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梳理莊子寓言

6、濠梁之辯

原文: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鰷魚在河水中游得多麼悠閒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又不是魚,哪裡知道魚是快樂的呢?”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是快樂的呢?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莊子說:“請你迴歸最開始的設定,你說:‘你哪裡知道魚快樂’這句話,就說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來問我是從哪裡知道的。現在我告訴你,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賞析:惠施是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和莊子既是朋友,又是論敵。《莊子》一書,記載了他們之間的許多辯論,這只是其中的一次。這個故事是很有名的,受到古今中外讀者的欣賞。他們的辯論究竟誰是誰非,誰輸誰贏,歷來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名家是研究邏輯的,從邏輯上說,似乎惠施佔了上風,因為人和魚是不同類的,人怎麼知道魚的心理呢?但從審美體驗上說,莊子也是有道理的,任何動物的動作、表情,痛苦或快樂,人是可以憑觀察體驗到的。

總結:濠梁之辯作為寓言是不及格的,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寓言,不能告訴人們什麼道理,但是作為一個辯論故事,卻是特別優秀的,這個故事展示了古代名家邏輯思考和辯論的場景,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雖然,莊子這次的辯論是缺乏邏輯的,卻向人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莊周,另外這個故事也把遇事善於思辨的精神拋給了世人。

7、屠龍之技

寓言:朱泙漫苦學三年殺龍的本事,然而卻不知道龍是什麼樣子,身在何處。縱然殺龍技巧學的再精通,卻根本沒有地方使用。成語告訴人們,在學習和工作中,必須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

屠龍之技(拼音:tú lóng zhī jì)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東周·莊周《莊子·列禦寇》。

東周·莊周《莊子·列禦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譯文:古時候,有一個名叫朱泙漫的人。他聰明伶俐,家中也十分富有,什麼都想學。他為了學成一套奇怪的本領,便賣光了家產,湊足了千兩黃金,到很遠的地方去尋師學藝。

他先是讀書學習治國安邦的道理,很快了解了很多善於治國的賢相,如商朝的傅說,周朝的太公望,以及春秋時期的公孫僑、晏嬰、管仲等。他認為已經出了那麼多賢德的政治家,自已就不必再步他人的後塵了。

他又對行兵佈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學了《孫子兵法》和《司馬攘直兵法》。他問老師:“孫子兵法和司馬兵法,除了您,還有人掌握它嗎?”老師說:“軍事家出現了很多很多,懂兵法的怎麼會只我一個人呢?”朱浮漫一聽,覺得索然無味,說:“既然這樣,我再學還有什麼用呢?”

不久,有人向他介紹說:“很遠的深山幽谷之中住著一位奇人,名叫支離益,會一手屠龍的絕藝。只是這個人很難找,他也不輕易收徒,你若學會屠龍之技,任何人都比不上你了。”

朱泙漫聽了為之一振,當即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支離益的住所。不巧支離益出門遠遊,朱泙漫只好在附近一間茅草屋住下來,耐心等待支離益的歸來。支離益實際上並沒有出門,他只是為了考驗一下這位青年人的信心和耐心。他見朱泙漫決心很大,這才收他為徒。朱泙漫學習很認真,又肯下功夫,整整三年時間,才把屠龍之技學到手。朱泙漫回到家後,別人問他究竟學了什麼本領,他便興致勃勃地講開了殺龍的技術:怎樣按住龍的頭,怎樣踩住龍的尾巴,怎樣從龍頸上用刀……他講得眉飛色舞,聽的人卻都忍不住笑了,就問他:“你見過龍嗎?哪裡有龍可供你殺呢?”朱泙漫回答不上來。

於是人們忍不住笑起來,告訴他:“學本領是為了有用處,如果學的東西毫無用處,學得再精通,也是一文不值。”朱泙漫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世界上根本沒有龍這種東西,他花費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的本領都是白學了,根本沒有地方使用。

8、魯侯養鳥

魯侯養鳥是則寓言,反映了一段歷史故事。寓言諷刺了那些不以正確的養鳥的方法養鳥,而用供養自已的方法養鳥的國君。向人們揭示了這樣的道理:好的願望必須符合事實,如果只有主觀願望而違背客觀實際,好事便會變成壞事。

出自《莊子·至樂》

原文: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已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譯文:從前,有一隻海鳥停留在魯國國都的郊外,魯侯(派人)用車迎接它,並在宗廟裡給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興,準備牛、羊、豬的肉作為它的食物。海鳥卻雙目昏花,心情悲傷,不敢吃一塊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後就死了。

這篇寓言本來是一篇歷史故事:《國語·魯語》中有記載:“海鳥曰愛居,止於魯東門之外,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受到了魯國的賢人展禽的批評,認為臧文仲是無故加典,非政之宜。莊子把養鳥的主人公改成魯侯,增加了魯侯用九韶的樂章和豬、牛、羊三牲盛宴養鳥的情節。這些養鳥的具體情節,在奴隸制全盛時代,也許是本該如此的,但在臧文仲時代,就是 “無故加典,非政之宜”,使莊嚴的祀典成為愚蠢而可笑的了。

9、隨珠彈雀

隨珠彈雀,漢語成語,拼音是suí zhū tán què,意思指用夜明珠去彈鳥雀,泛指做事不知道衡量輕重,該做的事情而沒有去做,不該做的事情卻做了 。出自《莊子·讓王》。

戰國·宋·莊周《莊子·讓王》:“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成語故事:魯哀公聽說顏闔非常賢明,就派人給他送禮物請他出山。貧窮的顏闔不受。莊子就此事發表感慨,顏闔無意於富貴,富資送上門,他不歡迎。這樣的人難得。而那些不惜犧牲生命去追求富貴就如同“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一樣不值得。

10、濮水垂釣

刻畫了莊子嚮往自由,超然物外,不為世俗所羈,視名利為浮雲的思想表現出其機敏善辯,超凡脫俗,珍愛生命,珍愛自由,不為名利所動,不屑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形象。目前暫無明確意義!主要是寓言嚮往自由。

原文:莊子釣於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lèi)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tú)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譯文:莊子在濮水釣魚,楚王派兩位大夫前往表達心意,(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務)來勞煩您。”

莊子拿著魚竿不回頭看(他們),說:“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死的時候已經有三千歲了,國王用錦緞將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這隻神龜,(它是)寧願死去為了留下骨骸而顯示尊貴呢?還是寧願活在爛泥裡拖著尾巴爬行呢?”

兩位大夫說:“寧願活在爛泥裡拖著尾巴爬行。”

莊子說:“你們回去吧!我寧願(像龜一樣)在爛泥裡拖著尾巴(活著)。”

我們經常說嚮往自由和田園,經常說歸園田居,我看以後不妨說,歸園田居、濮水垂釣,可以指代田園和自由的生活。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寵你,可好

北極冰

水帛守的新書

水帛守

三戰志戰略版106【S1】

彩虹燼

洛水蘇

落木色色

時光從來殘酷

雨弟弟

歷代萬界至尊系統

那蘿蔔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