人們都送上祝福。

收錢後世就是以情歌王子著稱,今天一出彩,無異成為了今天最靚的仔,風頭居然壓過了掏錢給大家辦婚禮的遼王爺。

收錢的事情充分證明,並不是誰有錢誰土豪,而是誰有才誰土豪。

婚禮禮畢之後,新人們自是各回各家。

新娘們太多了,吃瓜群眾們也不知道到哪家去鬧洞房好,那就繼續吃好喝好玩好吧。

晚上,廣寧城煙花齊放,東風夜放花千樹,璀璨無比,震撼無比,夢幻無比!

朱植和收錢就在王府宴請三十多個部落頭人,然後又一起賞月、喝茶,送上鹽茶以及讓這些頭人最戀戀不忘的香料。

又是賓主盡歡,好一個花好月圓之夜!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悚之門

填海之塵

我化逍遙葬眾生

嘻嘻嘻就不

穿越:茅山祖師在校園

行鹿難

傾城謀妃:相府三小姐

飛天神韻

小艾同學和他的掛件異界求生

拖拖拉拉的鴻蒙

荒誕的穿越

愛吃龍珠燒肉的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