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全國高考招生錄取率是百分之二,能進入重點大學那可是少之又少啊。多少年過後,當學校老師提起哪屆學生學習最用功時,無不說是77級或78級學生學習最用功。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的苦難,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故特別地珍惜。

上海瑞仁醫學院佔地面積不大,景緻也一般。但對從農村來的陳志凌來說已經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學校了。醫學院有醫療系、藥學系和護理系和公共衛生系,其中醫療系最大。陳志凌所在的醫療系78級2班第3小組,共12人,其中8名男生、4名女生。吳曉娟、劉桂英、劉雷生、張小為、張衛平和馬明煒6個人是應屆高中畢業生;年齡最大的陸恩源是老三屆知青,在農村已經結婚生子;組長孫立峰1973年高中畢業下放到農村,在農村入黨,還擔任過村長。吳曉娟、劉雷生、張衛平、馬明煒和副組長宋燕是上海人,其他6人來自全國各地。

醫學院第一學期,學的課程是物理、化學、政治、英語、生物,物理和化學有些內容與高中所學的內容有不少重複,英語更是從26個字母學起。

入學後的第二個星期六下午,在男生寢室召開了第一次小組會議。會議由組長孫立峰主持,討論助學金分配。孫立峰首先發言:

“今天下午是我們小組第一次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助學金’。助學金是學校給我們學生的生活補助。根據每個人家庭收入情況,發放助學金。首先,大家把自家的收入情況報上來。”

“從馬明煒開始。”孫立峰用手指著身旁的馬明煒:“馬明煒,你先說說你父母是做什麼的?收入多少?”

“我爸爸在中學當老師,月收入五十七元;母親在物資局,一個月三十六元。”來自上海的馬明煒首先介紹家庭的收入情況。

“老陸,你呢?”孫立峰稱呼陸恩源為老陸,因為他年齡在小組中最大,是個已做父親的人。

“我在農村插隊時結婚的,妻子是個農民,有個兒子。”

“我叫顧慧敏,家在江蘇常州,父親和母親的工資,差不多,四十多元一個月。”

“我是陳志凌,父母均是農民,全家年收入在兩百多元。”陳志凌介紹自已的經濟情況。

“我叫郭大寶,父母都是農民,收入更低,一年不到兩百塊。”

“我是上海人,”劉雷生說,“五年前,我父親死於一次車間事故。廠領導同情我們家,把我母親從弄堂飲食店調到工廠成為一名正式職工。每月收入只有三十多元,我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在讀書。”

大家依次介紹自已家庭經濟情況,每個人介紹的經濟收入和孫立峰從輔導員那裡瞭解的情況基本一致。孫立峰對助學金分配心裡就有數了。

“根據學校的精神,助學金分一、二、三等。一等助學金為每月20元,二等助學金為每月16元,三等為每月12元。我們小組可以評上一等助學金一名,二等兩名,三等四名。或者是一等一名,三等七名。” 說完,孫立峰觀察大家的反應。

陳志凌在上學前,不知道有助學金。現在有助學金,對陳志凌來說,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幾個歷屆畢業生,都沒有吱聲,副班長宋燕更是一臉嚴肅。

“孫立峰,你是組長。你說怎麼發,就怎麼發吧!” 張小為開口說道。

“就按收入高低,從高往低排吧!” 馬明煒說道。

這是孫立峰最希望聽到的聲音,因為這樣操作最簡單,又不失公正。男同學有人表態,這時他想知道女同學的意見。

“劉桂英,你意見如何?”

“我沒什麼。就按家庭收入從高到低排吧。”劉桂英說道。

“按家庭收入分配助學金,是個公平的方法,而且操作起來也比較容易。我看把一等助學金給:郭大寶,二等助學金給:陳志凌、陸恩源,三等助學金給:劉雷生、劉桂英、宋燕、張衛平。有沒有意見?如果沒有,就這麼定了。”

不久便到了國慶節,孫立峰、張小為和陳志凌來到校門對面的49路車站,坐了將近40分鐘公交車,來到到九江路,近外灘的終點站。

外灘人山人海,在大量的中國人中,還夾雜著一些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這些外國人拿著相機咔嚓、咔嚓照個不停。巨大遠洋貨輪從黃浦江江面上緩緩駛過,掀起層層巨浪,拍打外灘防汛牆,並把江上行駛的小輪船弄得東倒西歪。沿中山東路一字排開的雄偉歐式建築,像個建築博覽會。

欣賞完美麗的外灘,孫立峰、張小為和陳志凌便從和平飯店開始逛南京路。節日的南京路遊人如梭,格外熱鬧。體育用品商店,朋街女子商店,華聯商廈和第一百貨等大大小小的商場,以及商場內琳琅滿目的商品,陳志凌看得眼花繚亂。實實在在讓陳志凌感受到大上海、大都市的魅力。

三個人一直走到南京西路的國際飯店。這棟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24層高的國際飯店,在改革開放之前,一直是中國第一高樓。這座高樓是當時中國人自已設計、自已建設的。建好後,令洋人對中國建築工程師刮目相看。

“陳志凌,我叫你出來,是對的吧?!”孫立峰在回校的公共汽車上得意地對陳志凌說道。

“是啊,來上海一定要到外灘、南京路走走,這才是大上海。”陳志凌說。

“去了南京路,別的路就沒必要去了。”張小為說道。

“不到南京路,如果有人問起上海是啥樣,都不知怎樣回答。”孫立峰再次得意地說著。

“是的,是的。”陳志凌連聲答道。

這是陳志凌在上海第一個國慶節。南京路和外灘讓陳志凌知道為什麼上海在中國那麼有名。

評選三好學生有一個硬指標就是體育成績要達標。1500米達標成績是6分12秒,是體育成績中最難達標專案。所以練1500米是體育課的重點之一。在一次1500米摸底跑測試中,陳志凌輕鬆地跑出5分47秒的成績,全班第一。陳志凌長跑能力是從小在陳家村鍛煉出來的。

陳志凌長跑能力引起了體育老師的注意,被體育老師選中參加年級田徑隊。室友們為他高興,而陳志凌本人則對這事反應冷淡,覺得無所謂。孫立峰一看陳志凌這個態度,就有些著急。他心裡想必須讓陳志凌參加年級田徑隊,否則輔導員會認為他的小組沒有集體榮譽感。

一天下午,孫立峰找個機會對陳志凌說:“反正這學期沒什麼課,參加體育活動也沒什麼壞處。”見陳志凌沒有表態,孫立峰繼續說道,“你如果不去,不但體育老師對你有看法,而且輔導員也會對你有意見。”

陳志凌本身對體育鍛煉沒什麼反感,現經孫立峰這麼一說,陳志凌就答應參加年級田徑隊。年級田徑隊只是在每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的課外活動期間由體育孫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集訓。同時,年級組還成立一支籃球隊。劉雷生報名參加籃球隊,經過兩週訓練後,被刷下來,可能是無身高優勢。

孫老師根據陳志凌身體特點,讓陳志凌專攻1500米和3000米,對陳志凌進行系統性訓練。在孫老師的指導下,陳志凌進步真快,1500米進入5分20秒。

陳志凌經常給家裡寫信,把在上海的所見所聞告訴父母。兒子的來信是陳根寶夫婦最為盼望的事。每次,陳根寶夫婦都會把陳志凌的來信,向親朋好友炫耀一番。陳志凌除了給父母寫信外,給劉家成也寫過一封信。告訴他自已在上海瑞仁醫學院的學習和生活。劉家成對這位來自農村的小老弟,總是給予熱情的鼓勵。

元旦過後,不到兩週就舉行期末考試。陳志凌成績全在90分以上,也就是全優。陳志凌帶著優秀的成績,回銅懷縣陳旺鄉陳家村過年。有個別學生寒假沒回家,主要是交通太麻煩,回家一趟要五、六天時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影視之美人攻城

裡是裡

崩壞三:奧托之子

武裝獨角獸覺醒

林氏修仙傳

橘仔沫

宇宙街溜子帝斯基多拉

什麼都看一眼

送我一束玫瑰吧

加錢小貓

末日降臨,我竟靠預知救了大家

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