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兩日就要放假了,嘿嘿。”崔恪開心的說,得知不用上學,縣學裡一下子就炸開了,大家都歡喜不已。

這離歲日還有月餘呢,怎麼就放假了,往年最少還要再上個十來日,崔媜詢問說:“夫子可說為什麼?”

“夫子說太冷了,日日大雪,我們來往之間也不安全,所以就提早放了。”崔恪回答說。

確實是,自從入冬後,天氣愈發的冷,前段時間起,大雪紛飛,地上沒有一日是乾的。

崔姮聽後目光略微幽深,看來那道聲音說的是真的,大雪已經開始了,而且已經產生了影響,影響交通了。

“也不知道這雪是好是壞。”崔媜喃喃說道,雖說瑞雪兆豐年,但是這般大,真的是好事嗎?

“阿姐,若是霜雪把莊稼凍壞了怎麼辦?”崔姮問道,她最擔心的是那道聲音為何要和她說預言,是和她有關係嗎?還是說這場雪災會對崔家造成影響?

這,崔媜也才十二歲,也不甚瞭解,思索了一會兒才說:“明年收成會減少,那樣的話家裡就賣不了多少錢了。”

崔家的主要經濟來源除了崔瑋的俸祿,還有他的職分田,若畝產好,他們就能多賣些錢,若收成不好,家中就會拮据了。

難道只是家中錢財的減少,那也並不是多大的事,憑藉崔瑋的俸祿,她們家總不至於餓死吧。

過一會兒,李氏就來叫她們吃飯了,後院有五間上房,四間是臥房,中間被改成了和前院一樣的堂屋,大房的都在這兒吃飯。

桌子上伙食很豐盛,中間放著一大碗散發著香氣的雞湯,又炒了六盤子菜,有葷有素。

幾個人圍坐在桌旁,這也是崔姮醒來第一次看到崔瑋,這位縣令,擱在後世也是相當於縣高官一樣的官兒。

崔瑋生的書卷氣很濃,看著三十歲出頭,穿著圓領袍衫,高高瘦瘦的,說話很是溫和,他先是和崔文英打了招呼,之後又詢問了崔姮今日身體如何。

“對了,英娘,這次我讓遇春給你裝一袋粟米,你一起帶回去。”崔瑋忽然說道,“還有今年秋日你家收的粟米賣了多少?”

崔氏有些疑惑,往常阿兄不會問她家中田地糧食買賣的,不過家中的一切都是她在管,她很清楚的答道:“賣了十石,留了十石。”

大唐王朝每個男子可以分得二十畝的田地,除去交的田地稅,大概一畝有一石左右的收成。

“那便好,這些糧食無論別人出多少錢都不要賣知道了嗎?”崔瑋囑咐道,他怕英娘那個唯利是圖的郎君不要命的賣糧。

今年這場大雪太詭異了,基本上每天都會下好長一段時間,今日也就早上停過一會兒,然後就一直一直的下,盧縣丞今日與他也說,事情不太妙,雪要是一直下,莊稼哪有活路。

“阿兄可是有何深意?”崔氏有些緊張的問道,莫不是有什麼問題,涉及到要命的糧食問題,她不得不著急。

崔瑋面色有些愁,只說:“明年開春,田地裡的情況應該不會很樂觀。”不樂觀還是他含蓄的說法,應該是非常糟。

李氏聞言心中也不免焦急,田地間減產,明年家裡的生計可怎麼好。

崔瑋的職分田是三百五十畝,租給了農戶種植,一畝所收租金為六鬥,春收大概可以賣出31貫,這是一筆不菲的數字了。

“若是顆粒無收的話,那怎麼辦呢?”崔姮詢問說,不管預言到底何意,她都得先提醒崔瑋,做好最壞的打算。

桌子一下子寂靜了下來,那樣的話,就出大問題了,田地裡一年兩收,而農戶一般只會留半年的糧食,其餘的都賣出去維持生計,若明年春收毫無收成,農戶只能去買糧,對於他們而言,生活會難上許多。

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糧食供應不上的話,米鋪會伺機漲價,造成許多人都買不起糧的情況,進而出現路有餓死骨的情況,死的人多了,還會爆發瘟疫,帶來更嚴重的災禍。

崔瑋也想過,但現在情況不明,他們也只能往好了期盼,怕妻女恐慌,於是他安慰說:“到時阿爹會上報給郡裡,道里也會遣人去報官家的,朝廷便會發放賑災糧下來的。”

崔姮微微皺眉,崔瑋想的太過理想化了,真正的災害來臨時,是留不得人再做計劃的,河北道距離京都有好長一段距離,再加上大雪天氣,等到他們上報,再運糧,情況都不知道怎麼樣糟糕了。

“哦哦。”崔姮點點頭,隨後很是開心的說:“阿兄過兩日就放假了,因為雪積道路,出行不便,所以夫子就提前放學生都回家了。”

李氏也是心疼兒子這麼冷的天早出晚歸的,手上都生了些凍瘡了,開心的說:“挺好的,到時在家讀書,阿孃給你弄上火盆。”

而崔姮已經提示的不要太明顯了,崔瑋要是再聽不出來,就白當這麼些年官兒了。

姮娘說的對,路途艱難,賑災糧運過來更要不少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縣裡就有可能出亂子,人在窮途末路時,免不住心生歹意,拼上一拼,而他要在賑災糧運過來之前穩住縣中的情況。

崔瑋像個求學的學子,向崔姮詢問說:“那以姮孃的想法,若是顆粒無收,阿爹能為百姓做些什麼呢?”

崔姮其實只是把她能想到的壞處都和崔瑋說了而已,至於辦法當然是他們來想,她就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本來是有一個辦法的,由崔瑋先囤糧,到時他繼續按市價賣糧,平衡糧價,但是這需要很多錢作為啟動資金,而據她瞭解,崔家很窮,別到時候餓到自家人都算好的了。

她抿了抿唇,很是可惜的說:“要是阿爹能有許多糧食就好了,讓他們都來找阿爹買糧食。”

崔瑋愣了片刻,忽然大笑起來,讚歎道:“我兒真是聰明。”隨後飯也不吃了,急匆匆分就出了門。

惹的崔姮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剛剛有說非常好的主意嗎,她怎麼不記得了?

李氏倒是一副習慣了的模樣,還招呼崔氏說:“咱們吃,不用管他,估計又去縣衙了。”

崔恪撓了撓腦袋,問崔姮說:“小妹,你剛剛和爹說的是什麼呀?”

崔姮搖搖頭,她木知呀,莫名其妙她就被扣上是個大聰明的名號。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風拂柳

路荀

倚闌斜望春庭月

扭軲轆甄團

人在小歡喜開局就考試

是半夏呀

烈酒溫茉莉

這也能撞名

敗給姜綰濘

賀姜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