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老朱的聖旨到了,批准遼東再成立十三屯衛,並在遼東增設海州、復州二衛。

朱植對著遼東地圖思考好幾天,指導郭鎮用蛙跳戰術,最終完善了遼東十三屯衛規劃方案。

遼西方面,除了最初之國大淩河登陸地的凌海成立廣寧中屯衛外,另外在大淩河以西的小淩河、女兒河交匯處也就是後世的錦州成立廣寧左屯衛,在廣寧東南盤山腳下鷂鷹河一帶,成立廣寧右屯衛,廣寧府北方的懿州成立廣寧前屯衛,廣寧府東北方向增設一個廣寧後屯衛。

這五個屯衛暫時採取一軍戍守,四軍墾田的模式,各自實際兵力相當於一個千戶所。

至於廣寧城附近,經過一年的初步開發,已無必要進行軍墾,除了留出十萬畝基本農田,以遼王府私產名義進行機動掌握外,其他全部開放民墾,張信只負責賣田收稅就行。

這一年來遼王府投入實在太大了,一邊把之國的費用幾乎都砸進了屯墾,一邊還要維持軍工生產和人員開支,目前幾十萬兩銀子的屯墾收入還是入不敷出。

遼王府現在也缺錢,急需現金回流。而將建有配套水利設施的農田賣給移民是最好最快的來錢方式。

遼南方面,只在遼陽以北的石城也就後世的燈塔市成立定遼前屯衛,在紅崖子成立定遼後屯衛。遼陽城周邊其他地方,全部開放民墾,黃湜負責收稅就行。

遼北方面,在瀋陽以西準備連線運河的地方設立新民屯衛,在三萬衛以北,沿燕長城至二龍湖古城遺址成立四平屯衛,在長春以西的伊通河畔黃龍府成立長春左屯衛,在長春以東的松花江畔吉林烏拉成立長春右屯衛,在長春以南的伊通河畔成立長春後屯衛,在長春以北松花江畔與飲馬河交匯處成立長春前屯衛。

這樣,大遼東面上看似只設立了十三個屯衛,但實際上還是有十八個屯衛,有點後世建設兵團的味道。

看來這和後世的打折扣、搞變通,是一脈相傳的。

老朱建立的大明衛所制度實際上是借鑑元朝的軍隊屯田制度,又進一步發揚光大。

大明衛所按名稱劃分有好多種,有守禦、屯田、屯衛、護衛、群牧、土衛、守禦軍民等十來種之多。

但就功能來說,大明衛所任務主要有兩類,一是擔任守備、巡邏、出征等軍事任務外,二是擔任種地、養羊等生產任務。

根據駐地所在安全形勢的不同,這兩大功能之間的比例經常變化,這也給了遼王隨機發揮,因地制宜或者說是打折扣、搞變通的廣闊空間。

遼王此時就是抓住這個特點在屯字上下功夫。

遼西的義州衛處在大寧府和廣寧府十萬大軍的保護之下,朝廷同意增設的遼南海州、復州二衛,以及試點實行軍民分治的蓋州衛,處在遼陽衛、遼海衛、安東衛和金州衛的嚴密保護之下,遼北的鐵嶺衛處於廣寧左護衛和三萬衛的保護之下。

遼王覺得,這些衛所實際均無納入守禦編制的必要。

於是他搞了個變通,為了不佔屯衛編制,仍然把這幾個衛列為守禦編制,明面上說是作為王府二衛的後援,但到時候還是參照屯衛下達十五萬水田或二十萬畝旱地的軍墾任務,實際上還是五個屯衛,但又不佔屯衛編制。

另外,遼海水師駐地遼海衛以及雙遼、黃龍府設立兩個群牧所,也可兼顧一定屯田任務,種上一、兩萬畝水稻還是沒有問題的。

在這三大屯田區域中,遼西走廊已經有上千年開發歷史和今年的重點開發,後面只是規劃和設立縣治的問題。朱植很有信心讓張信在這裡大展手腳。

遼南有漢人渡海北上開發的千年歷史,蓋、金二州有山東布政使派出的官員治理民政,海、復二州也有海鹽之利,戶部後期絕對會插手登記灶戶,收取賦稅,自已派黃湜從中協助就是了,也不用太操心。

朱植還規劃,列為軍民分治試點的金州衛,震懾高麗的安東衛,震懾女真的鐵嶺衛,也要完成四到五萬畝的屯墾任務。

廣寧衛和三萬衛作為乙種野戰部隊,也可以種上一、兩萬畝水稻,至少能基本確保本衛軍糧供應。

至於朝廷要成立的海州和復州衛,他甚至連搞變通都懶得搞了,乾脆將之拋之腦後,讓山東民政官員自已去折騰去吧。

遼王暢想,只要落實好大生產運動,到了明年,也許遼東完全可以實現糧食自給。

但是,張石參謀長還是對朱植的部署表示了擔心:

“我們採取蛙跳戰術,從瀋陽北上千裡躍進長春,屯田收入固然可觀,但是也容易引起周邊部落的眼紅。”

“如果蒙古人越過哈拉溫山東進,首先就要攻擊長春。海西女真如果要反叛,也會攻擊長春。建州女真如果要搗亂,截斷開原,長春立刻成為孤島。”

“特別是孤懸諸蠻之中的雙遼和黃龍府這兩個群牧所,實在是太危險了。”

朱植卻笑道:“你要是這麼想就對了。我相信那些想搞事情的部落也是這麼想的。”

張石於是不可思議地睜著大眼,瞪著遼王,意思好像是說:“你是不是有病,知道有風險還這麼搞?”

遼王很快就作了一番解釋:

“你是釣過魚的,知道過去釣魚人往往採用一根主線綁住魚鉤釣魚,如果遇到大魚,線細了會斷線跑魚,線粗了會斷竿跑魚。”

“後來有些聰明的釣魚人開始將釣魚錢分為主線和子線,綁魚鉤的子線始終保持比主線小上一到兩號,這樣即使遇到大魚,頂多損失一副子線而已,主線和魚竿則會得到最大的保護。”

“對於遼東來說,被翁牛特蒙古人包圍的雙遼也好,被朵顏衛和福餘衛包圍的黃龍府也好,都像是我們經營遼東這條主線末端延伸出來的子線綁的兩張魚鉤。”

“蒙古人、女真人萬一興風作浪,就讓他們在這兩個地方折騰好了,以廣寧為中心的遼西和以瀋陽為中心的遼南兩地仍然生產不受影響。”

“而且,雙遼群牧所雖然遊離於三大屯田區域,但有遼河和內地各衛相連,在遼海水師的協助下,進退有餘。蒙古人想吃掉它沒那麼容易。”

“因此,我們在雙遼和黃龍府各設立一個孤零零的據點,看似冒險,但在關鍵時刻可以丟車保帥,斷尾求生,不影響大局。”

“你可以把這看成是一種以攻為守的積極防禦戰略,但是隨著兩三年後遼東實力的增加,這也可以向以守為攻轉化。”

但是張石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

遼王反覆考量,覺得還是要儘可能地守住長春。

萬一黃龍府也頂不住了,他還可以利用長春再和周圍的部落勢力周旋一段時間,以長春這個空間換取遼東發展的時間。

要守住長春,就得把朱大能的廣寧左護衛在長春留上幾年。

要支援廣寧左護衛長期駐守長春,不僅需要軍糧自給自足,還要利用屯田多出來的糧食和周邊部落進行朝貢貿易和互市,再用賺取的利潤給駐軍發服裝、發裝備、發軍餉。

總之,這又是一項系統工程,比老母豬戴胸罩,一環套一環還複雜。

關鍵是遼王還缺人,他恨不得把身上的泥垢搓巴搓巴當成人兒派出去。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籠中雀林間鳥

白雲流水

無限流:副本BOSS是我老婆

夏紓安

抑鬱啊

萱澈

蓮花樓之韻蓮共夷

果汁優奶

除了小師妹滿門皆是戀愛腦

白風青露

和政的故事

阾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