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後,柳升又找到平安,提醒說:“剛才這會上大家都忘了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阿扎失裡手下還有五千精壯人馬,該如何處置。”

平安也沒想好對策,反問道:“怎麼處置?這阿扎失裡的女兒明月整天以準王妃自居,深得遼王寵愛。”

這時,盛凡向遼王請示返回紅城子轉運軍糧,人手不夠。

朱植就讓人找來阿扎失裡,吩咐讓他派兩千精壯隨盛凡回長春搬運軍糧去。

阿扎失裡知道這是遼王信不過自已,要抽掉自已的反骨,但也無可奈何。畢竟是自已有叛逃的前科。

下午,朱植又把朱大能單獨叫了過來。

大能還是悶悶不樂。上午開會,他和大家一樣,本以為遼王會支援他的看法,所以第一個提出了速戰速決方案。

但是,遼王遲遲不表態,這本身就是一個態度,讓大能感覺到很沒面子。

朱植只好慢慢做他的思想工作:

“你這速戰速決的主意也不是不行,但是,還要考慮一下我們的目標和可能要遭受的傷亡代價。”

“遼東這次出兵的目標是配合藍玉大軍作戰,根本沒有單獨吃掉北元幾十萬部眾的能力。就是給你二十萬頭豬,你也逮不過來。”

“現在整個東北只有你和張石手下的兩個樣板部隊,總共才一萬來人,每死一個,都很可惜。”

“如果再像廣寧衛去年在紅崖子那樣硬剛蒙古鐵騎,當時是感到痛快了,但一下子就傷亡四千多人,代價也很慘痛。如果仗都這麼打下去,遼東怎麼能承受得起?”

“我就不給你說,軍事必須服從政治這些大道理了。你應該清楚,今年遼東的主要目標還是搞建設、屯田、賺錢。沒有錢,怎麼研發裝備新武器?如果這次北伐傷亡太多,瀋陽和長春一線沒有主力部隊駐紮,女真人再殺過來,誰敢在那裡屯田?”

“再說,北元敗局已定,我們只要確保蒙古人兩三年內不能威脅到東北,何必要對其斬盡殺絕呢?漢人又不願意到草原去住,就讓蒙古人在那裡牧馬放羊,讓漢人拿多餘的糧食去換蒙古人的牛羊,不好嗎……”

朱植苦口婆心地說了一下午,朱大能雖然沒有反駁,但也沒有正面回應,一直沉默不語。

當朱植讓大能回去好好再想想的時候,他紅著眼睛吼了一句:“那霍去病一萬鐵騎征戰河西,還不是孤軍深入?你怎麼就知道我不能成功?”

朱植答道:

“我更知道,漢代名將李陵帶了五千步卒在漠北全軍覆沒。李陵帶的步卒和你的步兵營一樣,不僅有軍馬,還有戰車和連弩!”

“我再告訴你,李陵帶的是五千丹陽精兵,都是奇材劍客,天下最好的步兵。你帶的有一大半是才入伍一年多的山東新兵!”

朱大能卻是不聽,掀起簾子,出了營帳。

經過在瀋陽堡和女真人大半年的實戰,他現在變得越來越自信。

自受命率領廣寧左護衛北伐以來,他已經給自已重新進行了定位,那就是對標霍去病,成為遼東第一名將,不,應該是大明第一名將。

他現在對遼王的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心裡碎碎唸的還是儘快抓住那個脫古思貼木兒,立下封狼居胥或勒燕然山的不世之功,名垂青史。

朱大能走後,遼王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臨陣換將。

二月十五日,小遼王才真正滿十三週歲。

這一天,他鐵青著臉又召集眾將開會,讓金山伯濮璵當眾宣佈了三項事情:

“一、平安代替朱大能負責指揮廣寧左護衛全軍,朱大能到親軍營改任營官。”

“二、易信率領夜不收繼續加強對西邊元軍主力的偵查。”

“三、平安立即派人和藍玉大軍主力取得聯絡。”

眾將聽後無不震驚。

一個月前,朱大能還帶頭在長春給小遼王祝了個壽,大家是其樂融融。

今天,小遼王卻當著全軍將領的面宣佈將他貶到直屬步兵營當營官,毫不留情。

好一個殺伐決斷的小王爺!

會後,濮璵私下找到遼王,表示不解。

只是十多歲的少年王爺卻擺出一副久經沙場的老氣橫秋來,對他教育了一番:

“濮璵啊,你們年輕人有功利心是好事,但功利心太強,可能會害了三軍將士,就像當年的李陵一樣,衝動之下,全軍覆沒。”

“後人好多透過讀《史記》同情司馬遷,又透過同情司馬遷,同情終生難以封侯的李廣,最後又把這種同情轉移到李廣的孫子李陵身上。”

“但是同情歸同情,李陵和他爺爺李廣一樣,只適合當衝鋒陷陣的先鋒,並不適合當獨當一面的主帥。”

“朱大能打打小股女真人還可以,但是要指揮這千軍萬馬,還是缺少主帥的沉穩和大局觀,容易發飄像,極了那個急於出風頭的李陵,我必須要為七千遼東將士和他們的家人們負責……”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歸心何處

異類的白鴉

夢,生存

夜行者

九幽之王

沙字

星河浣劍錄

路邊的野貓

九桑劫

千荼歲

星際時代:給文明一點崩壞震撼

吾妻三月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