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朝神京城外。

只見賈瑛換了一身簡單的裝束,腰間懸劍,不知道尚且以為是哪家的貴公子罷了。

在賈瑛身旁。

同樣是一身華服的男子,目如鷹隼,面色浮白。

雖然故意隱藏自已的身份。

舉手投足間卻還是讓人感受到一股貴氣油然而生!

若是朝廷大臣在此。。

必然會驚呼。

原來這人赫然是當今天子慶隆帝。

身後的人群中。

同樣是有無數侍衛隱藏其中,一行人騎馬來到城外的田間阡陌,一年又一年。

不知不覺城外又到了金秋十月。

只見大量裝有錢糧金銀的馬車運往京城,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各地佃戶交予地主官紳的稅收。

照例會在秋收過後送往各家地主。

“咳咳~”

慶隆帝不自覺地咳嗽起來,臉色也是越來越難看。

隨後有意無意問道:

“大將軍今年府上的稅收可還好?”

賈瑛則是沉聲回道:

“啟稟陛下!”

“臣雖然是賈府之人,但是早年自立門戶,並未分得一田一地的家產。”

“隨後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得虧陛下賞賜了不少金銀珠寶才得以養活家人,國公府人丁稀少,可供一家老小吃喝用度,所以並未置辦田產!”

賈瑛早就知道慶隆帝會有這麼一問。

哪裡還會頂風作案學那些勳貴到處賣地剝削佃戶。

再者說了。

自已府上的家產可都是真金白銀,花也花不完,何苦去剝削這些辛辛苦苦種地的莊稼人?

所以賈瑛自始至終都沒有置辦他田產。

如此新穎超前的想法。

或許對於古代人來說難以接受,但是對於賈瑛這種後世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

並沒有很重的置辦家業想法。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何必折騰?

一旦戰爭爆發這些田產只怕是送人都沒人要。

慶隆帝聞言也是十分吃驚,詫異道:

“朕聽說京城官紳勳貴,誰家要是沒個幾十萬畝田產,那都不好意思出門。”

“大將軍年紀輕輕便位高權重,卻從未置辦任何家業?”

“那大將軍可曾為自已後人考慮過?”

許多勳貴之家。

大量的田產都是經過幾代人積累下來的,所以數量十分驚人。

賈瑛則是抱拳道: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然臣以為,後世子孫的福澤,何須延續五世?只要能夠吃飽喝足即可,想要享受榮華富貴,那就要靠後人自已去爭取了!”

慶隆帝微微點頭。

對於賈瑛的看法又上了一層。

甚至於是想到了當年的蜀相諸葛亮,也就給自已後人留下了幾棵桑樹而已。

賈瑛雖然沒有諸葛亮那般高尚。

但是在如今的大乾朝上下依舊是獨樹一幟了。

一行人喬裝打扮。

又是在四處的田野間到處走動巡視。

到了一處山下。

只見四周良田百畝,場面十分壯觀,住在山腳下的農戶正在奮力收割糧食。

然而。

送糧的馬車並未往山下的村莊走,而是由農戶推著往山上而去。

這般情景。

又是讓心情稍稍好轉的慶隆帝臉色低沉下來。

“這是為何?”

“大將軍可否為朕解釋—二?”

慶隆帝已經有些懵了。

今日出城一番遊覽,卻是將他的三觀震驚得碎了一地。

明明各地莊稼收成還行。

卻為何國庫年年虧空?

賈瑛則是抱拳道:

“陛下常年深居宮中,想必不知道這其中的隱秘之事。”

“這山下的田地,全都是山上寺廟的田產,僧人不事生產卻利用山下農民的香火錢到處圈地,僧人自已不種植,便將田地租給佃戶耕種。”

“這些寺廟大都認識不少達官貴人,只要將這些田產再掛到官紳名下,官紳拿了好處,再將這其中的稅收以香火名義捐贈寺廟,便可以避開稅收。”

“如此一來,不事生產的僧人反而是富得流油,山下供奉神明、勤勞耕種的佃戶卻吃不飽穿不暖!”

慶隆帝聞言頓時愣在原地。

腦海中不由得自行腦補出各種百年之後的畫面。

民間田地全部歸入官紳。

小民無田可耕。

反而是那些官紳、僧人各個油光滿面。

朝廷虧空。

百姓鬧事!

週而復始。

一個新的王朝再次揭竿而起推翻了大乾朝,隨後又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輪迴?

“皇爺爺的高瞻遠矚,遠不是朕所能想到的啊!”

慶隆帝在心中暗暗感慨。

“回皇宮!”

“召丞相入宮覲見!”

皇宮。

慶隆帝位於上座,看到馮桀入殿後,立即沉聲問道:

“丞相!”

“今年各地稅收情況如何?”

馮桀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只以為是按照慣例詢問罷了。

馮桀依舊是按照往常一樣哭窮。

“回陛下!”

“今年各地乾旱不斷,又要開倉賑災,所以根本就不是入不敷出,雖然暫時還沒有具體數額,但是很大情況下是不容樂觀了!”

這句話卻是徹底惹怒了慶隆帝。

天天哭窮!

結果最富裕的竟然就是這些官紳士大夫。

慶隆帝突然覺得前朝皇帝簡直就是腦子塞了驢毛,竟然能夠想出讓官紳永不納稅的特權。

而且在科舉制度日漸成熟後。

為了提高讀書人的地位。

但凡是有過功名在身的讀書人,都可以永久享有特權,哪怕是日後辭官了,也能夠繼續免稅。

這樣的特權。

幾乎是讓各地鄉紳兼併土地的狀況達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慶隆帝深吸了口氣。

旋即盯著馮桀目光如電,冷聲大喝道:

“朕已經命人擬好了聖旨!”

“從此以後大乾朝官紳不再享有皇權特許免收丁稅!”

“今年秋收過後,務必要落實到位!”

“少交的錢糧全部補交收入國庫!”

一旁的太監上前。

將聖旨交到了馮桀的手上。

馮桀此時還是一知半解,壓根就沒有想到慶隆帝竟然能夠有如此魄力,這是要讓整個天下的官紳都不自在啊!

馮桀顫顫巍巍接過聖旨。

臉色從最初的不確信再到後面的震驚、憤怒!

雖然是接旨了。

但是臉色比吃了蒼蠅還要噁心和難堪。

慶隆帝沒有給馮桀爭辯的機會,只是冷聲道:

“馮相乃是百官之首,想必會以身作則,最先將欠下的稅收上繳國庫!”

“馮相,你說是不是?”

馮桀沉默了兩秒鐘。

旋即急聲喊道:

“陛下!”

“老臣忠心可鑑,自然是奉命行事!”

“然而朝中文武百官還有各地的官紳不可估計,臣恐怕是有心無力,說服不了這些官紳士大夫啊!”

“還請陛下再多做考量!”

自古以來。

皇權不下縣!

皇帝的權力只能是控制到縣城,也就是所謂的縣令、縣尉。

再往下。

往往都是依靠當地的鄉紳。

所以要是下面的人不肯交稅,哪怕是皇權都不一定能夠干涉。

勢必會迎來無數人反對。

然而。

慶隆帝卻是早有準備,只是繼續冷聲道:

“朕心意已決,先從京城百官開始收稅,誰若是不從,直接摘了他的烏紗帽!”

“馮相要是覺得自已不能勝任,”

“那就不要再霸佔這相位不肯動了,辛大人、保齡侯想必很願意接替馮相的位置!”

馮桀憋著個臉色。

“臣領旨~”

總不能為了銀子而把自已的烏紗帽給弄丟了。

況且這件事。

可不是他說了算的。

下面的文武百官難道會沒有意見?

丞相府。

“陛下這是聽信了誰的讒言?”

“竟然要取消官紳免稅的特權?”

“既要我們為朝廷辦事,又要讓我們補交稅收,合著這是隻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

“要我說肯定是那些武人出的主意!”

眾人七嘴八舌。

馮桀則是吃了個啞巴虧沒處說,自已剛收了賈雨村的幾萬畝田地賄賂,結果現在朝廷就要收稅了。

簡直就是歪打正著,著實讓人心裡不自在。

“如今大乾朝實行的稅收制度,賦稅全部合併折算成銀兩上交,如今取消了我們文人賦稅特權。”

“可不僅僅是收田稅,還有免賦的人丁稅也是如此!”

“相當於我們要補交雙份的錢了!”

“誰家還沒個幾百號的奴婢?按照大乾律令,普通百姓的人丁稅是120錢,奴婢的價格則是需要翻倍!”

“我們辛辛苦苦為陛下治理江山,不僅要交錢,而且還是普通百姓的雙倍?”

詔令一經頒佈。

幾乎是讓整個京城的官紳都極為不滿。

吃到嘴裡的再想吐出來那可就難了。

馮桀則是嘆了口氣,無可奈何道:

“今日在皇宮中,陛下態度堅決,賈瑛就手持湛盧劍站立在一側,本相也是不敢不接旨啊!”

“本相已經準備好了銀兩上繳國庫!”

“恐怕這還只是陛下的開胃菜,後面不知道還有什麼手段要拿出來。”

馮桀也是老謀深算。

猜到了或許這只是慶隆帝對士大夫的一種試探。

其餘官員義憤填膺。

“難道這件事就這麼算了?”

“肯定是有人在背後搗鬼!”

馮桀則是皺著眉頭凝聲道:

“靜觀其變!”

“這件事還沒完,本相倒是要看看,是誰在背後打我們的主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

子虛笑烏有