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答應給遼王一些會造火銃的工匠後,張石和大能又開始慫恿朱植造槍。

朱植覺得有必要繼續當一陣子吊子專家,親自對張石和朱植這兩個歷史盲繼續進行科普,免得以後開展工作太脫離實際,甚至把自已給坑死了。

朱植稍微準備一番,開始對二人開小灶:

“雖然我數學和物理不行,化學只需要死記硬背,所以還是不錯的。我哩,先給你們兩個文盲劃劃重點。”

“槍械都需要耐高溫、耐高壓和耐腐蝕性的合成鋼,如錳鋼、鎳鋼、鉻鋼、鎢鋼等等。可是現在除了充滿雜質的生鐵以外,什麼都沒有啊!”

“以目前的三眼花銃為例,射擊距離最大不過三十米,有效距離不過二十米,還不如後世的加特林煙花威猛。原因就是裝藥量不能大,一大就要炸膛,射擊間隔不能低於五分鐘,否則同樣要炸膛。一仗下來,能放三槍不錯了。”

“所以,三眼花銃也叫三槍花銃更合適。一年下來,放個十槍、八槍,就報廢了。有明一代,三眼花銃主要作用就是在戰場上唬人,婚慶上助興,像張居正這樣的大官衣錦還鄉時裝逼。”

張石問道:“青銅鑄造的大炮應該結實些吧?”

朱植答道:“比現在稍微晚一點的時候,西方有個叫烏爾班的天才,專門給國中哈士奇的奧斯曼帝國鑄造了一種叫烏爾班的青銅巨炮。結果因為散熱不行,沒兩天就因為炸膛,把自已給炸沒了。沒有合適的鋼材,還真不能打造太威猛的火器……”

朱大能就催道:“那就趕快研製特種鋼啊!”

“沒文化真可怕!”朱植不由心裡吐槽。

但是,他嘴裡還是耐心地解釋:“按目前大明的鍊鐵技術,鐵爐溫度只能達到一千二百度,這是燒瓷器的溫度,而鐵的熔點是一千五百多度。”

大能又問:“那我怎麼經常看到電視上古人也能把鐵熔化?”

朱植繼續科譜:

“古人鍊鋼術實際是一種吃夾生飯的經驗技術活。一些鐵礦因為裡面含有銅、鉛、硫等雜質,拉低了鐵的熔點,可以在一千二百度的高溫條件下熔化。”

“更多的民間工匠是把鐵礦石或生鐵放在爐子燒得發軟的時候,反覆鍛打,去除雜質,再憑個人經驗加一些其他礦物質,百鍊成鋼。”

“但是這樣非常費時費力,唐朝打造一個人打造一把陌刀要花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大明晚期一個人打造一支鳥銃銃管需要兩個月的時間。現在大明邊軍裡的火銃大多還是竹子做的銃管,經常會爆炸。”

大能又問道:“為什麼古人也有那麼多神兵利器?”

朱植只好繼續慢慢解釋:

“這個只能靠運氣了。如果你找到天外飛仙送的隕鐵石,那要恭喜你。隕石在太空中經過高溫自然熔化,生成密度均勻的鎳鐵合金,也就是所謂的不鏽鋼。世界排名第二的名刀馬來刀之所以牛逼,不是因為工藝,而是因為選材用了隕鐵石這種天然不鏽鋼材料。”

“但是隕鐵石存世極少,不適合量產。後世吉林有鎳礦,現在還藏在原始森林裡。搞一帶一路建設時,發現南洋也有鐵礦,咱們現在連船都沒有,也不知道南洋在哪裡。”

“如果你在鍛打的過程中加的料裡面碰巧有錳金屬,那也恭喜你,你得到了價效比最高的高錳鋼。”

“因為錳和鐵結合後,形成的錳鋼強度更高,還有韌性,最適合做神兵利器。世界第一名刀不是剽竊我唐刀包鋼技術的倭刀,也不是利用隕鐵打造的馬來刀,而是用烏茲鋼煉製的波斯刀。”

“波斯刀因為最早出現在十字軍東征的大馬士革附近,西方人稱之為大馬士革刀。烏茲鋼其實就是一種錳鋼。契丹和蒙古貴族也曾經透過貿易,從印度買來少量烏茲鋼,稱之為鑌鐵,打造了少量波斯刀,只能給極少數貴族裝逼,對改變戰局沒有太大的幫助。”

“到了後世,到處都是錳鋼。比如我們常見的鋼軌、軸承和螺絲,包括咱們以前釣魚的魚鉤,其實都是高錳鋼。這裡卻無跡可尋,也許得下西洋去找……”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隨緣鏡

冬至的印花

餘生有迴音

苦味

人在驚悚鬼見鬼愛

彼岸花間

身為掛哥的我,走的竟是反派路線

塵嶕

重逢山上沒有雪

梁瑰詞

最長的電影:心事

耳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