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以民為本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既然“天”走不通了,為什麼不從“人”——也就是“民”來走呢?這並非是一個全新的空白的領域,歷史上的諸位大家對於“民”同樣有著諸多論述。

早在《尚書》中,就有著“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的觀點。

既然“民”如此重要,甚至“天必從之”,那麼,如若能夠被“民”所認可,那難道不是說明了皇帝的正統性嗎?

這確實是一個新的角度,但李世民有去嘗試的自信和底氣。他的個人能力、功業、以及出眾的臣屬都能夠支援他去嘗試一番。

事實證明,他的嘗試是正確的。

自唐朝,唐太宗李世民開始,所有人的目光開始看到“民”,論述皇權的正統神聖性也加入了“民”的內容,任何政策、理念也開始用“民”作為衡量標準,而非天地神鬼宗教祥瑞。

這一條路,一直走了下去。

只要你的功績光輝燦爛,澤被天下萬民,統合天下,你就是正統,你就是天命。宋太祖趙匡胤以此為正統,明太祖朱元璋以此為正統,就連與北宋同時期的遼朝同樣以此論證自己的正統。】

漢朝,元狩四年。

首先要做的,是改善唐朝內部情況,儘快發展國力。

唐朝,貞觀三年。

他承認,京官確實地位要高於地方官員一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地方官員就可以理所當然地一心想著調入京城對地方事務一概不管,也並不意味著京官就能夠理直氣壯對地方官員高人一等。

哼哼,都給朕仔細盯著,看看誰不老實!

在他登基的第二年,改元貞觀,是為貞觀之治。

同時,他儘可能地嘗試提高地方官的地位,要求所有人重視地方官員的職能和作用,認為地方官“實理亂所繫,尤須得人”。】

李世民理所當然地點頭:“地方州府當然重要,他們牧守一地、治理一方,當地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要仰賴於此,社稷的穩定同樣要求他們能夠做好自己的職責。”

“……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啊!”李二陛下自玄武門競爭上崗以來就沉鬱無比的臉上終於又掛上了笑意,他翻遍經史,與群臣探討了無數遍,又從各種途徑蒐集各地的情況,所求的不就是這樣一個方針理念嗎?

【帶著這樣的理論,李世民開始了他治理天下的日子。

劉徹先想著另一個問題:“兩漢四百年?就是那個東漢嗎?那朕的大漢是什麼?西漢?”如果如今的大漢是西漢,那那個東漢是什麼情況?

也不怪劉徹如此在意,畢竟,上一個分了東西的還是周朝,而周朝的“東”究竟是個什麼情況,自不必說。現在,劉徹就很擔心,那個東漢不會也成了如東周一般的情況吧?

秦朝。

於是,李世民開始重整唐朝內部的行政系統,因為,經過唐朝武德年間的發展,由於政治混亂以及封賞功臣親族的原因,唐朝的官僚人數迅速膨脹,州縣的數量幾乎達到了隋朝的兩倍。削減機構和人數勢在必行。

劉徹笑眯眯:“地方官吏當然重要了。”特別是挨著諸王封國的那些地方官吏……

由此,唐朝重新被劃分為十個“道”,即西北的關內和隴右;北部的河東和東北的河北;華中的河南、淮南、山南和劍南;南方的江南和嶺南。

唐朝,貞觀三年。

漢朝,元狩四年。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嬴政想著這句話,他記得,這好像是荀子的觀點。他扭頭看了一眼李斯,李斯瞬間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點了點頭,確實是他老師的觀點沒錯。

嬴政皺眉,他並非不把‘民’放在眼中,按照他的執政理念,他處理‘民’的方式就是如此,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秦末黔首造反還是給了他啟示,此時又來了一個重‘民’的理論……

想到這裡,他又不忘提醒心腹重臣們:“雖然這條路是對的,但還要小心謹慎,切不可一時忘形。”畢竟還要顧慮一點那些已經浸淫神鬼宗教多年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今,天幕肯定了他的做法,贊同了他的理念,給了他更大的自信。

關於“民”,他也好,群臣也罷,其實只是有了一個初步的設想,眼下也只是謹慎嘗試,力求能夠將這樣的理念施行下去。

【同時,李世民非常注重人才的作用。

當然,正常的皇帝們都會重視收集人才,主要是收集能夠為自己所用的人才。

但是,李世民能夠在這裡脫穎而出的原因,在於他對人才的態度上——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不拘出身背景,只要確實有才華,又忠於自己,那麼就很快會被李世民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上發光發熱。

【何況,他對於人才並不是那種“求全責備”的上司,相反,他更重視一個人突出的那方面才能,比如大名鼎鼎的“房謀杜斷”,就是因為房玄齡擅長謀略,而杜如晦處事果斷,因而李世民就時常讓二人共同決策,最終形成的一種行政方式。

另一方面,李世民任人不避親,同樣也不避仇。

秦王府的文武官員,他在登基後大方任用,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張公謹等人,均被他安置到合適的位置上。

而與他曾經有仇之人,只要有才華、願意效力,同樣被他大力任用。早些時候的尉遲敬德等敵方降將,到後來可以說是仇怨最大的東宮屬臣,包括魏徵、薛萬徹、馮立、王珪等,他一樣敞開胸懷,讓他們發揮一身才華。

後來,被他任用的還有外族、包括突厥的人員,如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等,這些人都成了為唐朝征戰四方的將領,其中一部分還和唐皇室聯姻,成為了姻親。】

漢朝初年。

“執失思力?”劉邦挑眉,“這不就是之前那個被頡利可汗授命出使長安,隨後還威脅李世民的突厥人嗎?”他好像還是頡利可汗的大將來著。

不拘一格任用人才,這倒是沒什麼問題,不過李世民的心胸看起來確實是足夠寬廣,畢竟都是給出了正經的官職和權力,而不是什麼做做面子、架了一個擺設上去。

“這樣一來,那突厥的日子看來也沒有多長時間了。”蕭何道。

畢竟,別人不說,執失思力這個實打實效力於頡利可汗的人,居然搖身一變成了為唐朝征戰四方的將領,這就充分說明了突厥的結局。

頡利派執失思力覲見李世民的時候,執失思力必然已經是能夠獨當一面,那他的年齡絕非十幾歲,而他日後還能夠為唐朝征戰,想來年歲也不能太大,如此一來,突厥大約就是幾年的事情了。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對李世民還是很欣賞的,特別是對於李世民收攏人才的能力:“唐太宗麾下,異族將領頗多,大宋不能與之相較。”

當然,這不是說大宋就沒有異族將領了,他趙匡胤手底下還是有些人的。只是,這些人都是久在中原的異族,不想唐太宗手下的那幾個著名異族將領,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苾何力……這些人在投身唐朝之前,可是切切實實的異族生活。

唐朝,武德八年。

看著神蹟中那幾個再熟悉不過的名字,李建成身形略略有些搖晃。

這是他的屬官啊!特別是馮立幾人,就這麼成了李世民的好大臣?

【而與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並行的,是李世民“從諫如流”。

比如,在和魏徵談論的時候,魏徵性情耿直,從不屈服,又認為自己得遇明主,時常會將所有的想法都說出來;

而對於魏徵的種種意見,李世民往往能夠欣然接受,並認為“卿所陳諫,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如果不是一心為國,如何能夠列出二百多件需要改進的事情?

而魏徵在勸諫方面從來不怕困難,“今即位未幾,失信者數矣!”這同樣是他當面對李世民所說的話。】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太子劉啟搖搖腦袋:“這個唐太宗確實寬和。”寬和,但是不是溫和。

雖然劉啟年歲還不大,但已經經歷過數場政治風波的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和方法,有了自己的心得。

李世民確實寬和,能夠用人不避仇,還能夠面對這樣的直諫從善如流,不是寬和還能是什麼?當然這有著種種政治目的,但性格是難以改變的,一個氣量狹窄的人,若是效仿這種做法,怕是沒多久就無法堅持下去。

但李世民絕不是那種溫溫和和,一個戰場廝殺出來的皇帝,又怎麼會是那種溫和呢?

一旁,劉恆溫溫和和地笑了:“是啊,寬和。”

劉啟就扭頭看向他父皇:“父皇,您也很寬和。”

“是嗎?朕也這麼覺得,寬和一些不是壞事兒。”

【在各項制度上,李世民沿用了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製。

府兵制度,就是西魏以來的軍事制度,唐朝經過改良後繼續使用。在中央和地方設定軍府,統領天下兵馬。

而唐朝的軍府分佈並不均勻,長安所在的關內道擁有的軍府數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完美執行了“居重馭輕,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理念。

而府兵制的“兵”,自普通百姓中挑選,同樣也融於普通百姓中,平日耕種,佔時才召集到一起,在農閒時間進行訓練,既節省了國家的軍費開支,還保障了經濟農業建設。

而均田制則是府兵制得以實現的前提條件。

唐朝將無主田地分為永業田和口分田,永業田歸屬私人,而口分田到期要歸還朝廷。

在此基礎上,唐朝的十八歲以上的男性每人受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老男、殘疾受口分田四十畝,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畝;這些人如果為戶主,每人受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三十畝。

雜戶受田如百姓;工商業者、官戶受田減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給田三十畝,尼姑、女冠給田二十畝。

同樣建立在均田制上的,就是租庸調製,根據男丁人數定額徵收賦稅。

在這些穩健的制度下,唐朝逐漸從隋朝末年滿目瘡痍的亂象中恢復,加上對外征討的成功以及絲綢之路的建設,唐朝的經濟逐漸繁榮,最直觀的人口資料,從貞觀初年的二百萬戶,到下一任皇帝唐高宗初年,已經達到了三百八十多萬戶。】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眼睛亮晶晶:“三百八十萬戶!”快要比如今翻上一倍的人口!

結果,他就見他的大臣們敷衍地點點頭,心思明顯沒有放在這上面,不知道在想什麼。

???李世民莫名其妙,這麼好的事情,你們怎麼不為此高興?都在想什麼?

其實,雖然這件事情確實值得高興,長孫無忌等人本來也是為此高興的,但他們一思考,就被更重要的一件事情牽扯住了注意力。

“下一任皇帝”……從二百萬增長到三百八十多萬,將近翻倍,到底是多長時間的結果?換句話來說,就是,陛下到底有多久的壽數?

畢竟,按照他們如今的估算,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的時間並不短,但也並不要太長,起碼是不需要三五十年的。這樣倒著往回算,陛下……

但是太上皇如今看起來還頗為健朗啊!

莫不是早年征戰傷了身體?

【對外征討的成功,和絲綢之路的建設。

或許,當時的人們並未想到過,唐朝,僅僅在貞觀年間,就能夠邁向輝煌。

畢竟,上一個完整的大一統王朝的漢朝,自高皇帝建國之後,足足等到第七代皇帝漢武帝劉徹,才洗淨了恥辱,奠定了強漢的稱號。

但李世民做到了,帶著他一貫的自信,帶著他閃耀的貞觀群臣。

貞觀二十一年,王玄策擔任正使,帶著三十人出使天竺,結果就碰倒了中天竺王屍羅逸多死亡,國中大亂,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

篡位的阿羅那順並不想要唐朝介入其中,於是動用軍隊阻擊王玄策,跟隨王玄策的三十名騎兵與之交戰,失敗被擒,阿羅那順還趁機劫掠他們攜帶的諸國貢獻的財物。

王玄策沒有被抓住,於是趁機逃離到了吐蕃。在這裡,他發檄文徵召軍隊,得到一千二百吐蕃兵、七千泥婆羅騎兵,共八千多人。

隨後,王玄策率領這兩支軍隊進攻中天竺的茶鎛和羅城,用了三天時間,攻破茶鎛和羅城,斬首三千餘級;

阿羅那順逃走,可他不僅沒有想著投降,反而收攏散兵再次交戰,結果被副使蔣師仁擒獲。

隨後,王玄策又俘獲了阿羅那順的妃嬪、王子,又俘虜男女一萬兩千人,各種牲畜三萬,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

貞觀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在長安獻俘,李世民封賞他為朝散大夫,為從五品下,文官第十三階。】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施主,本佛不渡賤人

王者老六

溫柔公子的心尖寵

斷花殘影

知否:如果衛小娘活著

笛斕

一人的起源

平凡的方也

替兄當官,我成了王妃

柚子木頭

暗夜花續

假寐的花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