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竟爭上崗

漢朝初年。

劉邦嘖嘖不已:“所以,手中有兵權才是最關鍵的。”還必須是真實的兵權,而非名義上的,不然,這些宿衛可都是名義上直屬李淵,但他們心中更加效忠的是李世民。“不過,這副宿衛軍與秦王軍並肩作戰的畫面,當真有幾分荒誕之感。”

皇帝的親軍與發動政變之人的親軍居然是一起的,這樣的荒誕可笑。

“李世民對於軍隊的滲透太深了,玄武門之變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蕭何道,不管李世民究竟是因為什麼發動玄武門之變,也不管他在太白經天之前的原計劃究竟是什麼,有一點是怎樣也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他對各方的滲透掌控問題。

或許李世民本身並沒有想著此時就發動這樣一場政變,但他早已開始對各方面的佈置、滲透是無可辯駁的。天幕中點出名字的人和軍隊只有寥寥幾個,但能夠完成這樣一場先控制皇帝、隨後斬殺太子齊王的沒有錯漏的政變,背後隱藏的人數要比這直接指出的多上數倍不止。

劉邦點頭:“想要政變,只靠中上層將領的投誠並不完備。李世民讓宿衛都支援自己,必然是基層的軍官們也都願意投誠於他。”

而能夠做到這一點,除去李世民多年來領兵征戰打下的軍隊基礎,還必然要和這些基層將領有著長期的聯絡。

劉邦不由發出了疑問:“所以,李淵這個皇帝,到底是怎麼當的?”

自己的核心力量都成了篩子啊!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搖頭:“何止是軍隊被滲透了,分明長安城整個長安城都成了篩子。”

處理完最主要的事情後,就是完善收尾。

秦朝。

“李淵到底還是建立唐朝的皇帝,這反應速度和心態著實也非一般人可比。”說完李世民,李淵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劉邦也在擊掌讚歎:“乾淨利落,雷厲風行,是李世民一貫的風格!”就像他征戰之時一樣,先暗中埋線,積累力量,再找準時機,一擊即中,而且沒有波及太多,到時候蓋棺定論也比較容易。

朱棡嘆道:“再怎麼樣,唐高祖也還是開國皇帝,隱太子也切切實實當了幾年太子又有法理支撐,若唐太宗的力量當時真的已經被大量拆解,根本無法達到玄武門之變的。”別看玄武門之變這麼快速、沒有什麼風浪,但可怕之處正在於此。

明朝,洪武年。

【尉遲敬德到了李淵面前後,向李淵請求他的親筆敕令,讓各路兵馬都聽從李世民的處置統領,李淵欣然同意。

能夠將時間壓縮到最短、場地僅僅侷限在宮廷,反而說明了唐太宗當時對這片地區的掌控力。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初期各方勢力矛盾博弈下的產物,由於始終沒有辦法透過普通手段達成結果,最終走向了流血爭鬥。

這場政變,其實完全可以和之前的柏壁之戰、洛陽虎牢關一樣列入李世民的經典戰役之中。

特別是東宮和齊王府的屬官,現在被李世民赦免無罪,大約還要照常任用,這讓他們更會奮勇效力,又能用這樣的寬和大度、愛惜人才的名聲對沖一下政變的汙點。

朱柏簡直想要翻一個白眼:“所以史書上唐太宗其實並不完全是什麼山窮水盡、被迫反擊,還是有所準備的。”

漢朝初年。

高士廉都跑去釋放囚犯直奔芳林門了,看起來都沒有人去阻止,好歹朝天放三支箭,也算是對得起皇上的俸祿啊。

李建成、李元吉子嗣皆獲罪被殺、宗室除名,但東宮和齊王府的屬官,包括先前帶兵攻擊玄武門的馮立、薛萬徹、謝叔方等人全部無罪、一概不追究。

雖然是政變,李淵受驚不小,但最終這父子二人大約還是能夠完成一個起碼看起來會比較體面的權力交接,這樣就很好。

於是,各路軍隊、包括正在和宿衛、秦府兵交戰的二宮兵馬都接受了李世民的調遣。

至此,玄武門之變基本結束。】

初七,李淵頒佈詔書,立李世民為太子,軍國事務無論大小,都交給李世民處置。

但不得不說,這次政變是一場非常完美的政變,對於李世民來說,各方面的損失都壓縮到了最小,短暫平靜迅速;對於無關人員來說,政變侷限於宮廷,並沒有傷及百姓。

嬴政對於這一場宮廷政變的整個過程非常欣賞:“以最小代價達到全部目的,戰鬥範圍、人員、時間等各方面都在可控範圍內,計劃完善、謀略周全,唐太宗做到了一次政變能夠做到的所有。”

但玄武門之變還是有不利的地方,這和它的本質有關——不管它的過程如何,它終究是一場血腥的政變,這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改變的核心。

李世民作為唐太宗的這場政變,對整個唐朝都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這個影響並非是給唐朝宗室們政變做了榜樣——若說影響,這個只佔極小部分,畢竟,唐朝的宗室不需要李世民這個案例,在唐朝之前的南北朝、隋朝已經有了足夠多的案例,包括為了上位的政變、上位者為了“身後事”掀起的鬥爭等等。

沒有李世民,想要搞政變,李唐宗室也有了足夠多的案例可以啟發。】

貞觀三年。

李二陛下感覺不太對:“等等,這言外之意?是我大唐有很多政變嗎?”不然為什麼要說我的玄武門之變其實不完全算想要搞政變之人的參考?

朕當然很開心,朕不能算是“啟發”後世子孫搞政變的源頭,但這情況不對啊!

貞觀群臣們臉色微妙,但都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子,暫時不打算在這種事情上開口。

【李世民的玄武門帶給唐朝最大的影響是,哪怕是透過流血政變上位,哪怕並沒有走正規途徑,哪怕砍了一堆人,但你依舊可以透過輝煌的功業、優秀的治國成果留下青史美名、彪炳史冊。

上位不正當又如何?只要你的功績足夠優秀,那些問題就都不算事兒!

這樣的啟發,是之前南北朝的皇帝們做不到的,因為他們留下的都是惡名。——這也讓不少人認為,得位不正終究沒有好名聲。但李世民打破了這個“定律”!

這讓李唐王朝的宗室們紛紛看到了曙光,雖然他們未必有李世民的能力,但這不妨礙他們俱都投身政變大業,想要以小博大,最終也獲得皇位和盛名。

有唐一朝,成功和未遂的政變加起來,足足十幾起!

而參與人員也豐富多彩,皇帝皇后皇子公主太上皇太后……只要能夠摻一腳的,都參與其中。

總而言之,武德九年的玄武門之變,在整個華夏曆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唐朝的皇族宗室們也紛紛熱情投入了這種“競爭上崗”的機制中。

而這也成為了數百年間整個唐朝燦爛的光輝下的重要部分。】

天幕的聲音似乎帶上了幾分戲謔,背景音樂也變得有些歡快。

或許其他朝代的皇帝和大臣們可以快樂地看笑話,但唐朝的皇帝們是無法體會到這種歡快的感覺的,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他們只覺得崩潰。

特別是唐朝前期的皇帝們。

貞觀三年。

李世民內心最不祥的預感應驗了,他沉默地看著天幕中飛速變換的唐朝畫面,一個個穿著華貴的人影飛速變換,你方唱罷我登場……這難道就是上天給自己的警示嗎?

雖然自己確實創造了不世之功績,給大唐帶來了輝煌,但玄武門的事情卻如附骨之疽、終究無法消除嗎?

在場的群臣有一個算一個,都臉色蒼白,神情恍惚。不要說在此時上前去勸慰皇帝了,他們自己現在都無法從這樣可怕的未來中掙脫出來。

從對皇帝的忠心崇敬和對大唐的熱愛講,這樣的未來是他們絕對難以接受的,哪怕日後的政變都能夠如玄武門一般將範圍控制好,也依舊無法減輕對朝堂的影響。每一次政變,無論是否成功,必然對大唐的上層結構帶來巨大的震盪,而政局不平,又如何治理天下?

從對於自身和家族的未來考慮,如今在場的大臣們都可以算是大唐最頂尖的權力掌控者,所處的家族同樣鐘鳴鼎食,處於這樣的地位,未來大唐的政變他們必然不可能脫身!除非他們已經衰落。

靜默而詭異的氣氛在殿內蔓延。

還是李世民先開口,打破了這不同尋常的平靜:“眾卿,我們還是先來討論一下,如何能夠讓我大唐的朝政能夠平穩過渡。”

武德八年。

“哈!”李元吉冷笑出聲,他覺得這是天幕講唐太宗以後自己聽到的最好的事情。“縱然你奪得皇位又如何?哈哈哈哈哈——你的子孫自相殘殺、手足相殘,都是你自作自受,是你給他們當的好榜樣啊——”他笑得要喘不上氣來。

李建成雖然沒有出聲,但眼神中的嘲諷卻是明明白白。

看著滿滿譏諷的大兒子和四兒子,再看看默然不語、不知在想什麼的二兒子,李淵感到一陣頭疼。

不論這幾個兒子之間的爭鬥,也不提玄武門自己被逼迫,二郎的子孫難道就不是他李淵的子孫了嗎?這同樣是他的子孫在搞政變啊!

而且,他完全能夠想象到,若是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大唐在後世史書上會是怎樣的一副形象,自己又會是什麼樣的形象……

李淵思考,既然不想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又確實想要一個唐太宗,二郎的繼位勢在必行,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個玄武門之變不會發生!讓非正常登基變成正常登基。

隋朝,開皇十八年。

“唐朝宮廷政變的發起人……”楊堅喃喃,這個發起人確實是發起人,只不過不是玄武門之變的發起人,而是貫穿整個唐朝的、十數起宮廷政變的發起人。

這個帶頭作用,委實觸目驚心。

雖然其中確實有之前南北朝的不勝列舉的例子的原因在,但李世民創造的是一種全新的優秀案例。

獨孤伽羅贊同,她還看到了李世民的深遠影響:“一場政變能夠影響整個唐朝,固然其中有野心家藉此為自己牟利正名的原因在,但這其中反映出的李世民對整個唐朝的影響力著實恐怖。”

說句不好聽的,若是一個影響力不夠的皇帝,哪怕他做的事情再驚天動地,整個王朝過去幾代,對他的印象也就那樣了。但李世民能夠貫穿唐朝,那麼他能夠產生影響的絕不止一個玄武門,他的理念、風格、喜好以及政策、軍事等都在其中。

漢朝初年。

看完了玄武門之變,本以為到此就沒什麼的劉邦被這樣一個重點砸中,整個人又精神了起來:“十幾起政變?整個唐朝能有多少皇帝?難不成每個皇帝都能輪一次?”這政變的頻率太驚人了,在大漢之前的歷史上,還真沒有這樣的王朝——特別是,這樣的王朝還有數百年的壽命。

劉邦摸摸鬍鬚,目光微不可察地看了一眼呂雉,卻見她神情平淡,看不出什麼想法,於是又收回目光。

不怪他想著要看呂雉,實在是這唐朝不僅政變頻繁,連參與人員都太過豐富了!太上皇——在唐朝大約是李淵開創的,還好他家的太上皇不搞事情;太后皇后公主——這就有些驚人了。

一時間,他在內心突然對唐朝的正經皇帝們心生同情,這也太不容易了,父母妻子兒女都能來上一手……

與劉邦不同,在場的不少大臣其實都更關注李世民一場玄武門造成的廣泛影響,以及衍生而出的:開國時期的關鍵皇帝對整個王朝的影響。

既然李世民個人對唐朝造成的影響如此深刻,那他們大漢呢?

現在的這位皇帝陛下,大約同樣會對大漢造成深遠影響。這沒有問題,關鍵是,會是什麼樣的深遠影響。

不少人悄悄對視——陛下的風格是什麼?……是刻薄寡恩,有用就認,沒用就扔……

所以大漢後面也都會變成這樣嗎?!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灌籃高手之下圍棋的不良少女

巴多拉

如你所願的巴黎

純銀999

勇者大人實在太靠譜了!

蟬時魚

當全班都感染了菜就多練病毒

有點小用

吖,老鄉有點良心,但不多

勒了個上好佳

誘哄為陷

曦城南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